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主办的《中国科学报》在“理论版”头条刊发了苏志武校长的文章《科学发展,实干兴校》,文章分为“提升质量,争创一流”、“苦练内功,增强实力”、“改革创新,促进发展”三个部分,约3000字,深刻阐述了外围买球app下载建设世界一流传媒大学需要把握好的几个方面内容。文章发表后,求是理论网、科学网、光明网等网站纷纷进行了转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内涵发展 实干兴校
■中国传媒大学校长 苏志武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新发展阶段。对于中国传媒大学来说,如何促进内涵发展,彰显办学特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需要把握好三方面内容。
提升质量 争创一流
多年来,中国传媒大学坚持以提升“质量”为核心,推进学校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2012年学校专门出台全面提升教育质量“20条”意见,质量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从中我们也得出如下总结。
首先,提升质量的方式和关键在于“内涵发展”。“内涵发展”是追求质量的发展,这要求我们真正转变发展方式,在实践中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归结到提升质量上来。
近年来,中国传媒大学坚持“一心求质量、一致谋发展、一切为学生”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的发展思路;不断优化“学科、专业、课程、师资队伍”四个结构,努力“增进人才培养的契合度、强化学科建设的深度、提升理论研究的高度、加大产业发展的力度、提高国际化办学的程度、增强管理的精细度”。这些思路和举措体现了学校内涵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学校提升质量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方略。
其次,提升质量的方法和路径在于“特色办学”。作为行业特色型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长期坚持走“特色办学”路子,坚持“外树形象、内强实力”,坚持“小综合”的学科特色,坚持“校园大课堂,传媒大舞台”的育人模式。实践证明,这些特色都是学校的“法宝”。实践是发展的,特色也不是一成不变,好的特色要坚持传承,还要创新、凝练特色,进一步把特色优势融入办学全过程,并转化为质量优势和竞争优势。
第三,提升质量的目标和动力在于“争创一流”。“创一流”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综合性指标,是学校化挑战为机遇、化压力为动力、化被动为主动的必然选择。只有志在“一流”,着力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才能进一步强化学校在传媒高等教育和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
如何衡量“一流”标准?以学科来看,去年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设有“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声誉”四个一级指标,这可以说就是学科“一流”的衡量标准。在本轮评估中,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排名全国第一,显示了学校国家重点学科所在一级学科的整体实力。“艺术学理论”、“设计学”名列前十强,“美术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也取得较好名次,这是学校大力实施“基础学科入主流、优势学科创一流”学科建设思路的结果。学校将坚持“重点突破”、“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战略举措,实现学科整体水平与学校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
苦练内功 增强实力
如果说“提质量、创一流”是目标性追求,那么这些内容要落实,要点就在于“练内功、强实力”。“练内功”即储备“真枪实弹”,对学者来说是要拥有“真才实学”,对管理者来说要做到“真抓实干”。练“内功”体现在方方面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教师队伍”、“增强科研实力”是重中之重。
进一步强化教学中心地位,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下功夫。人才培养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衡量质量水准的首要内容,需苦练内功,增强实力。学校将牢牢把握培养“传媒精英人才”的定位不动摇,大力培养“精专型”、“媒体融合型”、“创意型”、“国际型”四类人才;切实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推进“三转移”(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移、从课堂内向课堂内外结合转移、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移)、促进“三精简”(精简讲授时间、精简学时、精简学分),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氛围;全面落实“校园大课堂、传媒大舞台”育人理念,积极推进实践育人,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断完善教学质量评估和监控、督导机制,构建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在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水平上下功夫。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学校事业发展的依靠力量。学校把引进、培养、使用、凝聚优秀人才作为“练内功、强实力”的一项战略任务,努力搭建由“领军人物、学术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优秀青年教师”构筑的人才高地;综合考虑本科教学队伍、科研创新团队、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有机统一,以促进三个“实现”:实现人才资源、物质资源与学科资源的最佳匹配;实现学者个人、学科梯队、学科方向之间的最佳匹配;实现个人兴趣、群体优势与重大学科建设、科研项目突破之间的最佳匹配,形成人尽其才、合力共进的格局。采取激励政策和相应措施,激发教师学术活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积极推进学术和行政分流,让真正有潜力的教师心无旁骛,潜心治学。
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做好规划、对接、转化工作,在产业发展效益上下功夫。科研水平的高低是大学办学水准的重要观测点。近年来,学校科研及相关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今后科研方面的“练内功、强实力”,要着重瞄准重大关节点,组建大团队,搭建大平台,争取大项目,推出大成果,实现大效益。特别要在产业发展上做好规划、对接、转化工作,使学校真正成为业界知名的内容创造和传媒产业发展基地。着力推进“传媒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以协同创新中心为平台,通过增强创新要素的有效集成,焕发创造活力,促进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协同共进,努力推出一批优秀创新团队,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出一批具有标志性的创新成果。
改革创新 促进发展
当前,学校发展面临着两个突出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一是资源匮乏且没有充分有效利用;二是体制机制不完善,难以适应学校科学发展。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大胆创新,寻求突破,为学校内涵提升、科学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推进依法办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立我国的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促进依法办学、提高办学治校能力、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必然趋势。学校及时适应这一要求,积极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研究制定《中国传媒大学章程》,落实“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基本治理模式,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激发学校活力,提高办学质量。
实施学部制改革,理顺关系,提高效率。学部制不是一个新事物,全国有30多所大学实施了学部制,探索出很多可资借鉴的做法。中国传媒大学借鉴兄弟院校经验,结合学校实际,反复研究,集思广益,酝酿已久的学部制改革迈出实质步伐,成立了新闻传播学部、艺术学部、理工学部、文法学部四个学部和“协同创新中心”一个中心。这些学部(中心)是真正拥有人财物实权、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实施学部制有利于理顺学科关系,整合学科资源,集成群体优势,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实现“入主流、创一流”学科建设的目标;有利于科研力量整合,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行业重大发展战略;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传媒人才,形成学科专业的共享平台,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可以说学部制改革,既是学校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理顺各种关系的突破口,也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效能,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举措。学校将以“学部制”为新的驱动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全面提升办学实力和水平。
《中国科学报》 (2013-08-29 第7版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