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第四项功能是文化传承创新。文化传承创新的载体很多,其中建设博物馆是一个重要选择。从理论上说,大学博物馆是荟萃人类历史文化的神圣殿堂,承担着保存、研究和传播人类先进文化的崇高使命,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文化传承创新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从实践上看,纵观世界一流大学几乎都建有一流博物馆。这些博物馆已成为传承文化、以文化人的重要载体,成为彰显民族文化记忆和文明进步的智慧宫殿,成为一流大学的精神图腾和文化符号。
博物馆在大学文化传承创新中具有独特作用
大学博物馆是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大学之理念》一书中提出,真正的大学必须包括学术性教学、科学与学术性研究以及创造性的文化生活,博物馆在这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一是文化保存。人类不断地创造着文化,文化却无法永生,大学是保存文化最安全的地方,人们可以在大学博物馆寻找到那些被历史的烟尘所湮没的文化踪迹。二是文化育人。大学博物馆是近代“实验—实证”教学模式的支撑要素,也是现代开展探究式学习、参与式学习、实践教学的理想场所,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博物馆与大学图书馆、教学实验室同等重要。三是文化创造。大学博物馆是揭示科学发展脉络、彰显民族文化记忆、传承知识和文明的智慧宫殿,是开展原创科研的重要基地。我们知道,到了剑桥大学,一般都会去费兹威廉博物馆亲眼一睹爱因斯坦的数学手稿,其间所激发出的好奇、崇敬和遐想其他场所难以比拟。
我国大学博物馆和世界一流大学博物馆相比存在的不足
世界一流大学博物馆具有一定的共性。一是建馆的历史悠久、规模大、数量多。世界一流大学博物馆大都诞生较早,发展过程基本没有中断、连续至今,维系了所在民族和学校的文化命脉。世界上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博物馆,是牛津大学阿什莫林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它建成于1683年5月21日,既是英国又是全世界最古老的大学博物馆。同时,世界一流大学不仅建有一流博物馆,而且大都不止一座博物馆。据不完全统计,每所大学平均有3到4座博物馆。哈佛大学有近20座博物馆,牛津大学有8座,剑桥大学有9座。其中,不仅有综合性博物馆,还有专题性博物馆。综合性博物馆作主干,专题性博物馆为特色,构成了完整的博物馆立馆体系。
二是馆藏物品的丰富、多元。藏品是博物馆的心脏,是一流大学博物馆的立馆之本。世界一流大学博物馆都有成体系、多样性、数量多、质量高的藏品体系。特别是,还拥有体现异域文化、彰显世界文明多样性的藏品。
三是注重育人功能和价值传播。世界一流大学博物馆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加强学生审美教育,贴近专业教育,深化大学精神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审美意识和奉献品格。
四是博物馆建设与学科发展、科学研究紧密结合。一流大学博物馆都注重和本校学科特色和研究优势紧密结合,在学术生产和原创上对世界学术做出杰出贡献,其研究成果已经成为世界学术生产体系的重要内容。
五是管理的科学性与服务的人性化。世界一流大学博物馆把以人为本的要求贯穿到博物馆建设管理、运营服务的各个方面,并积极推进管理运营方式的创新,探索出了一套符合文化管理规律、符合文物保存特点、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现代管理模式。
十九世纪中叶,我国开始引入西方博物馆理念。100多年来,博物馆在重要文物的征集保护、陈列展览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博物馆建设成就更加突出。但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还存在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博物馆及馆藏数量有限。相对于世界一流大学每所学校拥有数座博物馆而言,我国大学博物馆总量和结构都明显不足,2300多所高校中只有200多座博物馆,且以校史博物馆为多。第二,藏品相对单一,综合化程度较低。受以往办学体制影响,我国大学博物馆的收藏范围多局限于本专业、本学科,藏品比较单一,专题性博物馆较多,综合性博物馆较少,文科博物馆的影响力、辐射力不足。第三,偏重展示功能,疏忽研究功能。我国大学博物馆受条件限制,主要是维持常规运转,缺少必要的研究和专业队伍,缺乏对我国文化起源、发展的解读和中外文化的比较研究。第四,藏品利用率不高,人才培养介入度低。世界一流大学的博物馆普遍具备了育人或者为广大师生服务的功能,而我国大学博物馆藏品利用率低,不少藏品被“束之高阁”,长期无人问津,尚未成为教育教学体系的组成部分。第五,管理体制不顺,办馆活力不足。我国大学博物馆的外部领导体制和内部管理机制尚不健全,教育主管部门和文博主管部门对其身份界定尚不清晰,现代博物馆制度尚未建立起来。第六,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滞后。我国大学博物馆网络化程度较低,网上传播体系还未成形,有影响力的博物馆综合网站和特色网站鲜有所闻。
要牢牢抓住建设世界一流博物馆的时代契机
可以说,我国大学博物馆建设正逢其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年均实际增长率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三倍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既为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筑牢了强大物质基础,也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首先是迎接文化强国建设机遇的需要。建设文化强国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大战略,这一战略为集文化保存、文化育人、文化创造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大学博物馆建设带来重要发展机遇。其次是强化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的需要。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途径多种多样,目前在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人文学科建设、课程教学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已有体现,但在大学博物馆建设方面则明显不足。再次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一方面高等教育投入的增加为大学博物馆建设创造了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博物馆在大学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与日俱增,这使得大学博物馆建设更具现实意义。最后是呼应社会诉求的需要。国外大学的博物馆多数来自社会的捐赠,当前我国民间的收藏热、捐赠热方兴未艾,这为我国大学博物馆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因此,中国大学博物馆要加快世界一流博物馆建设步伐,更好地发挥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作用、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作用、引领文博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示范作用。在当前条件下,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通过与国家和地方博物馆、民间收藏家的共建和协同,理顺与创新大学博物馆的管理体制与机制。呼吁教育主管部门将大学博物馆建设纳入大学建设规划并设立专项资金。充分发挥大学博物馆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功能。增强大学博物馆的对外文化交流功能,进一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作者系南京大学校长)
编辑:黄先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