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买球app下载

传媒博览

书籍装帧设计与书籍内涵的关系


装帧设计对图书来讲是一个重要的工作,一方面对图书加以保护,另一方面美化书籍,让读者在享受精神食粮的同时,享受装帧设计带来的美感。然而,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如能把装帧设计和书籍的内涵结合起来,其效益会更加突出。本文就如何在书籍装帧设计突出内涵进行分析研究,揭示了装帧设计和反映书籍内涵之间的一定关系。


装帧设计的起源

“装帧设计”一词来源于日本,其最初的意思是纸张折叠成为一帧,用线将多帧装订起来,附上书皮,贴上书签并进行具有保护功能的装饰设计。在当今,装帧设计同时也包含了书籍封面设计、内文插图设计和技术运用的概念。首先理清装帧设计的概念,能够更加明确地表述它与书籍本身内涵的关系。

众所周知,文字是先于书籍出现的。文字的展现必须要附着于载体。早在五六千年前的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就有简单的符号出现,也许这就算中国最原始的文字。而公元前11~16世纪的商代,统治者在遇到缉私、征战、田猎等无法预知的事情时就会将文字书写于龟甲或兽骨上用刀刻后火烧。通过这种形式进行占卜祈求获得上天的启示。除了甲骨文之外,钟鼎文也是不得不提及的早期文字,而它所附着的载体更是能够充分体现其承载文字威严厚重的精神意义。西周是青铜器的鼎盛时期。用于记事的铭文常常被铭刻在器物的内壁和器盖的背面。古人担忧其他材质的载体不能够永久保存,而后世子孙无法知晓他们所记述的外围买球app下载战争、条例、典礼等重要纪事。但同样是材质和表现形式又限制了钟鼎文的篇幅通常都是较为短小简洁的。

随着时光的推移技术的进步,甲骨、青铜、石鼓等材料已经不能够满足文字更广泛传播和阅读的需要。于是方便携带的“书籍”开始形成。中国的书籍由简牍制度、卷轴制度发展到册页制度,其装帧方式也逐渐产生变化,逐步有了对书籍保护、美化的需要,于是产生了书籍装帧设计,而且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21世纪的装帧设计与之前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正文设计及现代技术的应用

最简单去想一想,“书籍”的概念是什么?我们阅读的目的是什么?在达到阅读目的同时我们需要什么?书籍是负载我们所需要阅读的文章、图片、资料等知识内容的载体。我们通过阅读可以得到我们所需要的各种信息。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希望书籍是印刷精美、便于阅读、方便携带与收藏、图文并茂等。为形成这样一个理想的装帧设计方案,我们在装帧设计中需要考虑下列两个因素:一个是如何将书籍装帧设计方案和书籍内涵进行有效地结合;另一个是利用现代科技实现进一步完善和实现装帧设计方案。


装帧设计与书籍内涵结合需要考虑的因素

笔者经过多年的装帧设计实践,体会到,要把内容和装帧设计有效地结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设计者首先要与作者或编辑共同探讨本书的主题内容;

2. 根据本书成本规格和设计要求,确定相应的设计定位和风格;

3. 研究表现书籍内容传达的视觉化编辑创意设计的思路,提出对图文原稿质与量的要求;

4. 进行与编辑创意设计思路对应的内文编辑设计和封面装帧设计;

5. 制定实现整体设计的具体物化方案,选择材料品种和印刷方式;

6. 审核该书最终设计质量并对可读性功能进行检验;

7. 完成该书在销售流通中的宣传页或海报视觉形象。

这样在完全掌握书籍内涵的基础上,形成一个装帧设计的总体方案。

利用现代科技进一步完善和实现装帧设计方案。伴随着科技进步,尤其是电脑作图软件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为书籍装帧视觉表达提供了更丰富、更方便、更快捷的手段。不同于传统的手工绘制封面及插图,更多的图片可以更清晰全面地展示于书籍的封面、封底及内页。

与平面设计密不可分的是造纸以及印刷技术的不断发展。根据书籍功能的需求选用相应的纸张已经成为最基本的要素。特种的纸张和印刷方法以及装订方式为书籍内容提供了更多的表达空间。


封面设计的思考

众所周知,从专业角度讲书籍的作者和装帧设计者并不是同一个人。也就是说大多数图书的作者完成的是书籍的内容,实质性的部分,而装帧设计多是由专业的美术设计或者平面设计人员来完成。那么这之间必然需要非常透彻的沟通,沟通的实质便是书籍的精神气质。

书籍的精神气质是书籍的核心,任何设计都应该围绕这个核心精神展开。围绕一本书塑造出充分体现书籍文本内涵的封面并非易事。封面犹如书籍的脸面,必须要凝聚着书的内在含义,通过文字、图像、色彩、材质等各种要素的组合经营,运用比喻象征的语言,抽象或写实的表现手法,将要传达的信息充分表现在这张表情丰富的封面之中。它实际上就是与文本相呼应的书籍内容精髓的再现。

封面设计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根据类型分析大多用于学术书和专科著作的直表型;较多用于实用类和娱乐性书籍的添加型;还有从内文到封面表现,全面地运用文字、图像、色彩和材质四要素的具有创造性的综合表现型。在实际设计中的手法远远不止这几种,但无论运用何种形式,它的核心应该也必须是体现书籍的内涵。优秀的设计和拙劣的设计似乎都可以跳脱内涵的约束,但是结果却是天壤之别。一个统一并提升了书籍的内涵;一个则不知所云,似乎完全与内涵精神无关。

书籍封面设计既反对那种纯粹形式化的无灵魂的简单构成游戏,也忌讳废话连篇的牵强堆砌。做到这一点似乎并不容易,这其中就包括了装帧设计人员的业务素质、领悟能力和与书籍作者的充分沟通。需要特别补充说明的是,目前很多设计师为了充分表现自身的设计“才华”,很喜欢将最新、最炫甚至没有必要的印刷等技术手段使用在设计中,往往增加了成本还画蛇添足。一切技术都应该为恰当的内涵去服务,形式与内容的老生常谈不得不再次提起。而书籍的作者也应适当提高美术设计的修养,尽可能地向设计人员传达清楚中心精神和那些不易被察觉的细腻元素。

与封面设计相比书籍内页的设计似乎比较“简单”,表面上看似乎没有更多文章可作。其实不然,封面再美再炫也只是封面。人们买书、读书、藏书的目的更多的还是为了书中的内容。而读书就是领略书籍内涵的途径和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纸张的质感、反光度,字体、字号、行间距、版式的选择也有很大的学问。看上去是表面文章,而实际上是对视觉心理和人体工程学的准确把握。

书是人类生活的朋友,从古至今,不论是甲骨、钟鼎、线装……也许很快走入电子书籍时代。无论表现的形式是什么,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以人为本,从内容到形式为人服务。只有懂得图书的精神气质,掌握了专业技能,本着以人为本的观念,将书籍的外在与内在完美统一,才是装帧设计与书籍内涵本应呈献给读者的关系。

(编辑:黄先昊)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