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买球app下载

传媒博览

二维码能给电视带来春天吗?

说起二维码,很多人可能并不陌生。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微博等应用的火热,让这个像“迷宫”一样的黑白小方块有了充分的用武之地,出现在火车票、广告牌、图书杂志及各种商品的包装上。

而最近,二维码还登上了电视荧屏,“扫码”Style(时尚)正成为“玩电视”时代的标志动作。面对来势汹汹的移动互联网,二维码是否能给渐显颓势的电视行业带来久违的春天?

资料图片

“扫码”风频现电视荧屏

“好赞啊,刚才只是全部回答对了,忘了分享到微博啦。”这是网友“日悦谈”给《开门大吉》节目的一句留言。

近日,央视综艺频道节目《开门大吉》在其官方微博上分享了一份“二维码闯关使用教程”,教程指出,只要通过手机端登录微信,点击右上角的魔法棒,选择扫一扫功能,然后用摄像头对准电视屏幕中的二维码扫描,即可识别并进入《开门大吉》二维码实时同步闯关的界面,开始畅快的答题体验,而答题结束之后,还可以将闯关的得分一键分享到微博。

而从二维码上尝到甜头的,还有湖南卫视。在今年的跨年晚会上,湖南卫视首次推出了一款基于电视互动的移动社交应用“呼啦”。借助“呼啦”,可以实现电视、手机、影院的三屏互动,以及参与影院直播抢票,完成任务获得积分,参与评论等线上线下的对接。

“‘呼啦’的设计初衷是为了让观众与广告商可以有更‘潮’的观看体验和更丰富的传播价值。”湖南卫视总编室副主任、“呼啦”项目负责人刘琛良告诉记者。

除“呼啦”外,浙江卫视“潮浙看”、东方卫视“哇啦”、北京电视台“摇乐摇”等电视互动社交移动客户端纷纷出现,二维码成为了连接电视与观众的快速通道。


开启电视节目“双屏互动”时代

电视作为覆盖率最广的传统媒体,其主流媒体的地位一直十分稳固。但随着后信息时代的到来,整个社会的非群体化趋势,电视在传播过程中的缺陷也日趋明显。

在最新的优酷指数排行榜中,电视剧和综艺节目依然是最受用户欢迎的两种类型,这说明今天的人们不是不看电视了,而是从电视机前移动到电脑前,通过没有时效性限制,广告干扰也相对较少的互联网来看电视了。

刘琛良表示,网络视频对电视观众的分流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一点在电视的开机率逐年下降的趋势上就可以看出。

而电视二维码的出现,则开启了电视节目的“双屏互动”时代。其最大的意义在于让传统电视搭上了新媒体的顺风车,同时也从某种程度上抵御着电视观众群日益老化的趋势。目前国内各类智能手机用户有3亿多,随着这个数字的增加,“双屏”之间因为某种关联而产生的空间是巨大的。

二维码的作用是“通过连接家庭共享的电视大屏和个人私享的手机小屏,为电视用户提供互动体验,打通用户与电视、线上与线下的交互”。刘琛良说,“我们的发展方向就是要做成一款满足客厅用户观看需求的入口型产品,并且根据观众不断提出的需求进行更新与迭代。”


贴上二维码,电视就互动了吗?

二维码改变了人们看电视的方式,通过深度参与互动,增强了电视节目的可看性与用户黏性。如今,许多电视台都热情澎湃地投入到二维码的实践中,向社会化电视转型。然而,贴上二维码,电视就真的互动了吗?

业界专家认为,对于电视而言,二维码似乎只是一种“看起来很美”的技术。如何利用好二维码,真正提升电视的媒体互动性,扩大媒体影响力,还需要业界的不断实践。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副院长王晓红表示,电视节目是以本身的内容质量取胜,通过二维码扫描、参与互动的观众可能最开始是出于好奇,要想长时间吸引观众,使观众参与其中,还要看节目内容本身的吸引力,因为真正的互动是源于人们内心参与的愿望。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俊也认为,单纯的技术手段不能对传统的电视节目传播带来本质的改变,互动也停留在浅层次,真正的关键还在于电视节目本身是否具有可看性,是否对观众有所启发。

此外,专家还指出,二维码技术的发展,使电视观众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发出自己的声音,但也正是由于它的开放性,容易出现不良信息的扩散,同时也对全民的媒介素养提出一定的要求。

(编辑:黄先昊)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