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买球app下载

传媒博览

技术产生电影

《锈与骨》绿色腿部模型(绿幕)特效

《锈与骨》绿色腿部模型(绿幕)特效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海洋暴雨特效(蓝幕)


1895年,随着摄影技术的改进,产生了电影,她从诞生之时就备受人们的喜爱,但至今为止电影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电影技术更是鲜为人知。按照美国传统词典的定义,电影是一组连续的照片被投影到银幕上并以极快的速度依次放映使之产生连续和动态的视觉。按照维基百科的定义,电影指包含移动图像的一个故事,或者还可以指单独的影片、作为艺术形式的一种领域以及电影工业。电影既可以泛指一种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也可以指某部具体的影片。

电影定义的复杂性决定了电影的复杂性,是技术引领还是艺术优先,众说纷纭。不可否认的是技术产生了电影,艺术成就了电影。但无论何时,不仅仅在电影的发展过程中,在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技术和艺术都是紧密联系的,新技术成功的应用往往会触发艺术的创新,而艺术表现上的挑战也会激发新技术的产生,电影的创作过程就是技术与艺术不断融合的过程,电影则是这种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关系所产生的最好的表现形式之一。

电影经历了早期黄金时代的结束,到胶片时代的没落再到数字电影的兴起,电影技术也在不断发展。1999年6月,首部商业数字电影《星球大战I——幽灵的威胁》在美国放映后,数字电影的历史元年从此确定。随后的《黑客帝国》、《指环王》、《变形金刚》和《阿凡达》等系列影片不断促进着数字电影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电影追求的是视听的震撼、叙事的感动、审美的奇特、体验的真实和享受的乐趣。数字电影的梦幻效果主要是计算机图像学(Computer Graphics)的发展和应用的产物,信息产业与电影产业的结合极大促进了电影特技、视觉特效的发展。在特效制作方面,好莱坞影片典型的管理架构和工作流程主要涉及四个阶段:前期处理(Pre-Production),包括人员配置、任务计划和安排;开发(Development),包括建模、设计、纹理、绘图、软件开发、技术指导;全面制作(Full Production),包括动画、模型和索具的优化、单独的镜头特效、镜头的特效与合成;收尾(Finaling),包括最难镜头的处理、立体效果的渲染。

而在电影拍摄和后期制作的具体过程中,视觉特效主要由CG技术与绿幕(蓝幕)配合动作捕捉技术完成。

2012年的影片《锈与骨》中玛丽昂·歌迪亚饰演因事故失去双腿的人,该片视觉特效主要采用了绿色腿部模型(绿幕)配合动作捕捉技术。采用绿色腿部模型(绿幕)主要是为了在电脑后期制作过程中能够轻易地将绿色去除而保留其他部分。同时在绿色腿部模型贴上传感器,利用信号捕捉设备,将腿部的运动状况以图像的形式记录下来,并用计算机对该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腿部的时间空间坐标,再经过后期CG处理最终制作出逼真的假肢和无腿的效果。

2011年詹姆斯·卡梅隆和著名电影摄影师文斯·佩斯宣布,联合成立卡梅隆-佩斯公司,提供包括Fusion 3D摄影系统、服务、新型简便易用的多种创意工具在内的一揽子3D跨平台解决方案。Fusion3D摄影系统的开发从2000年开始,在拍摄《阿凡达》时,Fusion3D系统主要使用SONY HDC-F950摄像机,个别场景采用SONY HDC-1500摄像机作补拍,所有SONY摄像机都配备FUJINON镜头,阿凡达2、3的拍摄也采用此系统。《阿凡达》的出现强劲地推动了数字立体电影的拍摄制作和虚拟摄影技术的推广应用。

特效特技制作要做大量的工作才能使影片显得真实,但这种特效的制作是以增加成本为代价的,电影高昂的制作成本和工业化特点,使其必须考虑到观众的反响和市场的回报。精彩的故事加完美的特效和真诚的态度才能吸引观众,特效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电影的吸引力,特效制作最终的目的都需要为故事情节服务。李安执导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获得2013年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视觉特效等四项大奖,但制作该部影片的Rhythm-Hues特效公司却已破产。

除了如梦如幻的特效场景,大画面的巨幕放映、身临其境的立体放映和全景声音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4K分辨率、每秒48或60帧的高帧率等技术也开展逐步应用。电影数字化、信息化、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带来的是商业模式的改变。数据公开的计算机票务管理平台为各方第一时间获取票房数据提供了支持,电影院星级评定标准为高质量放映电影提供了保证,影院信息管理系统为影院降低管理成本提供了保障。

我国连续几年年均30%的票房增长率再次印证了作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产物——电影正在深刻地改变我们的休闲娱乐和生活思考方式。电影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之一,同样影响着正在发生的第三次工业技术革命,这次革命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加强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的高度融合,促进社会向新的生态文明过渡,在这次工业革命中,电影应该起到引领发展、促进融合的作用。

詹姆斯·卡梅隆说:“我热爱电影。我爱大银幕上的电影。我不会制作在手机上观看的电影,对我来说,那太令人厌恶了;我不想同档期放映,因为我喜欢影院的神圣体验,我不愿意看到那种为大银幕制作的、伟大的、有梦想的、流动的电影成为过去。”克里斯托弗·诺兰表示:“我还是更喜欢大银幕,抬头看着一块巨大的屏幕,会觉得影像比生命还宏大。”

这两段话表明了两位技术派导演对电影和什么才是电影的态度,他们认为只有在电影院大银幕上播放的才是电影。随着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电影还会进一步普及,随着信息技术的继续发展,不同的观影方式还会出现,但我们还是应该坚持到电影院去看纯粹的电影。

(作者供职于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

(编辑:黄先昊)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