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的民心相通离不开文艺力量的推动
诚然,“一带一路”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的国家、地区和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途径,也为世界各国文化融合创新疏通了新渠道。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无论是在“一带一路”上使用传统的文化交流方式,如以文化旅游业为载体,带动节庆会展业、工艺美术业和影视业发展,还是强化新兴文化业态对传统文化业态的影响,或是以全媒体时代的文化信息交流,如借助“互联网+”等手段实现跨界融合发展等,都离不开具体文艺作品的创作。
值得思考的是,我们应当拿出什么样的文艺作品向“一带一路”相关各国的人民展示我们的民族审美个性和时代精神追求,这才是文化交流中最必要的问题。无论是传统的艺术门类,如文学、音乐、舞蹈、雕塑、绘画、建筑等,还是当下的戏剧、影视、互联网综艺等,都是一个个由具体作品构成的文化交流体系。只有创作出大量有内涵、具美感、能启迪、促思考的艺术作品,我们才能有“业”可“展”、有“影”可“观”。
就影视业而言,正如《愿景与行动》中明确提出的,我们可以推动“沿线国家间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电影节、电视周和图书展等活动,合作开展广播影视剧精品创作及翻译”,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从国家层面上加大了对以中国影视产品为代表的文艺作品“走出去”的扶持力度,将中国影视文化的对外传播纳入了整体布局。然而近年来,我们在“一带一路”上制造的电影,恐怕还不能够全面展现出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审美追求,还不足以因为高票房而成为艺术“国礼”。打铁还需自身硬,互联网上各种披着综艺外衣的娱乐节目,恐怕还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我们这个民族的时代精神追求,展现出我们真正的“软实力”。在“一带一路”的推进过程中,中国文艺还有更为长远的路要走。
建设“一带一路”,实现各国“五通”,拥抱精彩世界,再现丝路辉煌,是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伟大构想。民族的存续哲学和当下的发展哲学,指引我们去建设“一带一路”,只有开放而不墨守成规的民族,才能够吸纳其他民族的智慧而充盈和创新自身的精神肌体。曾经的丝路文明是最好的历史镜鉴,启迪我们去建设当下的“一带一路”。文化的使者可以赓续文明的篝火而使之绽放异彩,只有创作大量优秀的具有民族审美个性和时代精神追求的文化艺术作品,才能推动我们去建设“一带一路”;只有感知其他民族的所思、所想、所感,才能使民心相通,最终实现恒久相通、可持续发展。
*作者张金尧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编辑:王丹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