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 樊瀚声:“我们的节日”的观赏性和文化性

发布时间:2018-04-12浏览次数:835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又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其被赋予了丰富内涵,体现了中国人的自然观和生命观,不仅与现代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更是中国人亘古不变的记忆与初心。

今年清明节当天,专题纪录片《我们的节日——春风春雨话清明》在央视科教频道播出。该片对清明节俗进行细致解读,选取不同地区、不同家族、不同人物的亲身经历,以小见大,生动形象地讲述了“我们的节日”,唤起广大观众深藏在心中的清明记忆,引起共鸣。

非遗来源于生活,人是非遗的创造者、传承者、享用者和传播者,非遗与人之间是互相依存的关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非遗带来的归属感、认同感和满足感一度式微。

纪录片可以唤回我们对非遗的记忆和需求。它以真实为原则,从社会和自然中获取基本素材,既符合当代文化消费习惯,又适于用影像媒介传播人文精神。活跃于社会生活中,需要被更广泛人群认知、理解和关注的非遗,与纪录片有着天然的契合度。一方面,非遗往往具有独特的地域性、民族性,记录非遗的影像对于观众而言具有强烈的文化差异性冲击,能够引起观众的观看兴趣;另一方面,因非遗具有的各类普世性价值,非遗影像能与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产生认知的共通、情感的共鸣。

该专题纪录片兼顾节目的观赏性和文化性,基于“清明”特殊的时空维度,给人们带来生活的共鸣。片中选取的故事素材贴近人民生活,如清明与采茶、清明与养蚕、清明与农耕、清明与祭祖等。摄制组着眼于融入当事人的生活,触摸讲述人的内心,以口述历史的方式真实反映与清明相关的传统事项和当代实践,用生动的叙事方式还原不同地域清明节俗和节气生活的本来画面,带领观众近距离认识非遗在当代的传承状态,也让更多非遗背后的文化内涵被观众知晓。

媒介融合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中充分协同,内容资源借助新媒体渠道可实现快速覆盖。而当优质资源成为信息碎片化时代的阅读内容时,人们所呼唤的“深度”才得以在新媒体传播中保留。

据了解,央视针对该专题纪录片提前启动优质资源融媒体推介,贯通央视网、央视影音客户端、手机央视网、中国广电IPTV、央视网微矩阵等以及站外渠道,通过矩阵式传播扩大节目的影响力;在微博、微信、哔哩哔哩网站等推出系列互动活动,增强网民的收视期待,提高节目的感染力度。据了解,截至4月6日上午9点半,专题纪录片在央视网多终端累计触达人次超过3.2亿,节目收看观众超过1000万。

非遗保护的核心是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在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为当代和未来保留更多文化表达和文化要素,让人类在多姿多彩的世界里生活,在提高自身能力和形成自身价值观时拥有更多选择。因而,以提高非遗的可见度为目的的传播方式有利于当代人了解非遗、共享非遗。透过该专题纪录片可归纳出诸多有利于非遗保护的传播原则与规律:

视角全面,不单独截取某一点片面传播。该专题纪录片取材视角较为全面,注重以点及面,从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社会主体角度讲述其与清明的关联,最终呈现一个意涵完整的传统节日。它对非遗关注人群、当代传承实践者的关注也体现了视角的全面与多元。

传递内涵,不停留于活动场景的表层传播,尤其注重将人们有所耳闻甚至家喻户晓的事物背后不为人知的内涵、缘由讲述出来。该专题纪录片在展示杭嘉湖地区清明蚕花会的热闹场景之外,对“由蚕而生、因蚕而庆、为蚕而狂”的内涵予以揭示,有助于观众深层次理解蚕农聚居地的特定民俗文化。

触及心灵,不局限于知识普及。该专题纪录片用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讲述了不同家族的清明祭祖活动,唤起人们对清明的本真认知,引导观众关注清明祭祖背后的故事,既呈现了清明这一传统节日在当代人生活中的现实传承状态,又可引起观众情感层面的共鸣。

*作者杨红系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樊瀚声系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项目策划方向研究生                                                                       

                                                                         (编辑:王丹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