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买球app下载

文化大观

挺进北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布告(第一号)》

1949年2月3日,广大市民在前门大街热烈欢迎人民解放军入城。

1949年1月31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解放军接防部队到达朝阳门,傅作义部队官兵列队迎接。

2月3日,东北野战军首长在前门箭楼上检阅解放军入城部队。

女学生站在卡车上喊口号,欢迎解放军进入北平。

北平和平解放后,傅作义部队开出城外接受人民解放军改编。

入城部队由三辆装甲车开路,载有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画像的彩车先导,军乐车紧随其后演奏进行曲。

前来欢迎的群众与进入北平的解放军坦克手握手。北大、清华的大学生们爬上坦克表达胜利的喜悦之情。

1949年2月3日,正阳门前人头攒动,呼声震天,人们翘首观望行进中的队伍,热烈的气氛融化了冬天的严寒。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41军,迈着有力的步伐,缓缓通过高大的正阳门,同时向全世界昭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1949年1月22日,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接受中共“和平解放北平”的号召,在《北平和平解决问题的协议书》上签字。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

此后,入城仪式成为平津前线指挥部的工作重点。

入城路线由东北野战军拟定。据《炮兵史料》记载,当时野战军领导经过实地勘察,选择了两条入城路线。一路队伍从永定门出发,经正阳门,向东进入东交民巷,经东四牌楼、地安门到达太平仓;另一路队伍则由西直门入城,经过新街口,到达太平仓与前一路会合,然后两路队伍再向南行经西四牌楼、西单牌楼,最后从广安门出城。

据时任中共北平第八区工作委员会委员的马句回忆,选择进城路线时,毛泽东主席要求队伍一定要经过东交民巷。东交民巷原使馆区,记载着几十年来中国人的屈辱历史。而今,中国人民解放军从这里阔步通过,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终结。

2月3日9时30分,中共北平市委书记彭真,华北军区司令员兼平津卫戍司令员聂荣臻,中共北平市委副书记、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兼北平市市长叶剑英,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等中共高级将领,登上前门箭楼。

10时,入城仪式正式开始。入城部队由三辆装甲车开路,载有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画像的彩车先导,军乐车紧随其后演奏进行曲,然后依次是摩托化步兵、装备各式坦克的装甲兵、摩托化炮兵、轻骑兵和步兵,规模之大,气势之盛,令人叹为观止。

由于筹划时间紧迫,加之担心特务破坏,入城式前并没有在北平城内广泛宣传。然而,令平津前线指挥部诧异的是,入城队伍赢得了北平百姓的热烈欢迎。

据曾参与拍摄入城仪式的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影师赵化回忆,“一进北平城,我们就看到道路两边有好多群众。其中有些群众还拿着脸盆在我们车前浇水,就是免得解放军战士吃到尘土。越往里走,人就越多,扭着秧歌、唱着‘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来欢迎,非常热闹!”一些热情的学生甚至爬上装甲车,并在炮筒上写上“庆祝北平解放!”“欢迎解放军!”“解放全中国!”等标语。

当天的《人民日报(北平版)》发表了题为《我军雄伟行列进入古都,北平人民热烈欢迎》的报道。文中记载:“入城仪式开始之后,北平电车厂工人的两辆欢迎车最先到达西直门,紧接着是铁路局、电讯局和工务局的员工们和来自北京大学、师范大学等学校的学生。他们手中挥舞着三角小旗和大字横幅,高呼口号,响彻云霄。一路上,由工人和学生组成的五彩缤纷的欢迎队伍越聚越多,他们紧紧握着挨身而过的解放军的手,几乎是伴随着行军队伍一起通过了新街口、西四牌楼等地……当载有毛主席画像的彩车通过时,人们都激动地挥掷着帽子,鼓着掌。‘毛主席万岁’的口号,此起彼伏,经久不息。”

入城仪式从10时一直持续到16时。据估计,一半以上的北平市民参加了这次入城仪式。

面对如此壮观的入城式,当时有外国通讯社从北平发出电文稿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规模空前未有,士气十分高涨,装备异常精良,实为一支强大的有战斗力的部队。”“中国革命方兴未艾,南京当局大势已去。”(本版图片由fotoe、新华社、北京日报图片库提供)

(编辑:黄奥)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