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买球app下载

高教视点

教育的真问题是什么?

谈起教育,话题一个接一个。

一些教育问题,常常是脱口而出。比如“钱学森之问”,比如公平;一些教育现象,则是久治不愈,比如课业负担,比如择校;还有一些时候,人们更习惯用某种词汇来取代,比如世界一流大学,比如异地高考;甚至在某些时候,一些问题只不过是某种话语生产……

众声喧哗中,人们看到的是教育中层出不穷的各种话题。话题中有真伪之辨吗?伪问题为何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哪些真实的教育问题又被人们忽略?当利益诉求者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利益诉求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甚至有的价值取向是相悖时,我们又如何来看待这些问题呢?

在日前中国教育学会举办的教育沙龙上,学者们就此展开了讨论。

有些问题就是无意义的话语生产。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项贤明讲了他在访问英国大学时的情景。他有两个讲座,给外国教授介绍中国建设一流大学的事情。“他们觉得很奇怪,问我一所大学是不是世界一流大学到底谁说了算?”

在项贤明看来,所谓教育的伪问题,是一种由于政治、经济、社会心理,或者就是学术的误读等原因而产生的无意义的话语生产。这些往往不是从实际调查中得来的,而是玩弄一些新奇而无实际意义的概念。教育领域的伪问题,有的是明显可以证伪的,不存在的问题,有些则既不能证明也不能证伪,无法判断其是否存在,因而无法成为科学探讨的对象。

项贤明表示,还有一些问题是存在于教育领域中的,但并不都是教育问题。这些问题也分两种,一种直接表现为非教育问题,譬如发生在学校里的腐败、刑事犯罪等;还有一些表现为教育现象,但实际上却不是教育问题,比如学业负担过重,这个问题虽然出在教育领域里,表现也是教育现象,但不是教育问题,而是由就业压力和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原因而产生的一个社会问题。它不是由于教育本身的原因产生的,因而也不能用教育本身的办法来解决。这些年来的教育改革实践已经证明这一点了,不让学校补课了,满街都是补习学校,家长给孩子加压,问题只是发生了转移而并未得到解决。

当我们缺乏理性的精神,当专业水平、思考水平不足以辨明真伪时,情绪化的东西成为主导。

“有的时候,我们用煽情来取代科学性,比如讲师生关系,就讲爱,跟唱诗似的,不是科学地反省和解释。”项贤明说,今天的一些教育改革,已经被社会媒体牵着鼻子,现在媒体搞什么我们马上跟着走,但是媒体和刊物的反应有很多缺乏深刻思考,缺乏专业性。

“现实当中有一种是真实的假问题,就是所谓热点问题,热点就是头脑里想出来的,家长情绪性的暴露,校长、社会,包括官员,大家一哄而上,形成热点,不得不解决。”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耿申表示。

“之所以出现伪问题,就是没有把握住问题的实质,人云亦云,领导一说就去做,不去做深入思考,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是缺乏一个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项贤明补充道。

不容忽视的是,伪问题和假问题,增加了改革的成本。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石中英教授这样表述:“伪问题为研究和决策提供了错误的方向,越改越乱。改革行为看起来很忙活,到头来却收效甚微,还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一项改革行为来说,政策调研到文件起草、宣传解读、贯彻执行环节花费的时间、精力等,都应计入改革成本。伪问题和假问题,毫无疑义地增加了改革的成本。”

“钱学森之问”问出什么?

说到教育,自然就会引出“钱学森之问”,教育为什么出不了杰出人才?

“我理解大师就是杰出人才,杰出人才不仅在当今有作用有影响,甚至有几十年几百年的影响力。这样的大师今天为什么没有,钱学森的答案是我们的教育不好,我的回答是另外一种,因为今天不需要大师。”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劳凯声做出解释,“当我们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我们的受教育程度已经提高到这样的水平,20%的人可以上大学,这个时候看大师,大师不过是这样。”

“在人文社科领域,所有的‘问题’都是由某种价值标准建构的,没有价值标准就没有问题,教育领域里尤其如此。”石中英从教育哲学角度分析:“钱老在提出问题时所持的价值标准是什么呢?这个标准可能在于: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应该并且能够培养出大师。实话说,这是一个比较高的标准。从这个标准出发,钱老对整个社会包括教育界提出了振聋发聩的问题。”

不过,石中英看到的是这个问题里面隐含的另一个问题。

“杰出人才的培养,良好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至关重要。但是真正的杰出人才很少是在学校里造就和完成的,而是他们走出校门以后在社会条件和工作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因此,适宜的社会条件、良好的工作环境乃至人才选拔的标准对杰出人才的脱颖而出至关重要。”石中英认为,造就大批杰出人才,这是中国改革发展中提出的一个时代任务,学校应该致力于为未来杰出人才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社会也应该为杰出人才的涌现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机制。“在杰出人才的培养上,教育要与社会携起手来,发挥合力,不能割裂开来,只让教育唱独角戏。我体会,钱老的问题,既是提给教育界的,更是提给整个社会的。解答钱老的问题,教育界要反思,整个社会也应反思。社会公众不能将钱老的问题当成是攻击教育现状的长矛。”

教育问题存在于真实的教育情境中,不是存在于学者和官员的观念上。

“真问题,假问题,不管什么问题,就是有问题。”首都师范大学蒋建华教授直言不讳,“正像医生看病一样,对教育领域的问题,不能仅仅看见有病,更要号对脉,开对药方,不然就会吃错药。很多教育问题,之所以长期得不到解决,最需要的是实干精神。”

在教育改革中,如何才能把握住真正的教育问题,避免伪问题或假问题误导教育改革的方向,石中英教授提出三个标准:

第一个是本体论标准。真正的教育问题是指教育实践过程中真正困扰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存在于真实的教育情境当中,不存在于学者和决策者的观念上。学者和决策者要想发现和把握这类问题,就必须深入实践,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倾听学生、教师、校长和家长等的声音。否则,教育改革所指向的问题可能就是一些假问题、伪问题。

第二个是认识论标准。教育改革中所力图解决的问题必须得到明晰的界定和表达,不能够含糊不清、模棱两可。清晰的表达有助于人们把握问题的实质,相反,模糊的表达则反映人们对于问题的实质还认识不清。好的教育改革应该清晰地表达其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而不能在这方面大而化之、笼而统之。

第三个是价值论标准。教育改革中政策的设计和问题的解决要指向良好教育关系和秩序的建立,指向学生和教师有价值地发展,而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或满足个人偏好、屈从于上级压力或公众压力而解决问题。

在教育实践当中,谁最先发现教育问题?是教师和校长;谁最感受到教育问题的困扰?是教师和校长?谁最有解决教育问题的责任?还是教师和校长。

故此,石中英教授建议,“教育改革要想取得成功、成效,必须授权给教师和校长。授权首先意味着要尊重他们,尊重他们不可剥夺的教育主体地位。其次要相信他们,相信他们对于教育问题的观察和判断,相信他们解决教育问题的智慧和艺术。第三个是要支持他们,为他们开展基于实践的教育改革提供足够政策、舆论和条件支持。石中英认为,“目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基本上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路径,校长和教师在改革过程中主要是改革理念和政策的执行者,在教育改革中处于被动的地位,甚至处于被改革的地位,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这导致教育外部的改革很热闹,但教育内部过程变化不大。”

这种现象不是中国独有的,而是世界教育改革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石中英结合他对美国教育改革的观察和思考表示,“上世纪60年代,美国开展了多次大范围的教育改革,一位研究美国教育的学者说,美国教育改革主要在外部打转,不触及核心的问题,把教师和校长把教育的课题来对待,让教师和校长无所适从,他们就等着被改革。”

编辑:黄奥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