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前夕, 我们迎来了北京广播学院建院二十五周年。二十五年来, 我们学院与国家共命运, 走过了曲折而又光荣的路程。在纪念建院二十五周年之际, 让我们沿着学院前进的足迹, 回顾过去, 总结现在, 探求未来, 以唤起我们热爱学院、建设学院的热情和信心, 为把学院建设成为具有中国广播电视特色的、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学而继续奋斗。
历史的回顾
广播学院诞生于一九五九年九月七日。这是我国第一所培养广播电视高级人才的高等学校。广播学院的建立, 为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更大发展, 提供了人才的来源和培训的基地。这是人民广播事业史上一件有深远意义的事件。
早在一九五六年五月, 刘少奇同志在听取广播事业局梅益局长外围买球app下载广播事业发展计划的汇报时, 就提议创办培养广播干部的高等学校。他对梅益同志说: “ 你们为什么不办大学? 搞一个大学好, 应该有一个大学来训练广播干部。” 少奇同志高瞻远瞩的意见, 不仅完全符合当时的客观形势, 而且为后来广播学院的创办奠定了思想基础。
我们知道,“从一九四九年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一九五六年, 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并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这个历史阶段中, 我国各条.钱线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同样, 我国人民广播事业也在改造旧的基础上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到广播学院建立前夕, 即一九五九年上半年, 全国共有无线广播电台105座, 各个电台的播出时间和发射功率比解放初期成倍以至数倍地增加, 不少电台办了两套以上节目, 节目内容和形式也逐步丰富多彩起来。广播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和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发展广播的同时, 新兴的电视台相继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天津、沈阳、哈尔滨、鞍山、抚顺等大中城市出现。广播电视事业的迅速发展, 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编播、技术业务干部。但是, 当时全国广播战线的全部工作人员仅有三万人左右。培养和补充大量的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广播工作干部, 成为广播更好地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关键之一, 成为广播事业继续顺利发展的关键之一。广播学院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和客观形势下应运而生的。
在这以后的二十五年里, 学院经历了三个不同的时期, 三起两落, 道路很不平坦。第一个时期, 从一九五九年九月到一九六六年四月, 属于创业时期, 其间经历了初创、调整、发展三个阶段。建院初期, 面临为困难相当严重。广播学院是在广播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的, 而专科学校还是一年前在广播技术人员训练班的基础上建立的, 现成的物质条件非常有限, 与历史悠久、基础雄厚的老大学是无法相比的。当时最大的困难, 一是干部特别是教师匾乏, 全院教职工总共只有167人,共中专任教师才65人, 教辅人员14人; 二是校舍不够使用, 全部建筑面积只有1.9 万平方米, 教学、办公、学生住宿都挤在一座1.6 万平方米的大楼里, 活动场地也非常狭小。有的教工对能否办好学院缺乏信心, 有些学生甚至懊悔考人广播学院。在物质和思想双重困难面前, 学院党委一手抓以安定师生情绪为重点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手抓以充实师资队伍为重点的物质基础建设。在广播事业局的支持下, 一批长期在广播宣传第一线的业务干部和刚刚从高等学校毕业的大学生, 充实到我们的师资队伍里来, 担负起繁重的教学担子。同时还借助社会力量, 聘请专家名流和对口业务部门的在职干部兼课, 以弥补我们师资之不足。一九五九年首次招生573人, 连同原专科学校转人的大专生, 在校学生共917人; 六O年继续招生394人, 在校学生达1026人.同时还开办了播音、摄影短训班。初创阶段的广播学院, 办得生气勃勃。到了第二阶段, 即一九六一、一九六二两年, 由于在这前后国家处在国民经济严重困难时期, 招生数量急剧下降, 两年中只招35人。当时在校学生仍有89人。在这个调整阶段, 学院执行中央外围买球app下载“精简节约” 的指示, 精简教职工, 紧缩经费开支, 艰恃勤俭办学, 与国家一道渡过了暂时困难。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好转, 学院在一九六三年至一九六五年又逐步获得了发展。六三年招生37人, 六四年招生355人,六五年招生达622人, 其中外语系408人。外语系一年新增专业7个, 共有20多个专业(多为非通用语言专业) 。全院在校生993人。经过七年的艰苦奋斗, 到一九六六年初, 广播学院已成为初具规模的高等学校。在这个创业时期, 学院不仅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入才, 而且在开拓中积黑了办学经验, 形成了“艰苦创业、勤俭办学” 的光荣传统和“刻苦学习、热爱芳动、团结友爱、艰苦朴素” 的优良校风。令人难忘的是, 在这一时期, 我们学院得到了周总理、陈毅副总理、彭真副委员长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周总理在与广播事业局负责同志谈话时, 指示说: “ 学院工作不论新闻系、外语系、无线电系, 办得应该多样化, 有二年制、三年制、四年制。” 可惜, 总理的宝贵指示, 因为随之而来的史无前例的“ 文化大革命” 而无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