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图书馆会被谷歌取代,不知各位是否同意?”杭州图书馆馆长褚树青的问题引来了同行们的一片否定之声。
在杭州图书馆与青树教基金会举办的图书馆服务与社会教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历史悠久的公共文化机构图书馆如何应对数字时代的挑战是与会嘉宾在圆桌论坛上探讨的热门话题。
“图书馆是学习机构,它能够培训读者,使之能够缩小寻找信息的搜索范围,获取评估信息的能力。”美国图书馆协会前会长莫利·拉斐尔表示,数字时代图书馆同样有所作为。“公共图馆应该为享受不到技术服务的人提供交流与阅读的机会。”
“这样问题之前也有过,当时就有领导说,我们已经有了新华书店,为什么还要造图书馆?”深圳图书馆前馆长吴晞同样表示,作为公益机构,图书馆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我们常常假设来图书馆的人都会阅读,但是并非如此。对于学龄前儿童、或者是文化程度较低的家长,图书馆都承担着教育的责任。”休斯顿公共图书馆馆长瑞·布朗·洛森表示,图书馆还具备着培养未读者的功能。
提高读者的信息素养,是图书馆在数字社会承担的新职能。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周德明说,他们曾经发现有不少读者还不会使用鼠标。“我们对这批读者开展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也增加了他们走进图书馆的积极性。”
“与阅读素养相比,信息素养范围广,包括了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广州图书馆馆长方家忠告诉记者,“信息素养”是当今图书馆界的一项热门议题,在教育读者需要何种信息、如何获取信息、如何评价信息方面,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中心可以发挥更大的功能。
“网络时代已经解决了图书馆的技术支持问题,所以国家要建设共电子阅览室。”长春图书馆馆长刘慧娟介绍,现在他们馆正在建立长春网络图书馆,只要有上网终端的读者都可以接受图书馆推送的数字资源。“目前我们国家的阅读率仍然较低,我们还不能算是阅读民族,图书馆在数字时代仍然承担着引导阅读的责任。”
杭州图书馆因为“不拒绝乞丐”的故事而被网民赞为“史上最温暖图书馆”。以它为中心馆,杭州经建立了市级中心馆—区(县)总馆—乡镇(街道)分馆—村(社会)亚分馆的公共图书馆四级服务体系。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超平曾做过一项研究,杭州市政府每向杭图投入1元钱,就能产生1.87元的顺报。
“21世纪的城市公共图书馆应该成为城市的第三文化空间。”这是褚树青多年的观点,但是他也坦言,面对数字时代的挑战,图书馆不但要有读者到访量的追求,更要有读者素养的追求。
“目我们还习惯于就单体的图书馆统计到访量,但是并没有将一个城市的图书馆体系作为整体口径来计算市民进图书馆的比率。数字时代如何提高图书馆的读者素养,还需要整体的制度配套设计。”褚树青说。
(编辑:黄先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