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买球app下载

菁菁核桃林

“旮旯39”走出传媒校园 迈进798玫瑰之名

初夏五月,由朝阳区文化馆与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联合打造的“旮旯39号”青年艺术家装置作品展于5月10日走出校园,迈进798玫瑰之名。据悉,此次作品展将一直持续到5月20日。

798玫瑰之名

在下午两点的开幕仪式上,朝阳区文化委副主任、文化馆馆长徐伟,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党委书记兼副学部长彭文祥出席并发表讲话,策展人暨作者张有才代表发言。

此次展览包括39件展品,39位青年艺术家来自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美术设计场景方向10、11、12级。他们穿过城市的钢筋水泥,走进犄角旮旯的胡同院落,用他们钟情的建筑构建起对生活的感悟,再现那些负载在环境里无声的故事。展览《旮旯39号》以老北京的门牌号形式设计,简约大方又富有艺术感。展览馆面积达2000多平米,以钢筋水泥的艺术效果搭建会场,布置多种灯光效果,以及配有老北京街头音乐和投影播放。

本次展览吸引了众多媒体,包括北京电视台,朝阳晨报等;同时也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前来参观。现场一位来自北京的赵先生说:“太棒了,我居住在北京很多年,眼看着北京的老房子逐渐的消失,这些作品让我能再次体验北京老房子的沧桑感。现代文化在慢慢侵蚀古老文化,现代的价值观也正在改变,而迷茫和浮躁是现代人的标签。这是一个新旧变迁的过程。通过这些作品可以让我们反思这个问题。”

校内展览

“旮旯”模型展于4月9日至20日在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举行第一次展出活动,吸引了全校师生甚至外校人士的关注。本次策展人之一张有才说:“这次艺术学部的老师和领导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我们三位策展人通过协调各个部门、资金和场地锻炼自己的能力,而展品的作者们也在这次展览中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在传媒博物馆展览现场的一位林同学告诉记者:“我觉得旮旯让人重新看到了一种力量,肯花时间去沉淀下来做东西,比每天看似忙、实则没有目标好太多。”

活动期间会场累计流量近万次,参观者拍摄的模型照片也在朋友圈、微博、人人等社交网络平台上引发了大范围的传阅与转发,现场签到留言本内容满满,老师、同学们对展览和展品的评价很高。另一位策展人贾方怡说:“看着参观者停下脚步,认真的观看你的作品的时候,心里是最开心的。” 

“旮旯”背后

在不断地观察与交流的过程中,这39位年轻的艺术家们见到从未见过的生活,体会到世间的人情冷暖。指导老师宋东葵说:“他们从中收获的不仅仅是制作的技巧、比例尺寸的建立,还有专注而深入的创作态度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对于平实生活的感动与体会,甚至是对生活意义的探索,就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成长了。”在构建模型时,他们不只通过网络去认识世界;在走访、探寻时,他们了解到生活真实的一面,从而创造出了令人感动的作品。

安定门内大街153号:这户人家在这里居住已60多年,窗口和门被打磨得富有油光质感。三个老人一同居住在这里,他们活泼开朗、幽默乐观。作者贾方怡说:“我的作品花了两个多月,去了这户人家十多次,并为他们拍照摄影。那位奶奶每次都热情接待,有时还打电话来说:‘我们这边包了饺子,过来一起吃吧。’在传媒博物馆展览的时候,这家的叔叔和孙女还特意过来观展。”现代的北京表面光鲜亮丽,但真实的人与事,在老北京的生活里则是最朴实的。

东旧帘子胡同21号:“当时我在这个建筑的外面转了转,里面有人家居住,旁边则是一个废墟,上面还有在拆迁的工人。”东旧帘子胡同21号模型作者张有才介绍道。代表着建国后的红色砖墙和更早时期的灰墙矗立在残破的废墟里,而废墟则体现着传统消逝与现代发展之间差异。“大约一两周我就会去看看那里,再发现一些细节性的东西来完善自己的模型。遗憾的是这个房子现在已经被拆除看不到了。”他所完成的这个模型用时大约一个多月。“并不是每天都做,但有时候可能一个下午才做好一个小物件,要考虑比例、上色等一些细节。比如一个瓶子拿一小块石膏就行,但打磨它要很长时间。”

南锣鼓巷的食品杂货店:“你的模型会反映真实的生活,里面的每个小东西、每一片砖瓦都有它的位置和意义。”南锣鼓巷食品杂货店的作者时慧凝说,通过做这些手工的实物来熟悉材料,把握质感和空间结构,在做这个模型的过程中也明白了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

行走的过程就是探索真实生活的过程。在看到的生活里,有些老北京人的生活并不像大多数人所想,很多都过得比较拮据。外表亮丽的房子不一定会反映真实生活,正如时慧凝所说:“你要找一些比较破比较旧的地方才能了解不一样的老北京,才能体会看得到摸得着的生活。”

旮旯,生活本身就是艺术。

(文、图:白雪薇 韦禄吉)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