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水天上来——观《天河》有感

发布时间:2014-12-09浏览次数:1245文章来源:艺术学部

中国人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从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长城,到鬼斧神工的都江堰,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这一切都在向世界宣告着中国之伟大。

水,乃生命之源,是她赐予了人们美好的生活。但是水也有凶猛的一面,它不被引导和控制的时候,往往是灾难的开始。因此,中国人自古就有治水的传统。大禹治水、李冰造堰,都是中国人民治水的先例。而当代,有一项无法忽视的伟大程度绝不亚于之前所提到的工程,那就是南水北调。而如今,我们需要一条天河来贯通南北,滋润良田万顷。这便是南水北调的意义。

想要人定胜天,一定要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天河》就讲述了此中不为人知的故事。

影片的故事架构与叙事手法相对中规中矩,没有太多花枝招展的元素,极为平凡且朴实。而正因这般中规中矩和平凡朴实,则让这个红色题材显得极为平易近人,情感表达更易融入观者之心。故事情节以线性特点逐渐展开,有条有理、思路清晰,不疾不徐的将主要人物的理想命运、内心情感、家庭生活描摹出来,用最真实的镜头语言将大故事背景后小人物的各种形态细细雕琢,最后所表露出来的情愫尤为亲切和动人。

以往同类型影片大多以枯燥的大全景描述工程之伟大、艰难,《天河》则从小处着眼,以情感为纽带,将党民情有机融入父女情、夫妻情、兄弟情等人间真情中。移民问题可能是南水北调中最难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攻克,但人心不是说改变就能改变的。是什么说服了“刁民”自觉自愿主动搬迁?是情,是爱。这感人一幕幕不禁让我们想起现实生活中那不断激化的强拆新闻片段。试想,如果在强拆的过程中都能有《天河》中的俞飞鸿、李幼斌这样的工作人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方法解决冲突,再不配合的“刁民”,再难啃的骨头,再铁石的心肠,也都有被融化的那一刻。爱感苍天,情涌大河,一切矛盾都消弭、化解于这无形的情、爱之中。

此类的主旋律影片常常将人物刻画得过于高大全,每一个都具有大无畏精神的人物,高高在上,不接地气。然而《天河》并不如此。相比于董望川、周晓丹那一代人不顾一切的水利工程之理想,和决意付出奉献的牺牲精神,段奕宏饰演的江浩则不显得那么伟大。作为年轻一代的江浩,一点不理想,格外的现实主义,但从后续情节一一交代之后,却会从这个人物身上又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儿女在为国奉献的道路上,有着不一样的观念和手段,看到最后却也不失一份感动和温馨。江浩在关键时刻不认师傅递交辞呈,跳槽到一家待遇好的民营公司,考虑的是为了生病的父亲和求学的女儿,传统一点的手法可能会批判或者拉回这个人物继续为老师效劳,可此片中却尊重了人物的选择,并且最后巧妙的将其安置在中标的民营公司里,承担最核心最艰巨的工程,并且极为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这不但肯定了江浩的那份对于家庭的牵挂,对于社会的责任,更是显示出了影片的人文情怀。

《天河》里陈宝国有一段很精彩的台词,是祝贺南水北调工程顺利完工的:“一条地上天河连接了南方和北方,实现了长江与黄河的拥抱,实现了长江与长城的握手。”中国幅员辽阔,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疆土一望无际。是这条天河连接了南北,更是流淌在这条天河中的所有工作人员的血汗连接了南北。弱水三千,满满的都是人民之间的爱,这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小爱,更是世间的大爱!观过《天河》之后,深深体会到:

世间有大美,世间有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