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计划”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
名家大师上讲坛
农校对接为地方
实验室里苦攻关
响应号召奔四方
创业大赛展风采
野外实习长见识
这是一个全新的计划。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高校将同科研机构、企业等开展深度合作。
这是一个改革的计划。“分散、封闭、低效”的现状由此改变,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活力得到释放。
这是一个宏伟的计划。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提升创新能力,有望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
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高等教育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提高质量,成为我国高等学校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而创新能力的提升,则是提高质量的灵魂。
“2011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出台,意味着人才“第一资源”全面对接科技“第一生产力”。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组成战略联盟,资源共享,协同创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2011计划”是一个干事的计划,而不是一个分钱的计划,更不是一个划分高校层次的计划。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这个计划实施下来,将不会有“2011高校”这个概念,而只有“2011中心”这个名词,最终形成一批各具特色、充满活力、奋力争先的协同创新中心。
重大战略——集中体现国家意志
“2011计划”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在这种大背景下,各国为掌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纷纷把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战略选择。
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
为了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指示,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启动实施“2011计划”,并且在今年3月23日,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上,联合颁发了《外围买球app下载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
在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看来,实施“2011计划”,就是要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高校“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促进内部资源和外部创新力量的有机融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实施“2011计划”,是推进内涵式发展的现实需要。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了更加注重内涵提升的新的发展阶段,要求高校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发展需求,在质量、特色和结构上下功夫。
解读这一计划,创新能力、创新成果、创新人才,这“三创”,成为重要考量尺度。
先看创新能力。
全面提升创新能力是“2011计划”的重要目标。“2011计划”的核心目标是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高校不同于科研院所,也不同于企业,在开展科学研究、产出原创性成果之后,还要把知识条理化、规范化,丰富原有学科或创建形成新的学科,在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中实现知识创新的价值。我们必须改变单纯以项目、论文数量为主的考核评价方式,要以注重原始创新质量,注重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贡献度、贡献率来评价科学研究。“2011计划”项目的设计、申报、认定和绩效评估,必须始终牢牢把握住这个导向。
再看创新成果。
论文、专利、著作,在过去常常被视为科研工作的最终目标,并以此来评价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现在则要把科研工作者的精力聚焦到“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科研目标上来,解决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重大问题。
对于高校,最根本的任务,还是培养创新人才。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指出,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使命。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一标准就是看人才培养水平,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一切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坚决扭转重科研轻教学、重学科轻育人的现象,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重大行动——科技体制深化改革
大学的技术发明只有经过企业运作转化为经济价值,才能完成创新过程。
企业是我国技术创新的主体,但目前还不能独立承担使命,必须集合大学、研究所的力量,增强其自主创新的能力。
“2011计划”就是要引导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等开展深度合作。这一计划,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项目,而是涉及多方面、系统性的综合改革。
协同创新,协同是抓手。开展协同创新,要着力解决目前客观存在的封闭、重复、低效等问题。
在实践中,各校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构建起四类协同创新模式,大力推进学校和学校、学校和科研院所、学校和行业企业以及学校和区域发展、和国际合作的深度融合。以建立面向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区域发展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的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为指导思想,一批协同创新中心,迅速地建立起来。
2011年8月14日,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高层论坛及北科大——东大组建协同创新中心协议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据悉,这一中心按照“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分工协同”的原则,以北京科技大学和东北大学为依托,联合上海大学等高校,钢铁研究总院、鞍钢、宝钢、武钢、首钢等大型生产企业,共同组建。
2011年8月18日,我国首个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协同创新中心”在中国人民大学揭牌成立。中心由中国人民大学牵头,联合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中央编译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等机构共同打造。
2011年8月23日,“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高层论坛在北京交通大学举行。我国轨道交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由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共同筹建。
2011年9月1日,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联合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广电总局广科院、广电总局规划院、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等单位在北京举办了“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高峰论坛暨协同创新中心签约仪式”,会上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简称“CFMN”)成立。
2011年9月2日,首都城市顺畅交通协调创新中心在北京工业大学揭牌。交通问题是北京市城市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首都城市顺畅交通协调创新中心由北京工业大学牵头,北京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市交通委、北京市公安交管局等单位参加,具有跨单位、跨行业、跨部门及跨学科的优势。
解决国家重大需求,是“2011计划”的根本出发点。这既是目标和方向,也是标准和条件。重大需求不是从论文和成果中提炼出来的,也不是简单地从各种规划中照搬下来的。重大需求,来源于国家重大战略,来源于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来源于行业企业的重大任务。
教育部党组成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顾海良表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协同创新中心”将发挥学科上的集群优势、方法上的集约优势、学术成果上的集聚优势,以问题研究为中心,建立实质性协同的组织管理机构,协同一体,分工推进。
在实施方案中,明确了培育组建、评审认定、绩效评价的操作程序。
在培育组建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教育部、财政部按照组织申报、专家评审和综合咨询的程序,每年组织评审,认定一批协同创新中心。
在建设过程中,2011协同创新中心坚持动态、多元、融合、持续的创新机制,建立了由协同创新体以及其他方面的代表组成的中心理事会或者管理委员会,负责中心的重大事项决策,加强对2011协同创新的目标管理和阶段性评估,建立了年度报告和周期性评估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经评审认定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将根据实际需求,在充分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在经费、政策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以保证其建设、运行以及机制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
协同创新面临的重要课题,是怎样平衡各方责任权利关系。
协同创新中心的运行,知识产权的管理,成果收益的分配,都是崭新的课题。
2011年6月16日,刘延东同志在北京交大调研时特别强调,北京交通大学这样的行业院校应该在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过程中走在前头,要积极探索一条有益的道路。
北京交通大学在财政部的先期试点项目中,完成研究攻关工作后,在试验阶段、示范工程阶段分别请不同企业牵头,自己甘居后方做后援。
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认为,高校在协同创新过程中一定不能有包揽的思想,也不要计较能不能牵头,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同时,明确自身定位,谁有优势谁牵头,这样才能达到协同的既定目标,从而实现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重大改革——国家急需世界一流
“1148”,这是教育部科技司司长王延觉对“2011计划”主要内容的归纳。
所谓“1148”,第一个1,就是“一个根本出发点”;第二个1,就是“一项核心任务”;4,就是“四类协同创新模式的探索”;8,就是“推进八个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
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国家急需、世界一流,既是“2011计划”的目标和方向,也是标准和条件,旨在引导高校围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和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聚集一流的创新团队,形成一流的创新氛围,创造一流的创新成果,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同时,逐步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办学模式,加速建立能够冲击世界一流的新优势和新实力。
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2011计划”提出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的核心任务,目的是围绕重大科学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增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三者之间的协同与互动,增强创新要素的有效集成,增强高校创新能力发展的导向性,增加投入与产出的效益。其中人才是根本,学科是基础,科研是支撑。
以创新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推动高校深化机制体制改革。“2011计划”提出“以机制体制改革引领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引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的要求,力争突破高校内部以及与外部的机制体制壁垒,改变“分散、封闭、低效”的现状,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在总结近年来高校改革实践与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改革设计,建立综合改革实验区,着力推动八个方面的改革:
一是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二是探索促进协同创新的人事管理制度。三是建立寓教于研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四是形成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五是建立持续创新的科研组织模式。六是优化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七是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八是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
据悉,教育部、财政部为实施“2011计划”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多方协作,明确责任,形成推进合力。
各地各高校也纷纷落实责任人和职能部门,明确工作责任,在政策研究、统筹规划和资源配置上予以有力保障。
“2011计划”的科学实施,也离不开科技、人事等许多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行业、企业、地方的密切配合。
以高水平的谋划、高标准的设计,争取多方支持,集成有效资源,形成推进合力,成为各地各高校的共识。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郭新立表示,“211工程”和“985工程”,基本上是在学校内部,着眼于生产力的提高;“2011计划”的着力点则在内外部结合上,深刻反映了生产关系的变化。
新科技革命在加速。
高教改革也在加速。
全球即将进入创新密集的大时代。
“2011计划”,意味着在创新密集的大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迎来了大机遇。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中国高等教育必将迎来大发展!(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编辑:黄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