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买球app下载

高教视点

文化素养的有效建构

CFP

读书人应该有独立、挺拔、自由的精神,读书应该有高贵、质疑的态度。不要跪着读书,要坐着、站着读书,要以一个思想者的头脑与情怀和伟大的先行者对话,在真理、真知面前人人平等,读书人的权利一点也不比原著作者的权利少。

人的文化素质是教育的结果。但是,这个教育并不仅仅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它是一种大教育,是社会精神文化对人的全面构建和陶铸。分析起来,这种教育通常是通过如下一些途径实现的。

1、用眼睛读世间这部“活书”

 

有什么样的人生阅历和实践经验,就可能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感情、态度。诚如鲁迅所说:“自然,‘喜怒哀乐,人之情也’,然而穷人决无开交易所折本的烦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的老太爷一样,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

“人格主要是由一生的现实遭遇和实践行为塑造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明乎此,我们理应对自身的轻狂无知保持警惕,理应对人生世事保有敬畏。麦穗经历风霜低下头来,果实沐浴雨露更加甜美,人生经历沧桑,才更加沉实、厚重、谦卑、宽广。宋代词人辛弃疾唱道:“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另一位宋代词人蒋捷叹道:“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何等厚重的沧桑感,读来真叫人百感交集,长夜难眠。

一个人要在社会生活中获得较大的精神财富,必须对社会生活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不仅要深入、持久、全身心地贴近生活,做一个身经百战的“战士”和耽迷忘我的“演员”,以获得切身的感受与体验;而且,还要与生活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做一个客观、清醒的思想者和理智、聪颖的“观众”。一味地把自己融化在生活中,不能时而“生活在别处”,不能与生活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难免被琐碎、庸繁的生活淹没,丧失自我,难免“只缘身在此山中”,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囿于偏狭的个人经验。人与人之间,不应该是亲密无间,而应该是亲密有间,适当的距离才能产生美感,产生公正,才能使亲密的感情、良好的关系得以维持与发展。

王国维说:“诗人对于自然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一个有思想的人,常常是既立足于自己的生存,又超越于自己的生存;既很自信,又很“自疑”;既能入世,又能出世;既执著,又达观。

 

2、把读书作为自己终生的功课

 

与读世间这部“无字之书”一样,读有字之书的最根本、最重要的价值,也在于它能够潜移默化地构建、陶冶人的思想、情感、意志等文化素质。实践证明,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生命史,“你告诉我你读了些什么书,我就知道你是什么人”。一个人,应该是书生气越少越好,因为书生气是幼稚;而书卷气越浓越好,因为书卷气是教养,是一个人文化素质的自然流露与体现。犹太人认为,读书是拯救他们民族的秘密之一。美国人每年人均读四十五本书;以色列人每年人均读六十五本书;中国人每年人均读五本书。这实在应该引起我们的警醒。我们是立国泱泱五千年的文化大国啊。“耕读”,是我们的文化传统:“诗书传家远,忠厚济世长”。读书的民族有未来,读书的个人有希望,有情趣和情怀。在时下浮躁、奢靡的文化氛围里,我们尤其应当谨记和实践石涛这样的叮嘱:“冷淡生涯本业儒,家贫休厌食无鱼;菜根切莫多油煮,留点青灯教子书!”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个人读书的状况对他的人格与事业有极大的影响:其优长与特色往往能够丰富其人格,促进其事业;其弱点与不足,则常常可能给他带来人格的缺陷和事业的缺憾。毛泽东之所以能够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成为一个革命家、战略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一生大量地、手不释卷地研读中国古代历史、哲学、文学、军事一类的书,获得了渊博的学识,这种学识恰恰有用于中国共产党武装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需要。

一个人应该努力博览群书,以获得渊博的学识,构建美好的人格和深厚的素养。但是,生也有涯而知无涯,因此,读书要有战略。相对来说,青少年读书,应当宽阔些、驳杂些,更多地采取“开卷有益”“多多益善”“一目十行”“不求甚解”的态度和做法,以打下宽广些的基础。而走出青年时代,走出“初级阶段”,读书就当收敛些、精粹些,更多地采取“任凭你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只恐荆棘丛中行太速”“从一而终”的态度与做法,以建立稳定而巩固的“根据地”。这就叫“先打游击后攻城”(朱光潜),这就叫博与专、广与深的完美统一。

 

3、有选择地读书

 

正因为生也有涯而知无涯,读书还必须有所选择。这种选择,应当是主动的、清醒的、切合实际的。

一是要选择读基本的书。这类书是一个人建造自己精神大厦的“基石”,是喂养自己文化生命的“母乳”。最基本的东西往往是最具制约力、最有战略意义的东西。中国近现代史上那些“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大学问家,为什么有那么强的文化生命力,能够耸起一座座文化高山和一片片文化高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文化“开口奶”吃得好,文化“童子功”练得好:他们自小便“子曰诗云”,打下了良好的国学根底;进入青年时代,又恰逢“欧风美雨”东渐,打下了良好的西学基础。而我们这一代在反对“封资修”社会文化环境中靠“红色经典”和“选本”喂养大的人,为何站不出几个文化巨人和大学问家?为何形不成承继前辈学人的文化高原,相反却造成了文化断裂与文化峡谷?原因之一,也在于我们没有吃好文化“母乳”和“开口奶”,没有练好文化“童子功”。杨振宁等学者曾提倡大学应该让最优秀的教师给一二年级的学生上基础课,就是基于对基本的东西在人的一生中重要作用的深切体验和正确认识。最基本的东西虽然很重要,但是,它们也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中国教育的最大危机之一,就是轻视、忽视基础教育。

二是要选择读经典的书。这类书是人类精神文化天空中的恒星而不是流星,是人类精神文化大海边的礁石而不是沙砾。他们可以被乌云遮蔽,但不会消失;他们可以被潮汐淹没,但不会被冲走。读书应当有“精品意识”。要把有限量的、宝贵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阅读文化精品上,而不能随便抛掷在阅读那些知识秕糠或者品位低下的书籍上。

三是要选择读前沿的书。这类书是人类精神文化领域中最新成果,是被人类刚刚发现的“新大陆”和“处女地”。读这类书,往往能够使人的精神、思想比较新锐、敏感、富有生气,而避免陈腐、迟钝、僵化。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知识更新”的大时代。一个人不一定时时都立于思想文化的潮头,但是,他必须耳聪目明,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关注人类精神文化的最新进展和最新趋势。

四是要选择读源头的书。这类书是人类最早开拓、耕耘的精神土地,它沉淀和蕴含着人类最初的梦想与智慧,它蕴藏着人类文化的“遗传基因”和“原型”。它们并没有完全属于历史,相反,常常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给人们的现实与未来以深刻的影响。试想,比较老子、孔子、庄子、苏格拉底、柏拉图,我们现代人拥有的知识增加了千千万,然而,我们的智慧又增加了多少呢?因此,一个现代人直接从“源头”汲取活水,直接与先贤交流对话,从中汲取启示和智慧,实在是一种十分明智的选择。

(作者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

 

(编辑:覃红梅)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