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网
新版官网| 融合服务门户| 登录| [ENGLISH]

最新更新

教育部2024年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在京启动

来源:新闻网 ?? 2024-05-27 ??作者: 浏览量:25

5月24日上午,2024年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宣传教育活动启动仪式暨“中华民族文化探源”京沪高校博物馆馆藏精品展览开幕式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司长葛元杰,教育部宣传教育中心主任黄兴胜、副主任夏越,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树庭,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秘书长、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薇薇,以及来自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党委宣传部和博物馆有关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李众主持仪式。

张树庭在致辞中对出席活动的教育部和各兄弟高校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高校有责任肩负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切实提高宣传教育活动的质效,让中华优秀文化在校园里传播,在年轻人心里生根,在世代中华儿女中传承,确保中华文脉创新发展,永续传承。此次活动与展览有助于引导广大师生亲身感受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和璀璨成就,深入了解和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胡薇薇在致辞中指出,2024年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的启动,是高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实际行动。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要更好发挥凝聚高校智慧、发挥高校力量的平台效应,为加强和改进文化育人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更加强大的文化支撑,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高校贡献。

夏越宣布2024年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方案发布。本届活动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主办,教育部宣教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承办,多家单位共同协办,以“赓续文化血脉 筑牢信仰根基 谱写青春华章”为主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国学史园”知识竞答、“创承文脉”高校主题数字微展览联展、“铸魂润心”文化育人创新工作案例、“百物匠心”非遗技艺传承创新视频微课等多项专题活动,引导广大高校师生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着力赓续中华文脉,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葛元杰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举办2024年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宣传教育活动和“中华民族文化探源”京沪高校博物馆馆藏精品展览,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培根铸魂育新人的生动实践和有益探索。各高校要以办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为契机,广泛动员师生开展学习创作,在学习国学知识、探寻文化历史、掌握发展脉络中,激发校园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打造更多校园文化精品;积极推动校园文物和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师生生活,真正“活起来”“火起来”“潮起来”,努力营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挖掘属地非物质文化资源、红色革命文化基因,打造育人平台、创新形式载体,不断汇聚师生担当作为、投身强国建设的强大力量。

仪式上发布了“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主题标识,葛元杰、黄兴胜、张树庭、胡薇薇共同为主题标识揭幕。标识取“礼敬中华,文博天下”之意,采用中国传统闲章之警言章的阳刻形式设计而成,突出“中华”二字,视觉冲击明显。标识线条健硕奔放,轮廓采用非封闭样式,代表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兼收并蓄的开放姿态。

仪式上同步启动了“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优秀作品巡礼暨“中华民族文化探源”京沪高校博物馆馆藏精品联展,来自京沪40余家高校博物馆馆藏精品及2023年度“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优秀作品将进行展示,向各高校师生和社会各界展现全国高校在保护、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举措。

自2014年创立至今,“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已连续举办8次,培育了“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项目60项、特色展示项目200项,“红色家园”“水墨校园”及“非遗学园”优秀作品300部,已成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抓手和思政教育成果的重要展示平台,也是“时代新人铸魂工程”重点项目。广大师生在理解和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精髓中,着力赓续中华文脉、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