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创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他认为这个专业想发展好,必须让学生明白科学与艺术的关系,了解技术走向会给艺术变革带来什么。
在所有的付出之后,当廖祥忠听到全球顶级动画学院法国高勃兰学院副校长亲口说出“你们的学生真的很强”时,无论对自己、对学生还是对中国新媒体产业的未来,他那颗从未停顿的青春之心,更加从容、自信了。
2014年金秋时节,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廖祥忠的日程排得满满当当。他刚参加完9月的第十届中俄大众传媒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媒体融合:互联网时代的新机遇与新挑战研讨会,又出席10月的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第十届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论坛等跨洲、跨界、跨海的文化交流活动,忙碌充实,异彩纷呈。
走下诸多大会的演讲台,埋身于自己办公室一摞摞整齐的文献资料之后,廖祥忠教授依然神采奕奕,他倚在厚重的书桌旁,将一位新媒体研究者的青春之心,向记者娓娓道来。
首创中国“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廖祥忠与新媒体结缘,始于1998年他在中国传媒大学负责组建多媒体高职专业。
在调研中他发现,当时中国新兴的数字多媒体技术已经对影视业产生巨大的影响,而学界研究者寥寥。对新事物的好奇与追寻几乎是廖祥忠的本能,再加上职责所在,他开始潜心研究一个问题:数字技术究竟会对中国的传媒业带来怎样的影响?但整整两年,他心里揣着疑问却找不到答案,明明看到了方向却又找不到突破点,经过种种独行的求索与彷徨,直到2000年廖祥忠访问美国斯坦福大学,邂逅了斯坦福大学的“数字艺术中心”。
斯坦福大学拥有十位诺贝尔奖得主,润物无声地催生出美国硅谷,当时又很自然地把计算机系和艺术系的一部分合成“数字艺术中心”。听到这个中心的名字,廖祥忠就感到非常震惊,再观其理念与运作方式,他突然有了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新技术融合到艺术中是自然、必然地社会发展趋势,如同纸张之于诗文、胶片之于电影,辗转之后必然辉煌。回国后廖祥忠认定数字制作必然会在未来替代所有传统的制作手段,2001年就在中国传媒大学创设了艺术设计专业下的“数字影视制作方向”。2002年他又注意到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应用已经在美日大行其道,旋即在艺术设计专业下设立“网络多媒体方向”,对接国外的“Multimedia on line(在线多媒体)”。有了完整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2003年廖祥忠正式向国家申请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育部很快就批准了。这个新生专业诞生的年份,正值中国互联网行业全面兴起之时,在那一年,百度在中国超越了Google,成为中国网民首选的搜索引擎;QQ突破了2亿用户;中国电视数字化试点也正式启动,是国家广电总局确定的中国“网络发展年”。
初创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一个方向专攻影视的数字化制作,一个方向专攻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媒体制作,包括多媒体交互技术、网页设计、网站后台搭建,流媒体网站设计与开发等。廖祥忠认为这个专业要想发展得好,必须要让学生真正明白科学与艺术的关系,要了解技术的走向会给艺术的变革带来什么。这个层面的思考,被廖祥忠从各个角度渗透在学生的课程当中。比如廖祥忠特意加入的高数课程,难度可以降低,但一定高度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学生们必须具备。学生们开始学得很痛苦,后来则受用无穷。技术模块和艺术模块根据市场的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一大的特色。
学生们慢慢尝到了甜头,但专业初创时期的廖祥忠,在学校被看作一台闷头向前冲的“机器”。这台“机器”的内在动力,是廖祥忠的一种紧迫感:在下一代媒体形态面前,我们不努力就会被淘汰;这台“机器”也背负着很大的外部压力,对于“数字艺术”的概念和他的教学方法,学校的一些老师不理解、甚至强烈反对。但廖祥忠抱定一个想法:用事实说话。“人的信念非常重要,将来事实会说明一切。那几年我基本不顾外界的声音,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对艺术规范性东西的理解,我觉得都是不错的,只不过时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新生事物要大胆做出来,出了结果再探讨。现在事实证明这条路是完全走对了。”
十几年下来,从这个专业走出来的学生们已经融入中国的新媒体产业。他们或在大型门户网站中独当一面,或凭借自己的创意、设计能力在行业内独领风骚,更多人成了新媒体产业的基石和中坚力量。顺着这个思路前行,廖祥忠在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任副院长时,又创办了科学与艺术系。2005年任动画学院院长时,将原动画学院与科学艺术系合并为新动画学院,涵盖了传统的视频制作、数字合成、动画、网络,形成相对完善的专业体系,他“数字技术与媒体艺术相融合”教育理念的实践舞台,也越发开阔、明朗。
让“探索”成为中国新媒体研究的共同标签
如果说校园内的学术创新需要的是春风化雨,校园外的天地早已波澜壮阔。
2006年中国新媒体产业的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成为媒体行业规模和结构变化的主要推动力。眼见新媒体产业已在全国已成燎原之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领衔创办了全国新媒体系主任(院长)论坛。此后,全国有关的高校自发成立了论坛的执行委员会,并推选廖祥忠任第二届论坛的轮值主席。2007年9月召开的第二届论坛,目标直指中国新媒体的学术积累与学科建设,以“新媒体艺术教育创新与发展”为主题,引发了全国相关的100多位院系领导与7所外国大学院长的热烈研讨,为全国高校自主探索新媒体研究与教育道路的风气开了个好头。
更进一步,2013年教育部成立了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教指委”),把动画和数字媒体放在一起,从在课程和教材建设、教学改革、宏观战略研究、教育质量监控、分类指导等各方面促进中国新媒体教育的发展。在这个新成立的中国第109个教指委中,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苏志武任主任委员,廖祥忠任秘书长。该教指委把教学分为动画专业、漫画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等几大板块,对教学的各个环节做了深入的调研与标准研究,对整个中国的数字媒体高等教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推动作用。于是一个以前不可想象的现象出现了,2014年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全国新设专业中名列前茅,几十所高校增设了这一专业。
宏观问题的研究让廖祥忠有机会跳出来看待中国的新媒体发展。近五年来,他越来越觉得以网络为载体的各种新媒体产业绝不只是一种媒体,而是一个社会。自从马化腾提出“互联网+”的理论,廖祥忠也反复思考了互联网的真实属性,他的结论是“不只是+,还要是++才行”。“++”不只是网络的延伸,而是一个完整的互联网社会。网络的发展,究竟会给中国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廖祥忠主动担纲的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研究院“网络与未来社会中心”,就致力于这个方向的研究。而且廖祥忠对未来中国的网络社会持非常乐观的态度。他的依据是,聪明与勤奋是中国人最大的特质,这个特质决定了中国在农耕时代的无往不胜。但进入工业社会,仅靠个人的聪明已经不够了,还需要团结与合作,群体的创造力才能得以显现。“我相信再过十年二十年,马云这样的互联网英雄将大量涌现,中国一定会有更多杰出的、世界级的人物出现,所以我对中国网络社会的未来充满了信心。”说话时,廖祥忠十分笃定。
廖祥忠进一步预言,在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再过若干年,“广电”的概念也会慢慢消失,这是大势所趋,是时代的步伐。他认为目前所有的媒体,都不得不面对这样的趋势作出改变,这也是中央很敏锐地意识到媒体融合的必然性,提出传统媒体必须抓紧作出战略调整的原因。“我认为时间不多了,你不主动融合,面对的只能是被吞并,被消融。”
他的预言是有基础的。“我是一个喜欢探索新事物的人,以前一到周末我会把很多杂志抱回家,闭门谢客,专心吸取杂志上的新鲜内容。微信出现后,这些习惯全改了,小小的一篇微信文章,随时随地可以汲取新知识、接收各种反馈;任何一点想法,马上可以通过搜索获得海量信息,比电视、杂志这样的单向媒体不是过瘾多了吗?”“现在早上起来会突然发现,我怎么没有看《朝闻天下》的习惯了?研究电视的人都可以脱离电视生存了。” 通过自己想社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廖祥忠总结出新媒体领域研究的两把钥匙:首先是忽略技术制约的因素。“对互联网媒体的研究就要忽略带宽的制约,根据摩尔定律,带宽的增长是必然的”。早在四年前,廖祥忠就提出Wi-Fi的全世界覆盖一定能够实现,高校应当致力于高速无线宽带下,海量信息自由传播后的媒体结构变革研究;其次是忽略成本。“很多在当下看起来资金门槛高不可攀的领域,未来一定会有个人化集成化的廉价媒体平台出现,今天1亿元才能解决的事,未来很可能一元钱就行了,钱多钱少不是问题,能否实现才是研究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