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买球app下载

文化大观

从地域精神看不同地区的价值追求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提出了地域精神,200多个城市提出了城市精神。当前各地提炼的地域精神简明扼要、特点鲜明,但也有一些地方在精神提炼、传播、转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盲目跟风,内容空泛,提炼不够,转化不充分等。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课题组在对全国各地地域精神进行调研之后,得出结论,要塑造和培育好地域精神,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大力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坚持从实际出发,凝聚地域共识,同时强化社会各界对地域精神的认同。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一些地方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并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地域精神,例如,北京市提出了“北京精神”,云南省提出了“云南精神”,苏州市提出了“苏州精神”等,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反响。本次调查的目的是通过了解各地地域精神塑造和培育的基本情况,归纳地域精神的主要特点,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准地域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着力探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塑造地域精神的实现路径。

当前地域精神塑造和培育的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

课题组主要通过实地调查、电话咨询和网络检索等方式,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部分城市的地域精神塑造和培育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内容涉及了解地域精神提炼过程、归纳地域精神的内涵和特点、分析地域精神的传播和转化等方面的情况。

调查显示,目前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提出了地域精神,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庆4个直辖市,广西、内蒙古、新疆、宁夏4个自治区,广东、福建、湖南、贵州、云南、浙江、江苏、山东、陕西、山西、河北、甘肃、安徽13个省,占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三分之二。辽宁、海南等地的精神正在提炼,尚未公布。除此之外,长沙、贵阳、昆明、惠州等200多个城市提出了相应的城市精神。各地地域精神表述语例如,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上海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云南精神:“高远、开放、包容的高原情怀,坚定、担当、务实的大山精神”;广东精神:“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新疆精神:“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长沙精神:“心忧天下、敢为人先”;贵阳精神:“知行合一、协力争先”;惠州精神:“崇文厚德、包容四海、敬业乐群”,等等。

综观各地地域精神生成和提炼过程,大多都经历了精神大讨论、面向公众广泛征集、投票评选、专家审定、党委认定及最终公布等过程,如北京、上海、天津、广西、广东、江苏、新疆、深圳、株洲、武汉、温州等地;有的地方则通过党代会、全会等会议形式确认,如福建、贵州、山东、河北、晋城、廊坊、乌鲁木齐等地。

各地地域精神表述语长短不一,一般由两字词语或四字词语构成,从4个字到16个字不等,表述都比较简练,能较好反映地域精神的特色,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⒈具有独特的地域特性

我国疆域辽阔,南方北方、东部西部在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上有很大的差异,各省区各城市均有独特的地域特色。这些特色既是生存条件,又是发展优势,很多地方将地域特色体现到了地域精神中。例如,云南省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山区环境直接影响着云南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云南省提出了高远、开放、包容的高原情怀和坚定、担当、务实的大山精神,突出了“高原”和“大山”这两个地域特色;重庆的“登高涉远、负重自强”,让人一看就知道重庆是一座江山之城,江山环境培养了重庆人负重自强、勇于登攀的精神;兰州的“河汇百流、九曲不回”,高度概括出兰州的地域特色;泰安的“勇攀高峰、自强不息”,直接体现攀登“天下第一山”——泰山所需的精神状态;株洲“火车头精神”体现了其铁路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和地域特色。

 

⒉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威武不屈的民族情操、兴亡有责的爱国情怀等都是中华民族历史精神的沉淀。历史精神是地域精神形成的历史条件,传承历史精神是地域精神的现实责任。各地地域精神均不同程度地强调了地域历史文脉,展示历史文化底蕴,彰显地域历史传统。例如,长沙精神的“心忧天下”表现出长沙面向世界的开放胸襟和天下为己任、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北京、广西、福建、天津、陕西、新疆、乌鲁木齐等地域精神中的“爱国”,体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和“苟利国家生以死,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怀;湖南、山西的“图强”,宁夏、长春的“自强不息”,以及吉林市的“摇橹人精神”都展现了各族人民艰苦奋斗的光辉历史和拼搏创业的奋发精神。

⒊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人文内涵是地域精神的核心内容,它体现在地域精神中,就是反映人们对理想、信念、文明和道德等各方面的价值追求。当前各地地域精神都凸显了人文内涵。例如,北京的“厚德”,广东的“厚于德”,陕西的“宽厚包容”都彰显了“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传统美德;天津、济南的“诚信”,河北的“重信尚义”,山东的“忠诚守信”,成都的“智慧诚信”,西宁的“包容诚信”,晋城的“崇实守信”反映了当地质朴亲和、诚实守信的人文精神;宜兴、苏州、惠州、佛山的“崇文”,反映了当地群众重视文化、传承文化的优良传统;唐山的“感恩”“博爱”,体现了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内在品质;福建的“乐善好施”,体现了“舍得给予、乐于助人”的高尚情操。

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不同时代对地域精神的推崇有不同之处,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地域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例如,在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近200个城市的地域精神中,有59家以“开放”作为重要内容,有78家以“创新”作为重要内容,有47家以“和谐”作为重要内容。从字面上理解,“开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开放”就是要有全球意识和“海纳百川”的胸怀;“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创新”就是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谐”蕴含着协调、融合、平衡之意,体现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要素共生共融的关系,揭示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互为依存的深刻关系,等等。这些词语因时代而生,并使地域精神有了鲜明的时代特质。

⒌具有地理空间的差异性

提出地域精神的东部地区有112个,占51%,中部地区有58个,占27%,西部地区有49个,占22%。通过数据分析,不难看出,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东部地区在塑造和培育地域精神上走在前列,特别是江苏(23个)、浙江(22个)、山东(18个)和广东(19个),这4个省份总数就达82个,而中西部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塑造和培育地域精神数量上稍少,提炼数量较多的三个省份分别是湖南(11个)、四川(11个)、安徽(10个)。

当前地域精神塑造和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当前各地提炼的地域精神简明扼要、特点鲜明、内涵深刻,但也有一些地方在精神提炼、传播、转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地域精神塑造活动的成效,初步分析有以下4个问题,需要防范和规避。

⒈盲目跟风,同质化严重

有的地方在塑造和培育地域精神时,不切实际、盲目跟风、一哄而上,在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近200个城市的地域精神中,从频度来看,“创新”出现“78次”,“开放”出现59次,“务实”出现47次,“和谐”出现47次,“包容”出现43次,“诚信”出现29次,“自强”出现25次,“团结”出现23次,“敢为人先”出现13次。雷同的“地域精神”一方面显得缺乏新意,另一方面给公众一个“提与不提一个样”的感觉,有的甚至成为公众调侃的对象。

⒉内容空泛,认同度不高

有的地方在提炼时,脱离当地发展实际、思想实际,导致提炼出来的表述语不准确,不能充分反映当地的历史、人文和精神风貌。个别地方把提炼地域精神当做简单的文字归纳,只注重形式、看重过场,甚至“一任领导有一种想法”,不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缺乏民主程序,导致提炼出来的精神难以获得当地群众的认同。

⒊提炼不够,抓不住本质

提炼一种精神就应该体现最核心的、最有本质的东西,例如,五四精神的核心“民主、科学”,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等,这些精神短小精悍,很容易被人记住。当前有的地方在提炼时,就没抓住最核心和本质的东西,不注意挖掘历史文化和寻找价值共识,包罗万象,泛泛而提等于什么都没提。有的地方想提高精神层次,试图覆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层面,想面面俱到,却适得其反。

⒋注重提炼,转化不充分

地域精神的提炼重在实践,重在用提炼形成的精神去形成共识、凝聚人心,提振人的精气神,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但有的地方看不到塑造和培育地域精神的长期性,以为将精神提炼出来后,“随便宣传宣传”这项工作就结束了,忽视了用提炼出来的精神武装头脑和凝聚共识,导致“一阵风”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地方只知道喊口号、打标语,宣传推广形式单一,缺乏潜移默化的措施和办法,导致提炼出来的精神难以被人理解,不能很好的转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地域精神的内在联系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各地塑造和培育地域精神提供了基本遵循。但在实际中,不少人认为塑造地域精神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回事,也有人将两者人为分开,这些认识都不同程度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地域精神的塑造,为此,各地在塑造和培育地域精神之前,很有必要厘清并把握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地域精神是指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凝炼成的被当地群众所认同、遵守的带有地域特色的价值观念、发展理念、行为规范、道德理想的总和。

地域精神凝聚着一个地区的思想灵魂,代表着一个地区的整体形象,彰显着一个地区的特色风貌,引领着一个地区的未来发展。地域精神不仅仅是抽象的概括,还必须反映在各自的规划、管理、建设中,通过历史传统、文化积淀、社会风气、价值观念及当地群众的综合素质传达出来。地域精神作为一个地方的灵魂,是地方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对于提升地方的软实力与竞争力,促进地方和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一个地方没有精神,就没有灵魂,只有塑造和培育自己的地域精神,才能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使全体人民团结一致、共谋发展。

从辩证关系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地域精神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

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地域精神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次,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思想等方方面面,具有普遍意义,而地域精神则是对当地历史文化、地域特色、精神风貌等方面的概括,是核心价值观在特定地域一种特殊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地域精神又是本质与表现的关系,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在社会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制约着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属于本质范畴,而地域精神是当地群众精神风貌和价值观念的具体表现。核心价值观对地域精神具有统摄作用,地域精神是核心价值观的实现途径之一,是核心价值观在一个特定地域内的展示。此外,从范围上看,地域精神是相对于一个地区而言,它不仅含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也突出自身特色。

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地域精神的思想前提和精神源泉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共24个字,是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域精神是各地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可以说是简明扼要、便于传播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归根结底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地域精神之间是“源头”与“细流”的关系。“三个倡导”既是地域精神塑造和培育的源泉、母体,同时又为培育地域精神指明方向。

⒊塑造地域精神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一个理论课题,也是一个实践课题;既需要在理论上不断深化研究,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各地开展地域精神的塑造和培育活动,是在实践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重要方式、重要载体、重要抓手。毫无疑问,地域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特色化、地域化和个性化表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和反映。地域精神的提炼和推广,让普遍一致、内在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另一种人们更为熟知、更容易理解的形式反映和表达出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能够深得民意、深入人心。

塑造和培育地域精神的路径

当前,一些地方塑造和培育地域精神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脱离实际、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多数人对那些不符合本地实际、听起来生硬空泛的地域精神持有不同意见,说明地域精神的塑造和培育应不断拓展和深化。那么,如何塑造和培育地域精神呢?课题组认为,应通过以下路径来进行塑造和培育。

⒈塑造地域精神,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最根本的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地域精神塑造的全过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和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意识形态和文化建设灵魂工程、基础工程,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抓住了意识形态的本质和文化建设的根本。塑造和培育地域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地域化、大众化的重要举措,它不仅关系一个地方的形象和发展,更关系国家的整体建设和发展。因此,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体现了全国层面的价值导向,涵盖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塑造和培育的地域精神应尽可能地体现“三个倡导”,努力实现全国层面的价值导向与地域层面的价值取向之间的协调统一。

⒉塑造地域精神,要大力挖掘历史文化资源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优秀的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地域精神是地方文化的内核,地方精神的生成过程就是其历史文化的传承过程,塑造地域精神,一个重要的向度是历史的向度,只有秉承了地方历史文脉,传承了地方文化,才能构筑一个地方人们的精神文化家园。塑造和培育地域精神,就应该大力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认真梳理当地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把前人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基因、人文精神归纳到地域精神中,这是对内增强文化自觉、对外展示地方文化底蕴的需要,也是避免地域精神同质化的有效办法。地域精神既要发挥传承功能,将优秀文化、优秀传统延续下去,将其发扬光大,又要跟紧时代步伐,顺应时代潮流,体现时代特征,起到引领进步的作用。各地塑造和培育地域精神应深深根植于历史文化的沃土,努力把地域精神打造成富有特色的靓丽名片和充满时代气息的精神旗帜。

⒊塑造地域精神,要坚持从实际出发

塑造地域精神不仅要有纵向上的历史向度,还要有横向上的现实向度。地域精神不仅要植根于地方历史土壤,有强烈的历史感,还要植根于地方发展的现实土壤,有强烈的现实感。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生产生活方式不仅决定人的行为规范,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因此,提炼和塑造地域精神必须紧密联系实际,并将其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一方面,要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发展阶段、发展方向,深入剖析人们的思想状况,找准人们对发展、对前景的共同认识,将这种共同认识凝炼成地域精神;另一方面,要发挥地域精神引领未来的功能,通过宣传推广,让地域精神深入人心,进而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⒋塑造地域精神,要着眼于引领未来发展

塑造地域精神不仅要有历史的向度、现实的向度,更要有未来的向度,以增强地域精神的时代感。塑造地域精神一个重要目的是提振一个地方的精气神,为一个地方的发展提供思想引领、精神激励、文化支持,注入地方发展的强劲精神动力,因此,地域精神的提炼中要注入时代气息强的文化因素,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核。地域精神的塑造是一个面向未来的开放系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注入新的内容。

⒌塑造地域精神,要高度重视认同和转化

地域精神的塑造过程在本质上是地域精神的生成、凝练、传播、认知、认同、转化的过程。一种地域精神提出后,只有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同,才能转化为当地人民的精神力量,发挥地域精神的引领作用。一种地域精神如果提出后束之高阁,不被当地人民认知、认同、转化,就不能成其为地域精神。社会认同形式上是概念、理念、表达的认同,实质上是精神认同、文化认同、价值认同。当前,社会上出现不同的利益群体和阶层,呈现价值多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局面,这对塑造和培育地域精神造成不少难度。要使地域精神体现广泛的社会认同,应做好以下工作:第一,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人民群众直接成为地域精神的塑造者和主践行者。第二,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反映当地地域特色和群众的精神风貌,不浮夸、不吹嘘,避免空泛地讲地域精神。第三,要扎实开展好宣传推广工作,通过媒体报道、公益广告、专家解读、宣讲座谈等有效形式,让人们全面认识,引导人们自觉践行。总之,地域精神只有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才能真正成其地域精神。

总而言之,地域精神只有植根于历史,才能有深厚的根基;只有基于现实,才能焕发出生机活力;只有紧跟时代步伐,才能够承前启后、引领未来,只有面向未来,才能引领社会思潮、汇聚正能量、充实精气神。塑造和培育地域精神不是简单的文字归纳和概括,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深入研究,反复实践。也只有这样才能塑造出真正的地域精神。

(编辑:杨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