白杨网
融合服务门户| 登录| [ENGLISH]

最新更新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带你感受中国雕塑之美

来源:新闻网 ?? 2024-05-24 ??作者: 浏览量:10

5月15日,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受邀来到中国传媒大学,为师生带来题为“中国雕塑——兼汇报我的艺术探索”的讲座。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张树庭、副校长杨懿出席活动,广告学院副院长武定宇主持讲座交流环节。

张树庭在开场致辞中对吴为山莅临中国传媒大学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吴为山是享有世界声誉的中国艺术家,他的作品在国内外重要场所均有设立,如《问道》《孔子》《马克思》《百年丰碑》,香山革命纪念馆的主雕、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主雕等,都代表了当代雕塑艺术的高峰。他此次外围买球app下载雕塑艺术创作和研究心得的讲座,为中传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

吴为山表示,非常开心能够进入中国传媒大学与同学们进行交流。“交流”是我们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途径,其中问道与传道的结合具有世界性的战略意义。大学提供了宝贵的交流机会,而讲座是相互学习与共同成长的平台,广泛的学习不仅是自身的需求,也是时代的需要。

 红山文化泥塑女神像

商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

秦始皇兵马俑

法兴寺彩塑圆觉菩萨

《马踏匈奴》石刻

大同云冈石窟

南朝陵墓石刻

聂家庄泥塑

吴为山从“什么是雕塑?”这一基本概念谈起。他认为雕塑是在空间中建立一个精神的实体,这个空间是物理的空间,也是精神的空间,而时代的变更、社会的转型、思潮的交汇、文化的碰撞、风尚的移易和精神的迭进,都会反映在雕塑上。吴为山向大家讲解展示了中国历代代表性雕塑,简要梳理了中国古代雕塑发展史。

吴为山指出,近百年来,中国雕塑艺术开始实现向“塑人”的转变,随着改革开放以及中国社会的持续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悠久历史与现代文明相融渗的艺术生态。对于今天的雕塑家而言,如何以当代中国雕塑的创作遥接雕塑古风,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以中国雕塑方式塑造我们民族的历史,塑造中国人,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他开始用雕塑艺术的方式来塑造伟大的中国人,让世界了解中国人的形象。他认为,中国人的雕塑包含着一个民族厚重的历史,包含着一个民族深层的追求,也包含着一个民族的审美意向。而塑人的关键问题是要塑神,这个神就是精神。

吴为山表示,在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中国的文化足迹被人们关注,中国的艺术逐渐受到人们的尊重。今天同学们在大学里学习,不仅是学习知识,更要对中国的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进行了解,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发生的巨大的变化进行了解。这样就会增加学习的动力、勇气,产生自信。这也是新时代以来,中国在世界舞台的地位越来越高的重要原因。

雕塑《天人合一老子》

 雕塑《旗帜》


吴为山谈到近年来他个人创作中的三件大事:

一、开始创作系列中华历史人物塑像和红色题材作品,确立了“立时代丰碑”的艺术追求;

二、提出与建构写意雕塑理论,推动建立以中华美学精神为核心的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理论体系;

三、通过国际传播、立项、演讲等方式,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吴为山重点介绍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大型主题雕塑》。他强调,我们今天记住这些历史实际上是要呼唤和维护世界和平。逐渐走到世界中心的中国,应该有把自己的衣服撩起来,把疮疤给别人看的决心和勇气。这组雕塑要控诉的是日本军国主义的残酷,要提醒的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同时,这组雕塑也意味着我们民族已经从苦难的历程当中走出来,并且发出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崛起的时代最强音。

崇高的艺术理想、创造性的写意雕塑理论以及600余件雕塑作品共同构筑了吴为山从艺之路的丰硕成果。2016年,吴为山被国务院和中宣部聘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交流使者。吴为山艺术创作是对国家精神的坚守,对民族文化的传播。他的创造性的理论与艺术探索,在中国雕塑史上画下浓重的一笔,对中国雕塑的当代创作与发展起到了引领性的作用,写意雕塑也已经成为享誉国内外的学术主张。

在本次讲座中,吴为山作为一个文化使者,用雕塑艺术讲述着中国故事。同时,他创作的立于30多个国家的50余件雕塑作品也宛如永恒的使者,作为时间的媒介不断地向世界展现着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