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买球app下载

高教视点

大学文化建设需走出误区

  一直以来,大学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社会文化起着引领和辐射作用。当前,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培育优秀大学文化,需要走出误区。

大学文化建设存在误区

一是将大学文化等同于“校园文化”。大学文化并不局限于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主要指学生文化活动,侧重于“第二课堂”、“文化氛围”,是以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由校园中所有成员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共同创造而形成的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校园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大学为了完成治学育人任务而营造的一种大学环境文化。校园文化的层次和内涵没有大学文化明确和丰富,也不具备大学文化所体现的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底蕴。此外,随着大学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大学文化的影响早已超出了校园,大学文化的研究已将社会纳入视野,因此“校园”这个区域概念不能反映出大学文化的视阈。

二是重物质文化轻精神文化。在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往往因为精神文化建设在短期内不大显效,而物质文化建设见效快,因而形成了“重物质、轻精神”的做法。国家发展要靠精神的力量,大学发展同样要有精神支撑。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要素,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没有精神的物质文化载体是缺少“灵魂”的。对于一些新建的大学如何培育自己的大学精神任重而道远,对于一些历史悠久的大学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其大学精神。

三是认为大学文化建设只是一项局部工作。很多人认为大学文化建设是学校某一个或几个部门的事情,是一项局部的工作。其实,大学文化包含了大学理念、大学精神、价值观念、规章制度、教学科研、师生行为、校风学风、学术氛围、校园环境、建筑景观等,几乎涉及大学的方方面面,大学文化建设需要全校各部门、院系、单位团体共同组织实施,全体师生共同参与。

怎样走出大学文化建设误区

任何一所大学的文化特征都不会在短期内形成,而是伴随着大学的发展长期积淀而成。走出大学文化建设误区,当前可以按照树立理念、整体规划、构建平台、建立机制的思路来落实。

树立理念。树立大学里的一切活动都是大学文化建设内容的理念。推进大学文化建设,要走出单一的、表面化的校园文化建设,变单一的校园文化建设为综合的大学文化建设,注重大学理念的形成和师生价值观的统一,让大学的历史和现实、建筑景观、活动制度、师生言行都渗透浓厚的文化特点,培养大学人的人文素养,激发师生思考创新的热情,从而构建全方位的育人文化氛围。

整体规划。在以往的大学发展规划中,往往重物质指标体系的设计,忽视对大学文化、特别是精神文化的思考和关注。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传播全球化的时代,重视大学文化建设,无论是对大学自身的发展,还是对社会以及全人类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大学文化建设应成为大学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大学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与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规划等工作统一协调,共同推进。

构建平台。一是构建教师职业发展平台,提升教师文化素质。教师是大学文化的参与者、践行者和建设者,大学文化建设的每一项工作都要依靠广大教师。为教师提供各种发展平台,有利于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二是构建学生发展辅导平台,提升学生文化素质。将大学文化建设与提升教学、科研、管理水平,与校风、学风、教风建设,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结合起来,形成全方位育人格局。三是构建科研创新平台。曾在斯坦福大学任校长多年的唐纳德·肯尼迪在其名著《学术责任》一书中认为,“大学至高无上之处在于它给人类提供改良文化、创造文化、延续生命和保障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智力平台”。大学应把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作为文化创新的关键点。四是构建文化传播平台。要发挥大学文化传承与传播功能的优势,加强文化载体建设,向社会传播先进思想和文化知识,引领社会前进。  

建立机制。大学文化建设机制应着眼于内部和外部两个维度,内部建立基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三个层面的运行机制,有总体规划、重点任务,还要有评估反馈。外部机制着眼于处理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以及大学间的关系,建立政府对高等教育宏观管理机制、社会各方广泛参与机制、大学间联动共进机制。

编辑:黄奥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