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买球app下载

文化大观

切实改进和端正学风 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学风,简言之就是学习的风气。毛泽东同志讲:“学风不但是学校里的学风,而且是党的学风。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我们党历来重视加强学风建设。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都多次强调,把学风作为党风来抓。我体会,对于审计机关和审计干部来说,学风问题实质上是个思想、作风和态度问题,是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处事方法的集中外化,是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的集中表现,也是我们对待事物、对待同事、对待工作态度的集中反映。所以,加强审计机关学风建设非常重要。

学风上容易出现的几种不良倾向

当前,我们一些审计干部,学风还不够扎实,出现了一些不正确、不健康的倾向。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表现:

第一,脱离群众,自以为是。有的人认为自己喝了不少“墨水”,有的还是“洋墨水”,自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不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羞于与“泥腿子”打交道。殊不知,这些“泥腿子”正是给了我们身体和灵魂的衣食父母。我们所经历的学习过程,只不过是向光辉灿烂的盛大知识殿堂门槛迈出了半只脚;我们掌握的这点知识或肤浅认识,在浩瀚广博的人类文明知识宝库中也是微不足道的。要汲取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好的成长,都只能是扎根群众、扎根生活、扎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第二,脱离实际,削足适履。有的人嘴上天天喊,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但一遇到具体情况,却不是立足实际,实事求是地去分析、判断,而是主观地否定事实,甚至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去修改事实,就如削足适履,使之符合已有的理念、理论、书本、文件、规定。学习借鉴西方的知识,不是自我菲薄,而是要揭开面纱、除魅去垢,为我所用。

第三,浅尝辄止,不求真谛。有的人不管是读书、实践,都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既不精深也不广博。还有一些人是应景式的学习,写应景式的文章,讲话也是应景式的讲话,放之四海而皆准,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读一本书、一篇讲话、一个文件、一部法律、一个理论,不求甚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把握不到精神实质。有的人读书真伪不辨,把谬误当成真理,把真理当成谬误。还有的人云亦云,别人怎么说就怎么信。所以,我们看问题,我们学习,要抓住精神实质,如若浅尝辄止,不求真谛,怎么能学到东西呢?现在,有些人见到只要是外国人写的文章和书,就真伪不辨、“哈腰三尺”。长此以往,我们将向何方?

第四,装点门面,投机取巧。有的人学习不是真想学、真要学,也不是为解决问题而学、学以致用,而是为学而学,为装点门面而学,为卖弄而学。有的人既不下功夫又想出名,就东拼西凑、东抄西挪,凑成一个大杂烩,即变为“论文”,毫无自己的见解和思想。这是难以作为知识来丰富人生,难以作为钥匙来开启未来,难以作为理论来指导工作的。

第五,囫囵吞枣,食而不化。中国有句古话,死读书、读死书,结果是读书死。读书却不知所云,就是读死书。对过去的死记硬背、对西方的照抄照搬、对现实的茫然不知、对未来更是迷惑不解,这就是学而不思、学用脱节。书是读了,还可以背几句出来,但是不解其意、不明其究、不知其理,这是达不到读书的目的的。

第六,瞎子摸鱼,不循规律。现在是知识极其丰富的时代,我们要会辨别真理,有所选择,遵循学习的规律,绝不能瞎子摸鱼。不知道自己身体的好坏怎么下药呢?比如鹿茸是补品,但如果大家都来吃鹿茸,吃了过后肯定有的人身体会更好,有的人会马上流鼻血。这就是规律,学习也是如此。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再去学习。有的人表面上读书很刻苦、肯钻研,但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读书不加选择,没有针对性。同时,学习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口也吃不成胖子!

第七,内容单一,思路狭窄。现在信息很发达,有些同志学的东西多,知道的也多,但是大多都是过眼烟云,研究不深。

比如要把中国审计史读懂,就要弄清楚中国审计的发展脉络,不懂中国政治史,不懂中国吏治史,就永远也搞不明白国家需求决定国家审计的产生,国家治理的模式决定国家审计的方向。茫然失措,不甚了了,还盲目陶醉、孤芳自赏、不思进取、墨守成规、抱残守缺!所以,一定要打开学习思路,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学经济的一定要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学法学的一定要学经济学、政治学。

第八,主观唯心,教条八股。有的人做学问、干工作,不看事实只讲原则,没有自己的思想和思路,只听领导的指示和意见。一问有什么意见,答曰:听领导的、听大家的;一问该怎么干,答曰:领导怎么说我就怎么干,大家怎么干我就怎么干。还有一种不好的学风,就是主观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开章八股,讲什么东西都陷入八股和教条。文章发了,作者出名了,读者却全晕了!过些时日,作者自己看也晕了!这实质上是故弄玄虚!难怪社会讽刺:看不懂的是艺术、听不懂的是理论、读不懂的是学问!

学风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为什么会产生或存在这些学风问题?就审计机关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从个人因素看,主要有:一是缺乏动力。首先表现为人生的坐标不明确,方向模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模糊,不知道学什么;其次是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使命感、责任感、事业心不强,贪图安逸,庸懒散、娇骄暮,不下功夫、花力气,不愿意去学习,不愿意去花大力气学习;再就是不负责任,对群众利益漠不关心,对群众疾苦麻木不仁,对民族振兴不为己任,对工作应付敷衍,只要不触及自己的利益,一切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因而不真正学,有的是为工资而学,甚至为钞票、为利益而学。

二是缺乏定力。浮躁心气,对学习缺乏头悬梁锥刺股的意志,热衷享乐、交际应酬,不能安心读书、沉下心思学习。我们很多人,虽然身处物质非常匮乏的年代,居住非常简陋,但就是在陋室中,依然勤奋工作,潜心读书,精于研究,发表了很多很有见地、有深度的文章,靠的就是坚定的精神意志。

三是缺乏方法。思维方式单一,好像所有事物只能是非此即彼、非对即错,不善于学习;同时缺乏自信,对自己没有自信心,也缺乏自知,盲目自大。

从组织因素看,主要是有的单位和个别领导干部,喜好报喜不报忧,有时甚至不惜弄虚作假,对学习重视不够,制度不严,要求不高,形式陈旧,内容单一。总认为工作紧,学习是软的、工作是硬的,时间是有限的,抓硬放软。殊不知,软中有硬,无软何硬?结果是工作搞不好,效率提不高,精品出不来,质量上不去。

从整个社会环境因素看,主要是在一些方面、一些单位、一些同志中,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不强,甚至有个别人认为国家是别人的,与我有什么关系,什么强国梦、振兴志,都不如我的利益重要!加之社会风气不正,各种矛盾交织,腐败现象严重,干部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存在大量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传达文件、以形而上学批判形而上学、以官僚主义反对官僚主义的现象。

上述学风问题的存在,危害极大。一是害己。使得自己守不住清白,稳不住心神,耐不住寂寞,经不住诱惑,坐不住冷板凳,管不住自己的言行。有的人就因心术不正、品行不端、学术不良、工作不实、缺乏精气神,从而导致身心不健康、家庭不和谐、工作不努力、幸福指数低。二是害人。这种学风的存在使得无论是作报告、写文章、发议论、干事情,都是假、大、空、套、长,空洞无物,无病呻吟,言之无味,污染人的眼睛,刺激人的神经,伤害人的身心。三是害工作。这种学风的存在必然使得工作不深入,没有质量,出不了精品,进而导致我们对事业不能尽职,对法律不能尽责。四是害民族。这种学风长此以往就会使民族精神丧失,民族的传统丢掉,民族的美德异化。这种情况下,我们国家如何科学发展?综合国力如何增强?中华文明如何传承?五是害子孙。这种学风传导给子孙,会导致他们贪图享乐,极端自私,不学无术,也可能会培养出只有一个健壮的躯壳、以享乐为标准的子孙,前途和命运都无从谈起。

如何改进和端正学风

第一,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一是要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学习的目的不是“敲门砖”,而是要学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更好地服务社会、回报人民。要明确作为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我们的事业是什么;要明确作为一个中国共产党人、一个党所培育的公职人员,我们的宗旨是什么。只有明确了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明确了我们的事业,明确了我们的宗旨,学习目的才能明确。二是要始终有一颗平常心。把自己作为一个平凡人,不要自恃甚高,目空一切,目中无人。三是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有一个阳光心态。

第二,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可归纳为8个字,即“求实、求真、求深、求源”。一是求实。如中国审计制度的确立,从无到有,逐步发展,我们既广泛学习借鉴各国经验,积极吸纳继承古代做法,又从中国现阶段实际出发,闯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之路。二是求真。不要不辨真伪、不辨真假,要进一步弘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三是求深。就是一定要遵照本质,不能浮在面上。譬如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要探求其特色,包括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理论特色、实践特色,必须求深,否则理解不了真实面貌和本质。四是求源。就是探求事物发生、发展的根源何在。例如,我们审计中发现很多问题,要从体制性障碍、制度性缺陷、机制性梗阻、管理性漏洞这些本源上去寻根,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

第三,要提升学习能力。一是要提高阅读能力。要明确读什么、怎么读?要全面读、系统读,不仅要精读,还要读精。要把一本书读“薄”、读“烂”、内化于心,这就读懂了。二是要提高请教的能力。要甘当小学生,向人民群众请教,向同事请教,向上下级请教,不耻下问。三是要提高实践能力。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实践中来的。毛主席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我们一定要学会调查研究,学会具体操作,更要学会总结提升。四是要提高思考能力。要把杂乱无章的东西通过大脑进行深加工,提出我们的主张、我们的见解。五是要提升动手能力。不管是学习、写文章,不管是说话、讨论问题,不管是干事、论理,都要既会动手,又会动脑,努力做到手、口、心协调并用,我们的学习能力就一定会提高。

(编辑:黄奥)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