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开拓古装电视剧的创新之路

发布时间:2019-08-30浏览次数:942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古装剧曾长期是国产电视剧的特色题材,2011年后又有如《甄嬛传》《琅琊榜》这样现象级的口碑之作问世。然而近年来,现实题材电视剧佳作不断涌现并逐渐成为主流,古装剧则相对遇冷。2019年,各平台尤其是视频网站播出的古装剧数量不算少,除热度较高的悬疑剧《长安十二时辰》、传奇剧《九州缥缈录》之外,收视与口碑俱佳的作品却寥寥。

  随着观众鉴赏能力提升,影响古装剧生存状况的因素除了政策导向、制作成本之外,艺术水平和制作质量日益成为决定性因素,创作者在强化作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追求突破。分析近年来市场和口碑双赢的古装剧的独特之处,同时参照观众的评价,或可总结古装剧的成功经验,为其进一步创新发展寻找方向。

  借古说今:多种手段塑造人物

  在艺术创作领域,历史真实的核心并非历史细节的还原,而是历史精神的真实,古装剧中历史精神的要义则在于历史观、价值形态的塑造和传达。从这个角度来看,古装剧最重要的艺术手法并不是竭尽所能地去解密历史,而是通过品鉴历史来寄寓今人的思考,借助历史情境和历史精神,创造符合当代人文内蕴、呼应当下精神需求、具有现实意义的人物和故事。

  近年来,古装剧口碑之作的人物形象塑造不仅具备鲜明的个性特征,而且更加追求立体、丰富的人物层次,在戏剧冲突中深入挖掘人物性格的复杂性。种种人物个性的变化,也在剧中有足够的细节铺垫,观众看到的不是二元对立式的、简单粗暴的善恶之别,而是人性的复杂、历史的局限,并借此确认正向的生命价值归宿。

  古装剧佳作人物塑造的笔法之新,还表现在刻画人物群像的意识更加突出,越来越注意以支脉、细节来刻画众生相。《甄嬛传》除了主角甄嬛之外,还塑造了个性鲜明的后妃群体;《琅琊榜》除了梅长苏和参与王位角逐的靖王、誉王等主要角色之外,文官、武将、后宫嫔妃等群体甚至高湛、蔡荃这样的配角都有完整的性格逻辑;《长安十二时辰》采用双男主的人物设定,同时描绘上至帝王、下至贩夫走卒等长安各色人物。画卷式人物群像既呼应了剧作的整体叙事诉求,又统一于价值主线的传达,借助立体的故事逻辑和完整的戏剧情境强化了剧作的整体表现力,从而使得作品的历史价值观传达得更为充分、有效。

  视听美学:高还原度与高级感

  电视剧是视听艺术,古装剧比现代剧更需要依靠场景、服饰、音乐等视听要素的历史感将观众带入剧情,强化剧作感染力,近年来成功的古装剧无一例外在视听美学上发力。水涨船高,观众对视听效果的要求也随着古装剧整体制作水平的提升而愈加严苛,以至于古装剧佳作每出,在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的影评中都有大量针对美术设计、镜头语言的细致分析,电影感、高级感已经成为衡量古装剧成败的重要指标。

  梳理剧评人、观众、网友的评价不难发现,所谓电影感,多用来描述画面的精致度。电影感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古装剧对历史的高还原度,即对剧作所涉及的建筑、器物、服饰、礼仪等物质文化的详细考察和准确呈现,如《琅琊榜》中服饰的右衽、《如懿传》里的清宫日用器皿、《延禧攻略》中的刺绣工艺以及《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唐代叉手礼、琵琶舞曲及坊市分离的生活景象等。

  如果说高还原度主要指向古装剧的历史文化内蕴,那么高级感则更偏于其美学意义,尤其是镜头运用和画面色调的美学取向。近年来优秀古装剧对画面美的追求显著强化,《琅琊榜》虚焦镜头、手持镜头的运用,《如懿传》《长安十二时辰》《九州缥缈录》等接近油画色调的打光、配色,《延禧攻略》调低了饱和度的莫兰迪色等都曾广受好评。这些特征带来的美感愉悦、艺术享受反映了制作团队的诚意和态度,也是古装剧不断提升艺术内蕴、拓宽艺术手法、谋求长线发展的自我要求。

  个性印记:寻求鲜明独特的作品风格

  风格化是古装剧创新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也是难点所在。古装剧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拥有如历史正剧、历史传奇、武侠剧、玄幻剧等大量成熟的剧作类型,整体风格的创新无疑需要打破已有的类型边界,也因此冒着挑战观众观赏模式和欣赏习惯的风险。可喜的是,近年来古装剧继续在整体风格的创新上探索,其中的爆款往往是“常”中求“变”、风格鲜明、标识显著的作品。

  当然,作品风格的突破并非必须避开既有剧作类型去开辟全新领域,恰到好处地融汇多种已有类型,也是可行的创新之术。《长安十二时辰》以悬疑为标签,但实际上还原大唐盛世景象的过程中融合了战争、武侠、风俗等多种类型。影片中留下充分的空间来展示唐代的官制和礼仪,展示国际都市的包容性和多元化,并用特写镜头交代唐代长安城内百姓理发、售卖小吃等日用起居的情形,已经接近纪录片的手法。导演曹盾在采访中曾提到,从这个意义来讲,《长安十二时辰》的主角不是李必或张小敬,而是整个唐代的长安城。这种拍摄手法不仅给观众带来新鲜感,也探索着古装剧的创作、表达疆界。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 刘洋)

(编辑:郭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