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买球app下载

专题报道

外国语学院开展特色鲜明的各类夏季学期实践教学活动

今年,外国语学院全体师生高度重视夏季学期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积极践行“校园大课堂传媒大舞台”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语言专业特色优势,深度挖掘国内国外、校内校外实践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活动形式及内容。

利用国内外资源,加强与业界沟通,开阔学生眼界

孟加拉语专业和低年级日语专业的学生由专业教师带队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开展小学期实践活动。斯瓦希里语专业学生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斯瓦希里语部实习,参与斯瓦希里语新闻稿件的采访、翻译与播音工作。马来语专业学生参与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纪录片《丝绸之路经济带》项目组,负责搜集整理资料、翻译稿件等工作。尼泊尔语在专业教师带领下赴秦皇岛电视台参观学习,亲身参与节目策划、撰稿和后期制作。

除国内主流媒体外,外国语学院学生还利用专业优势,在国外或者国外驻华机构如坦桑尼亚阳光集团、蓝海电视频道(BONTV)、气候组织(The Climate Group)大中华区办公室等实习实践。

此外,2011级日语专业学生在日本参加日本文化体验活动,2013级德语专业学生参加歌德学院(北京分院)“在德国生活学习”主题开放日活动。这些活动增强了对语言对象国的兴趣与热情。荷兰语专业学生赴荷比卢工商协会(BenCham)、China Inside等单位实习。

充分利用校级实践平台,与校电视台合作完成暑期实践教学

为践行“校园大课堂 传媒大舞台”的教学理念,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与校园电视台达成合作意向,共同完成暑期实践教学。刘杰锋副台长亲自授课,英语系国际新闻组老师配合指导,师生共同完成20分钟的英语新闻制作。理论课的学习使同学们对电视制作有了基本认识;实践课则锻炼同学们亲手操控演播室与控制室的能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强了同学们对电视节目制作的兴趣。

邀请校内外专家,组织学术讲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英语系邀请前BBC主持人记者、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Beijinghour》节目主持人SusanOsman女士进行主题为“社交媒体对未来新闻发展的影响”的讲座。亚非语系普什图语和日语专业则分别邀请了外交部亚洲司参赞张敏、原中国教育电视台首席记者熊皇以及李立军教授讲座。主讲人在讲座中与同学们分享语言学习心得与工作体会,并介绍媒体发展现状,鼓励同学们学习好自身专业并为今后发展做好规划。

各专业组织各类学科竞赛,调动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结合各专业特色,外国语学院部分小语专业进行了丰富有趣的竞赛,例如2013级普什图语专业的书法比赛、朗诵比赛、读书交流会和葡萄牙语专业的演讲比赛。还有很多小语专业开展了对其小语国家文化的拓展了解活动,如2013级马来语的和意大利语专业的“文化之旅”活动、2012级法语的法语电影配音、2012级朝鲜语“韩国文化”小册子与海报的制作以及德语专业的“德国国情图文手册”活动等,旨在增进对对象国国家的了解并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

针对外国语学院非通用语专业3+1培养模式,组织专业留学交流会

为帮助即将踏出国门的大一、大二的小语专业同学们进行出国规划准备,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俄语和荷兰语专业组织了针对性强的留学交流会。会上,高年级同学为低年级同学介绍各国风土人情、分享留学经历与经验并解答专业学习问题,充分向同学们提供了指导与帮助。

暑期社会实践成果丰厚,研究生小学期实践有声有

外国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七个团队赴全国各地社会实践。其中,外国语学院团学联党支部红色“1+1”挂职锻炼暑期实践团第二年赴通州吴营暑期实践,实践团员吃住在村,完成了包括广播播音、英语补习、清扫街道、农场维护、发放公益传单、入户走访调查等工作,举办了村民象棋大赛、大学生村官交流会、拍摄全家福等活动,以脚踏实地的工作受到群众好评。学生媒体组织——国青传媒的“《读·书·人》——探究新时期书与人的关系”项目获校暑期社会实践项目方案评审一等奖,正在各地调研考察。

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小学期举行五次读书报告会,报告会对学院开列的研读书目《语言:人类最后的家园》、《万物简史》等进行PPT展示和个性化解读,学生交流读后心得,并就“各地区程式性语言变异”等问题讨论。研究生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参观并座谈交流,并还将开展专题讲座等活动。

此外,部分学生参加了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公派留学项目以及学生国际交流部院和教务处等部门组织的国际交流、业内实习活动。

外国语学院各专业学生通过国内外和校内外的实践活动,对自己的语言功底有了更加客观的认识,增强了专业自信感,提高了学习兴趣。此外,提升工作责任感与责任意识的基础上,同学们还增强了各方面能力,深化了专业认识,为其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