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买球app下载

高教视点

高校食堂与“菜园子”咋对接

付业兴 绘

北京市教委连续多年组织举办直供基地暨食堂原材料联合采购招

标大会,高校与企业通过“背靠背”的方式采买米、面、油等食材。

据了解,去年北京市70所高校因此而节约采购资金4500万元。CFP供图

 

 蔬菜、肉蛋、大米等价格不断上涨,但食堂饭菜价格要保持稳定,高校后勤集团处境艰难。“农校对接”是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食品原材料采购价格的一个好办法,但是传统的“农校对接”模式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却遭遇种种难题——

 

眼下,随着各高校新生陆续入学,高校后勤部门开始忙碌也开始发愁了。前段时间,全国遭遇大面积高温“烧烤”天气,导致蔬菜减产,蔬菜及部分主副食品价格上涨,保持学校食堂伙食价格稳定的矛盾更加凸显。日前,第四届全国“农校对接”洽谈会在长沙举行。“农校对接”能否为高校提供价格较低而又安全卫生的蔬菜食品?过去“农校对接”中遇到的各种现实难题如何破解?这次洽谈会上,利用互联网金融等手段搭建电子交易平台等创新举措浮出水面……

食堂采购成本居高不下,怎么办

“农校对接”,就是尽可能地在从农户地头到学校“菜篮子”的交易环节和空间距离上动剪刀。减少交易中间环节是为了控制价格;“校地共建”直供基地、建立全程冷链运输、缩短空间距离则是为了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和安全。

盯着上半年的CPI(消费物价指数)一路飙升,宁波大学后勤管理处处长夏良明的心也像坐上过山车。“CPI一路看涨,我们食堂也‘压力山大’。学校采购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到8月,学校食堂主副食品采购成本近1209万元,去年同期的采购成本约1023万元,同比上涨了18.2%。”宁波大学的情况,基本上代表了高校后勤集团面临的艰难处境。

面对成本激增的压力,河北某高校的采购人员向记者倒苦水:“尽管进货价一涨再涨,但学校规定,餐厅菜价雷打不动。高价进、平价出,卖得越多亏得越多。”

涨价,还是不涨价,这是一个问题。

夏良明解释了学校食堂进退两难的处境:“一方面,学校食堂要坚守公益性,不能随便涨价,另一方面,学校食堂要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生存,如果跟市场脱节太厉害,难免会带来亏本经营、菜量减少等问题,甚至有一些高校食堂低价采购不合格的食品,触碰了食品安全的红线。”

今年8月,媒体曝光了北京房山区一处非法病死生猪屠宰点,据报道,在长达一年的时间内,近3万斤病死猪肉源源不断地流向高校的食堂。臭气熏天的冷冻室、发黑的冻肉、变质的猪内脏……这样的场景经媒体曝光,令人震惊不已。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压低进价成了高校食堂采购的共同诉求。一些地方也出台了相关措施确保食堂正常运行,如浙江省出台学校食堂相关餐饮补贴政策,当月CPI上涨指数超过3%时,就启动餐饮补贴,标准为每生150元(当月)。

但在夏良明看来,这样的政策虽能治标,但很难治本。“学校食堂采购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是学校和供应商之间隔着‘千山万水’,一层层的分销、经销费用都摊进了菜价,所以能否实现‘农校对接’才是问题的关键。”

夏良明所说的“农校对接”是一种从农村“菜园子”直达高校“菜篮子”的高校食堂原材料采购方式,是政府在借鉴“农超对接”成功的基础上,打造的又一间农产品直销“样板间”。

“农校对接”工作启动至今已历时5年。“农校对接”在减少流通环节、降低学校食堂采购成本方面的好处,自不待言。据统计,5年来,高校粮油肉蛋的采购价格降低了5%—10%,蔬菜价格降低了10%—30%。除此以外,在保障学生食品安全、稳定农产品销售渠道和价格、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农校对接”也功不可没。

将整个食堂采购纳入到“农校对接”的框架中重新打磨,已经成了许多高校的共识,但由于学校自身情况千差万别,每个学校的对接手段也各不相同。

聊城大学捏紧十个指头,打出组合拳。2012年初,聊城大学牵头组织聊城市5所高校,创建“聊城高校联盟”,通过“联采联购”,与周边的叶菜基地、瓜果基地、根茎基地建立直供关系。截至目前,聊城大学开展“农校对接”的有豆角、黄瓜、菜花、卷心菜、土豆等10多种蔬菜,累计采购量达到50万公斤,价格比上年均降5%左右。冷鲜肉价格下降5-6%,其他产品价格均降2-3%。

宁波大学也是联合采购的受益者,学校成立联采中心来推进学校食堂物资的联合招标采购工作。在夏良明看来,联采联购最大的优势在于,由于联合采购的需求量大,加大了高校食堂在价格谈判中的话语权。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规范的联合招标程序,对商家进行资质审核和现场考察,提高供应商的资质准入门槛,严把食品安全和质量关,确保食堂食品安全。

说白了,农校对接,就是尽可能地在从农户地头到学校“菜篮子”的交易环节和空间距离上动剪刀。减少中间环节是为了控制价格;通过“校地共建”直供基地、建立全程冷链运输、缩短空间距离则是为了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和安全。

宁波大学另辟蹊径,依靠自己学校的110亩“自留地”,零租金引进菜农,将生产基地搬进学校里面,这样不仅能按照食堂需求种植不同季节的蔬菜,还能控制农药的使用,所种蔬菜直接供应学校食堂,从而降低成本,实现“农”与“校”零距离无缝对接。

 农校难以对接,症结何在

“砍掉中间环节,实现从农村“菜园子”到校园“菜篮子”零距离对接,看起来挺美,走起来却举步维艰。农校双方都被各自先天缺憾和特殊需求所束缚。农户进不了高校的“高门大院”,高校的大门想开又不敢开。如何让“农校对接”走出围城,成了摆在政府、学校、农户之间最棘手的问题。

将自己优质的富硒米卖进高校,一直都是熊桂华的愿望。这位常州市鼎城区勇福农产品合作社的法人代表自己掏钱参加第四届全国“农超对接”洽谈会,希望以此为敲门砖,迈进学校的“高门大院”。熊桂华说:“其实削尖了脑袋想往高校挤的原因很简单,就是看中了学校食堂巨大的市场,供货量大,而且一旦建立起合作关系,走货渠道相对稳定。”

但事与愿违。眼瞅着着自己杯中的茶水由深变浅,桌上的材料和名片由厚变薄,在自己的摊位上整整守了一个上午,熊桂华也没有接到高校抛来的橄榄枝。“咨询的人倒是不少,但有合作意向的并不多”,熊桂华语带疲惫。

和熊桂华的尴尬处境相同,在农村合作社专区,许多规模较小的合作社和菜农也是颗粒无收。

“其实,农户和学校的直接对接,在学校后勤采购体系中只占一小部分。”在熊桂华摊位前驻足良久的于经理告诉记者,他是东南大学的后勤集团的采购负责人,他说:“他们的大米价格便宜,但我们食堂每天要提供将近5万人的饮食。单靠一家合作社的供应量远达不到学校的要求。再者种类太少,如果每种产品都从源头生产商直接采购的话,虽能降低一部分采购成本,但会额外增加管理成本。” 

而在京津这些种菜成本相对较高的地区,“农校对接”后成本不降反升的怪事更为常见。天津大学后勤集团食堂负责人张超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和合作社对接,虽然中间流通环节被砍去,但是运输环节并没有省掉,把运费摊进去,菜价自然水涨船高。”天津大学曾和天津市静海县、西青区等地的农业合作社开展过“农校对接”的尝试,但因为成本太高,最后只得放弃。

宁波大学也曾尝试过和当地的农户、生产合作社建立订单产销关系,但是几轮下来,学校发现,农校直接对接有三处软肋急需解决:一是农户种植的蔬菜品种比较单一,只能提供时令蔬菜的供应,不能满足食堂品种多的要求;二是农户的种植面积不大,蔬菜的产值不高,其供应量不能满足食堂的采购需求;三是农户配送的蔬菜虽然新鲜,但是因技术等原因,种植的蔬菜质量不优,规格各异,不太符合食堂的使用标准。

有人把学校食堂采购比作撒网捕鱼,撒下“大网”,网起的是大型的生产基地和经销商,剩下的则是农户和小型的合作社这些“漏网的小鱼”。以宁波大学为例,宁波大学主要通过合格供应商定点采购和联合招标采购两种方式开展采购工作。但无论是联合招标还是定点采购,能够进入宁大采购名单的大多是一些大型的生产基地和大型经销商,“农校对接”的农户只占很小一部分。

“散户”无法满足学校的“胃口”,无奈之下,高校只能求助于大型经销商,但经销渠道并不是高校食堂平抑物价的良药。居正伟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春雷说:“经销渠道意味着中间环节的层层剥皮,每一级的经销都要加价8%—10%,这样下来,农产品真正到了学校那里,价格和源头供应商相比已提高了1/3。”

一些所谓的高校与大型供应商“直供”对接的模式背后也充满了猫腻。中国农校对接服务网赵志宏主任在河北调研时发现,某些高校号称由中粮集团直接供应,但是细究下来才发现,这些供货商只是中粮的三级经销商,层层加价后成本提高了22—25%。

尽管要比与农户直接对接多付出1/3的采购成本,大部分高校仍然会选择大型经销商和生产基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出于安全的考量。在赵志宏看来,相对于价格,学校食堂采购更看重食品安全。宁波大学负责人告诉记者:“价格贵一点可以接受,但食品安全是一条红线,决不能妥协。”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后勤集团的陈新兰负责学校的采购工作,每天早上她都要开车到菜市场采购食材,除了经常面临采购不足的情况,最让她头疼的是食材的安全问题。为此,学校花了上万元专门购置了食品安全检测设备,从农药残余到亚硝酸盐等50多个指标,测下来费时又费力。她来参加洽谈会,是想搭上“农校对接”的顺风车,找到一条保证食品安全的“捷径”。

在这届“农校对接”洽谈会上,以全产业冷链模式著称的神农客公司受到高校的追捧,1500平方米的展台前访客如潮。一个上午就有数十家高校与神农客签订了合作意向书。记者采访了解到,大部分高校选择神农客正是看中了他们的全程冷链运输系统,可以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和安全。

 互联网金融能否打通农校对接“任督二脉”

“这就像银行给了高校一张信用额度15亿元的信用卡”,中信银行石家庄支行行长韩肖红在介绍中国农校对接服务网时,给记者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借助这15亿元的授信额度,学校进行线上采购之后,其货款可以先由银行垫付,以小微贷款的形式缓解供应商的资金周转压力,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动力,这些供货商也会相应地让利给学校。”

如果说熊桂华是在为卖不出农产品而烦恼,那么湖南江永县的香姜生产户欧先忠则在为卖出农产品后资金没法及时回笼而犯愁。欧先忠说:“和学校接上头后,生姜的销路不愁了,但是学校是在月底结算,手里拿着一堆学校的‘白条’,资金周转成了问题,心里还是没底。”

欧先忠遇到的窘境并不罕见,很多供应商都在为这种“时间差”而烦恼。小本经营的农村信用社为了收紧资金链,往往倾向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但学校食堂月底清账的结算方式成了摆在“农校对接”面前的一道天然的屏障。这道天然屏障吓退了在学校“高门大院”前徘徊踟蹰的小型源头供应商。

赵志宏为学校叫冤:“这不能完全怪高校,通过延期付款的方式,学校食堂可以对农产品安全进行监管。尽管如此,这仍是一种事后监管,往往出了问题学校反应已经迟了。”

正因为这种交货和结算的时间差,在刚刚开始“农校对接”试点时,天津大学就遭遇到了农户“用脚投票”的局面。

现在,天津大学曾经遇到的尴尬或许已经有了解决之道。教育部发展规划司高校后勤改革处处长朱宝铜向记者描绘了这样一幅景象:“通过中国农校对接服务网,学校与源头供应商线上‘碰头’,订单敲定后,由作为第三方的银行先代学校及时付款,学校再与银行结账。由于资金能及时回笼,农户种菜的积极性高了,高校采购成本有望再降20%。”

他提到的中国农校对接服务网是“农校对接”的官方电子交易平台。该交易平台集订货、支付、融资、物流、第三方认证和监管等功能于一体,通过平台的牵线搭桥,学校在网上就可以实现“联采”,降低价格。据估算,如果全国高校均实现网上采购,每年总计可降低采购成本200亿元以上。

“如今,依靠互联网金融的强大助力,学校打白条的时代过去了。”朱宝铜并不是在说梦话,今年,中国农校对接服务网供应链又获得中信银行授信15亿元。银行作为第三方加入电子平台,提升了资金的流转速度,让“时间差”的问题成为过去。

“这就像银行给了高校一张信用额度15亿元的信用卡”,中信银行石家庄支行行长韩肖红在介绍中国农校对接服务网时,给记者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借助这15亿元的授信额度,学校进行线上采购之后,其货款可以先由银行垫付,以小微贷款的形式缓解供应商的资金周转压力,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动力,这些供货商也会相应地让利给学校。”

中小型源头供应商在整个采购体系中处于劣势,想要通过小微贷款谋求发展更是难上加难。为何“嫌贫爱富“的金融机构能够看上这些中小型源头供应商呢?一位互联网金融的从业人员向记者透露:“学校后勤餐饮是一块未被金融犁头开垦过的处女地,中信银行虽是善举,但也难掩其跑马圈地的野心。”

赵志宏认为,这是一种供应商和学校共赢的对接模式。“高校通过订单形成的数据联采降低了价格,保障了食品安全,企业则实现了货到付款的资金周转安全。”

在赵春雷看来,“农校对接”电子平台承担起了第三方的信息协作平台的功能。赵春雷说:“以前农户和学校处在市场的两端,信息严重不对称。高校订单的计划性、多样性、有序性与农产品种植的无序性、单一性、自由性形成了严重的供需矛盾。平台上线后,可以收集各大农业基地和高校双方的供求信息,合理调控农产品质量、品种和数量,起到物流中转站的作用。”

“我们的食堂早就实现了线上采购,每天早上食堂采购员在网上就完成了所有的采购。”对于这样的电子信息平台,东南大学的于经理持审慎乐观的态度。“我们关心的是,通过这样的电子商务平台,学校能否真正享受到实惠。”

“农校对接服务网和学校采购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一个团购网站。”赵志宏解释道,“虽然很多学校已经实现了线上采购,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只是经销采购体制在网络上的延伸。因为如果要让龙头生产基地直接供货,需要有足够量的积累。这正是农校对接服务网的优势所在:区域高校上线采购之后,后台系统会对采购数据进行汇总,形成团购订单。有了量的积累,就能让这些大型的供应商源头供货了。”

价格和安全是高校食堂的两块心病,价格降下来了,食品安全如何保证?

“通过金融体系的信誉来实现食品安全,这是食品安全思路上一种颠覆性的进化”,中国教育后勤协会秘书长黎玖高说:“过去的食品安全靠合同契约来保证,但是在走法律程序的时候比较慢,高校只能通过月底付账结算的方式来控制食品安全。现在所有的线上供货商的食品安全都和银行信誉挂钩。如果供货商的食品没有安全保证,就在银行没有信誉,贷不出款,使得企业发展受到影响。”

据了解,通过中国农校对接服务网审核的高校已经有1500多所,企业有几万家。今年电子商务平台准备采用全新的方式,以省级推荐为主,质优价廉者再由“农校对接”电商平台来统一筛选,最后到银行进行统一授信。

“以后学校就可以像追踪快递订单那样追踪采购订单了。”赵志宏说,“我们所有的认证商户都要经过层层的筛选,学校在网上能够查到供货商的所有资质。在物流环节,我们实现了全程时时监控。从物流追踪,到仓储货存量信息,所有的物流信息都一目了然。”

链接

“农校对接”探索历程

2009年11月教育部、农业部和商务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外围买球app下载高校学生食堂农产品采购开展“农校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教发厅〔2009〕8号)。

    2010年7月27日教育部和农业部在天津市联合举办了首届“农校对接”洽谈会。

    2011年8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外围买球app下载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食堂工作的意见》(教发〔2011〕7号),把“农校对接”列为长效后勤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

    2011年8月17日至19日,教育部、农业部和商务部在山东省济南市联合举办了第二届全国“农校对接”洽谈会。

    2012年7月27日至29日,教育部、农业部、商务部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在西安市联合举办了第三届全国“农校对接”洽谈会。

 

(编辑:覃红梅)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