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式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改革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教学模式。对此,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方针是“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我认为,分类管理是解决我国高等教育目前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突破口,是政府遵循规律推进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有效抓手,是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前提基础。
分类管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我国高等教育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说到底是教育质量的问题;我国高等教育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之间的差距,说到底是教育质量的差距。
培养多样化人才需要实施分类管理。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具有多样性,所以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样的。分类管理的基本出发点在于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实施分类管理,有利于引导不同高校瞄准不同领域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有利于学生在校园里发现和激发潜能,走出校门后“理论能上天、实践能落地”,在各行各业展示才能、作出贡献。
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要求实施分类管理。高校的层次、类型、能级、形式由单一走向多样,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趋势。承担大众化教育任务的高校追大求全、更名升格、层层攀高,这种供需错位对学校的长远发展来讲是一件危险的事。实施分类管理,有利于高校各安其位,错位竞争,根据自身条件和优势,在高等学校体系中赢得自己的独特地位,进而形成富有活力、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系统。
彰显办学特色需要实施分类管理。大学生出了校门后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是高校发展目标趋同、学科设置趋同、教学模式趋同、精神风格趋同的必然结果。从国家决策层面看,特色发展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总体性战略。高校要通过培养有特色的人才、形成有特色的成果来彰显教育质量,分类管理在其中显得尤为重要。
分类管理——核心在于促进特色办学、错位发展
分类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优化和功能增强。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就是要使各类高校作为不同的要素能够获得自身最大的发展,使高校之间达到有机的互补与促进,从而使高等教育以体系的科学性去满足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就陕西的高等教育结构来讲,部属院校强、地方院校弱。对此,我们重点支持各层次高水平大学发展,“十二五”期间,支持“985”、“211”7所高校13.5亿元,确保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支持7所省属教学研究型大学10.5亿元、4所地方特色大学2.24亿元,提升省属高校综合实力;支持6所国家级和10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带动高职院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每年设立3亿元专项资金支持高水平民办大学,促进民办高校转型升级。
分类管理的现实目标是建立人才培养的金字塔、立交桥。稳定的高等教育系统应是精英教育、大众教育和普及教育共存共生的金字塔结构。我们不仅要支持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也要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特别是重视处于中间位置的大量应用型本科院校,使他们结合市场需求办出特色、提升质量。同时,分类管理应充分体现高等教育的开放性,为不同类型和层次高校的学生搭建合理流动的立交桥,探索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分类管理的直接效应是促进高校培育、巩固和发扬特色。特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有别于精英教育阶段的根本所在,是新时期学校教育质量“高”的标志。以特色求生存是西部地方院校的有效竞争手段。近5年来,陕西有15所高校实现省部共建、省市共建、省企共建,有效加强了高校与行业的联系。针对陕西高校学科结构“工强理弱文落后”的问题,我们“十二五”投入5.25亿元,支持重点学科建设,设立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学科建设项目,通过聚合优质学科资源显现办学特色。
分类管理——实施还需对观念和评价进行系统改革
分类管理的前提是转变观念,第一位的是要解决高校主要负责同志的观念问题。要改变重学轻术的观念,充分认识到高校发展必须满足人的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在陕西,一些特色鲜明、实践教学能力强的高职院校,外围买球app下载两旺,社会满意度高,反而比一些没有清晰“面目”的三本院校、甚至二本院校发展得好。
因地制宜,宏观指导。不是每所高校都具备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潜力,不是每个省市都具备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财力,我们要正视现实、尊重规律。对大学塔状结构的纵向分类,可在国家层面委托第三方制定指标不同的菜单式分类标准,各省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几条作为分类管理基础,再充实制定分类管理的框架与制度体系。
政策导向,项目引领。中央政府可研究测算理论教育成本,在成本测算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资助政策。国家应更多地关注中西部大学,依据学生数、测算成本按比例给予中西部大学一定的资助,对每一类高校设立相应的项目来支持其提高质量。
优化整合,配置资源。政府资源向精英大学集中,不利于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省级统筹十分重要,陕西在实施分类管理中,提出“统筹管理、分类指导”,强调在“统筹”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在“普惠”的基础上支持“重点”,2011年省属高校教育经费支出168.83亿元,同比增长57%;2012年省属高校生均拨款标准提高到本科12000元、高职9000元;近年累计化解高校债务105.4亿元,占总额的91.9%,为各个高校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支持。
动态管理,科学评价。建立分类标准后,需要结合当前高校教学评估制度,制订相应的评价体系,各项指标应以定量评价为主,建立相应的评价信息系统,每年将各高校相关数据录入系统,尽量少搞主观式的人为评价。分类指导下的评价体系,应充分尊重和鼓励学校的自主发展,为学校长远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为教师教书育人注入内在动力,为学生成长成才培育丰厚沃土。
(杨希文 作者系中共陕西省委委员、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
编辑:黄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