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转改”活动的实践特征和理论意义
人民日报编委、海外版总编辑 张德修
通过“走转改”活动,我国新闻界的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大量鲜活生动的报道带来清新务实的工作作风。人民日报自“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编委会成员率先垂范,编辑记者广泛参与。截至目前,每位编委成员到基层采访都在3次以上,全社先后有700多名记者深入基层一线,采写现场新闻,推出了一大批鲜活生动的“走转改”佳作。
“走转改”活动有着丰富的实践特色,主要表现为领导带头,精心组织,打造富有特色的活动载体,编辑记者广泛参与,走基层蔚然成风;把笔触、话筒和镜头对准群众,把重要版面和黄金时段留给群众,强化百姓视角,彰显民生情怀;准确把握社会脉动和群众脉搏,反映群众愿望呼声,强化服务意识,为民排忧解难;深入一线“接地气、抓活鱼”,拜人民为师,向实践学习,充分使用群众语言,新闻表达鲜活生动;编辑记者“一身汗、两腿泥”,奔走在新闻现场,强化报道的体验性和融入感,捕捉真实场景,连续追踪报道;广大新闻工作者满怀热情深入基层生活,在与群众交流中获得滋养,锤炼了意志品质,提升了能力素养。
通过“走转改”活动,中国新闻界和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事业的性质宗旨和责任使命进行了重新审视,更加明确了工作方向定位和人生价值坐标,对新闻工作理念和新闻工作者的思想观念产生了积极影响。广大新闻工作者进一步加深了对现实国情的了解和对社会进程复杂性与特殊性的理解;进一步认识到基层是最广泛最丰富的报道源泉,是新闻工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闻富矿;进一步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增进了与群众的感情,真正让人民群众成为新闻报道的主体和主角;进一步体会到好新闻是用脚板跑出来的,只有深入基层群众,直接感受实际生活,才能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佳作;进一步认识到基层是个人成长成才的沃土,只有经过基层实践的磨砺和锻炼,才能有效提升意志品质和职业素养。
“走转改”活动的思想理论渊源与实践效果研究
新华社副社长 周树春
“走转改”活动开展一年多,有规模有声势有实效,使整个新闻界呈现崭新面貌。
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新闻工作的具体要求和实践,为今天“走转改”活动积累了重要的历史传统和实践经验;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确立和不断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当下“走转改”活动提供了根本的思想理论源泉。
“走转改”活动是党的新闻工作传统在新时期的延续,是党的新闻工作传统在坚守中的创新,充分体现了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时代内涵的重大意义。
“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新闻宣传战线在精品力作打造、人才队伍建设、管理机制改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广大新闻工作者进一步深刻领会了党中央外围买球app下载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部署,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增强。各级各类媒体自觉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强化群众视角、运用群众语言、回应群众关切、重视群众反馈,舆论引导能力显著提高。
“走转改”活动拓展了新闻报道的视野,新闻报道的贴近性、可读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进一步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明显提升。
进一步开展好“走转改”活动,要进一步着力引导新闻工作者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真正使“走转改”内化为新闻工作的价值取向,内化为每个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追求;要进一步完善策划机制,拓宽选题视野,丰富题材的多样性;要进一步在研究问题的深度上作文章;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日常反馈机制和评价机制;要进一步开拓各种有利于新闻工作者交流、学习的载体和渠道;推动“走转改”多出有影响力的精品力作;要进一步发挥各地记协作用,面向一线记者搭建平台,开展好业务培训。
回归常识 回归原点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副会长 张振华
规律常常表现为常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实是常识,所以外围买球app下载真理标准的那场讨论本质上是回归常识。同样,新闻工作必须深入社会、深入群众也是常识,也是必须坚守之道。所以“走转改”的真谛也是要求新闻工作回归常识、回归原点再出发。当然这是站在新的时代的原点上的再出发。
深入社会实际是造就优秀新闻工作者的必由之路。新闻工作者不会个个都是完人,但新闻工作这个职业又要求新闻记者具有完备的人格,如此才能通过其作品引导人们走向高尚。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必须深入社会实际,老老实实地向人民群众学习。因为社会是一所必修的大学,群众是最好的老师。
深入社会实际是改进新闻报道的必由之路。人民群众中随时都有种种积极的创造、时代的风景、人生的坚持、温暖的故事和善良的心灵。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擦着地皮走,是否深入群众,是否善于发现。正如歌德所说:“在任何时候,世界上都存在着那么多有价值的事物,只是它们彼此并不接触”。而新闻工作的责任与意义正在于发现并串起生活中种种“有价值的事物”,使之彼此聚合成一串串闪光的珍珠呈献给社会。实际上,“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让谁说话、听谁说话、为谁说话”始终是检验新闻工作是秉持唯物史观、群众史观还是恪守唯心史观、英雄史观的一块试金石,始终是检验新闻报道是“以人为本”还是“以官为本”的一块试金石。
深入社会实际是践行媒体责任的必由之路。社会是新闻的底色,新闻是社会的镜相。中国的真实国情、真实表情、真实声音都在基层,新闻工作者应该深入社会、深入群众,同时从两个向度上推动社会的进步,即一方面充分发掘和传播民众中那些哪怕属于“微光”的种种正能量,同时又要正视和推动破解各种负能量。前者是发扬媒体的“导善”功能;后者是为了发扬媒体的“抑恶”功效。前者是为了使群众感受当今社会的光明与温暖,后者是为了使明天的社会更光明、更温暖。
“走转改”——一个需要把问号不断拉直的过程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 杨 华
去年的这个时候,央视的“走转改”报道刚刚推出。一年后的今天,央视的走基层报道已经播发超过2000条。我们试图以这些报道,更是用这些报道带给采编队伍内心的触动,来努力回答“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我们试图通过“走转改”的实践,去努力思考和探索新的历史时期和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应该直面什么?如何引导?讲述什么?怎么讲述?坚持什么?使命何在?“走转改”,是一个需要把问号不断拉直的过程。
如何看待当前的社会发展和基层情况,是舆论引导的重要工作;直面什么?怎么引导?在这样的舆论环境、时代背景中开始的“走转改”,读懂国情是重要使命。引导观众把握复杂国情,需要我们的采编队伍自身要读懂国情。让年轻的采编队伍通过走基层认识和把握国情,其长远意义超过报道本身。
走基层报道不一定非要有宏大叙事,它完全可以从普通中国人身边,从最具体的喜怒哀乐切入。只要这“点”上的喜怒哀乐具有“面”上的社会普遍性,那么,它更容易赢得受众的共鸣,并获得更有穿透力的传播效果。用故事讲述党的政策,用镜头展现人的精神,以事实回答社会关切,以真诚凝聚发展人心。
坚持什么?使命何在?通过“走转改”央视新闻人需要加深对真实、复杂国情的认识,增加观察社会的宽度与厚度,学会用均衡的眼光去看待不均衡的中国。央视新闻人要加强对国家台使命的认识:中国崛起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事件,但我们还没有把这个故事讲好。这涉及的不仅是对外如何讲好中国的故事,也包括如何向国人解释中国的一切。我们需要形成属于自己的话语体系。这种话语体系应该是全面的,能解释中国的成绩、也能解释问题和未来。
打造懂国情、对人民群众有感情的采编队伍,央视新闻人在基层、在路上。
“走转改”活动常态机制的探索与思考
解放军报总编辑 谭 健
全国新闻界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迄今已经历了整整一年,目前已呈现出遍地开花、方兴未艾的态势。“走转改”活动不是权宜之计、一时之举,而是长远之策、根本之措;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活动,更不是短期的实践行为,而是改进新闻工作的根本措施,代表着新闻宣传的正确方向。这样的思想基础和认识高度,既是建立“走转改”活动常态机制的先决条件,也是包含其中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
在“走转改”活动中,各家媒体普遍成立了领导小组,抽调力量组成了负责此项活动的办公室,这就从组织制度上保证了“走转改”活动的有序展开、蓬勃兴起、健康发展。推动“走转改”活动的持续升温,并使之常态化,建立这样的组织制度并切实发挥其职能作用十分必要。
记者是否深入基层、深入现场、深入群众,应当成为衡量报道内容是否属于“走转改”专栏稿件的刚性标准。要使“走转改”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应结合任务分工、媒体特点和不同阶段的报道重点,明确各级领导、业务骨干、普通编辑记者每年、每季度参加“走转改”活动的次数、天数,完成调查研究、工作报道的数量和质量,用制度的约束力催生执行力,使一些具体要求成为“硬杠杠”,而非“软指标”。
“走转改”活动作为各家媒体一项全局性工作,势必牵涉到方方面面,加强顶层设计、抓好统筹协调十分必要。版面、时段的导向作用对记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影响力,要确立“走转改”活动稿件优先安排的原则,建立相应制度,确保落在实处,以此调动广大编辑记者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
在报网电融合中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走转改”活动只有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发挥不同媒介形态的优势,才能使之产生更为广泛深远的影响。只有把一家媒体的有效做法推广为多家媒体的自觉行动,并使之逐步上升到制度层面,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约束力,“走转改”活动才能持之以恒,在实践的沃土里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如何形成“走转改”的长效机制
光明日报副总编辑 方正辉
去年8月“走转改”活动在全国新闻战线蓬勃展开以来,光明日报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编委会成员和各部门负责人带头“走转改”,近百位编辑记者踊跃到一线,光明网和附属报刊社同时发动,在“走转改”总栏目下设置20多个子栏目,刊发“走转改”专题报道上千篇和新闻图片数百幅,在头版头条刊发“走转改”报道40多篇,在其他栏目和版面刊发大量体现“走转改”要求、渗透“走转改”精神的报道和文章。
一年来“走转改”的实践让我们深刻体会到:“走转改”带动了报社新闻宣传的全面提升,“走转改”的效果已全面体现在新闻流程的各环节。要形成“走转改”的长效机制,必须把自上而下的引导与自下而上的追求结合起来,不断拓展“走转改”的深度、广度与“实度”,将“走转改”精神全面渗透到新闻报道的各领域,将“走转改”要求全面体现到新闻生产机制之中。
要形成“走转改”的长效机制,必须注重和坚持“走转改”的制度化建设,建立、完善系统化、体系化、精细化的“走转改”制度保障机制。一年来众多新闻单位梳理已有制度,创设新的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固化包括学习培训制度、基层联系点制度、蹲点调研制度、版面时段保障制度、考核奖罚制度、社会评价制度等在内的一套科学有效的“走转改”制度与机制,是推动“走转改”步入常态化、形成长效机制的根本保障。
要形成“走转改”的长效机制,必须注重在“走转改”实践中狠抓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走转改”的人才培养与保障机制。“走转改”的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走转改”是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新闻工作者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而建立和完善“走转改”的人才发现与培养机制,则是“走转改”“真走、真转、真改”的重要保障与依凭。
一年来的“走转改”实践启示我们:随着“走转改”长效机制的形成与完善,中国的新闻报道必然会提升到新的高度,中国的新闻队伍必然会呈现人才辈出的新局面,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必然会跃上新的境界。
深入“走转改” 增强经济宣传影响力
经济日报副总编辑 丁 士
去年8月,中宣部、中国记协等5部门联合部署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经济日报对此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编委会领导带头多次深入基层一线采访调研;编辑记者全员参与,以饱满的热情走进基层,经济日报记者的足迹和身影遍及各地城乡。我们坚持在一版刊发深入基层采访的稿件,在新闻版开设“蹲点笔记”、“基层发现”、“一线见闻”等一系列常设专栏,还定期推出“调研之页”和“走转改”专版。一年多来,各个专栏刊发的来自基层一线的报道稿件(照片)已达1100多篇(幅)。
“走转改”是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改进新闻宣传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经济宣传“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问题的重要手段。调动多种新闻手段,采取多样形式,把经济宣传“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答案落在实处。抓好主题宣传、成就宣传和形势宣传,从服务大局高度回答“为了谁”问题。抓好来自基层一线的鲜活报道,多写基层群众,多用群众语言,着力解决经济宣传“依靠谁”的问题。通过多领域、多层次、高频率的“走转改”,对采编人员进行国情教育和专业实战演练,解决好“我是谁”的问题。每次重点报道,我们都按照“骨干带队、青年为主”的原则,结合报社队伍建设“植入式实战培训”计划,由具有丰富采访经验的资深记者把握选题报道方向,让青年采编人员在采访写作中唱主角。
“走转改”一年来成效显著,但这仅仅是开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我们不敢有丝毫懈怠,就经济宣传而言,仍应继续回答“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问题,重点在三个“两”上狠下功夫。一是更好地服务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二是着眼于更广大的读者群体,更快打通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个“舆论场”。三是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把握新闻宣传和经济宣传两个规律。在经济宣传的“走转改”中,一定要注意将宣传规律和经济规律结合起来,只有这样,经济宣传才能走得好、转得快、改得更可读可信。
“走转改”活动的思想内涵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 尹韵公
人类所有的社会活动,都是人们观念形态的产物。人们的观念形态,决定着社会活动的策略、原则与方向,决定着社会活动的广度、深度与进度,决定着社会活动的全部、综合和总和。依照这一逻辑根据,毫无疑问地,作为新时期以来,涉及面最广、参与人数最多、报道效果最好的传媒活动,“走转改”必定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
“走转改”活动的时代定位,是立足于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而对国内大环境、国际大气候作出的科学认识和科学判断。一年来的实践有力地证明:“走转改”活动的开展,标志着我国新闻宣传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走转改”活动的成效,显示着我们在信息化时代条件下驾驭和领导新闻宣传工作的能力提高;“走转改”活动的持续推进,表明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闻理论和实践,开始达到了传播自觉和传播自信的新境界、新天地。
“走转改”活动的理论基石,是富有实践品格的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和反映论。开展“走转改”活动,就是要警示和强化新闻传媒工作者在思想上、观念上、认识上必须重视辨证唯物论的实践规律,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否则,我们就不可能真正认识客观事物,也做不到深刻反映现实世界。“走转改”活动中涌现的一批优秀和经典的新闻报道作品,如南疆皮里村的孩子、横断山脉拉马底的索道医生、海南鹦哥岭的生活方式等等,都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点。
“走转改”活动的价值取向,是服务人民和社会责任。“走转改”活动不仅大大强化了我们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群众观点,而且还创新了报道内容和报道方式,从而大大提升了传播效果的有效化和最优化。
“走转改”还在路上,还在行进,还在报道和反映“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壮阔的生动实践。我们热切地期待着,新闻传播工作者全力以赴,继续报道和反映来自火热生活与伟大变化的时代篇章,成就无与伦比的辉煌。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当代中国的鲜活实践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严力强
当前,在全国新闻战线广泛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实践,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时代内涵。
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是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必然要求。首先,党的新闻工作面临着加强舆论引导能力建设的重大任务。其次,党的新闻工作面临着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竞争的新考验。第三,党的新闻工作面临着提高队伍素质的紧迫课题。北京市认真开展“走转改”活动的实践表明,“走转改”活动顺应了当前形势发展的新需要,契合了人民群众对新闻工作的新期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本质要求,是新形势下加强新闻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文风建设的有效途径。
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是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鲜活实践。理论指导实践,同时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通过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新闻战线经受了思想和精神的洗礼,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解进一步深化,同时在不断的总结和提高中,丰富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时代内涵。一是必须坚持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二是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工作作风。三是必须坚持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
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战略举措。实践充分证明,“走转改”活动是解决思想问题的“大课堂”,是联系党和群众的“连心桥”,是打造精品力作的“金钥匙”。我们要把“走转改”活动作为一项长期性任务、经常性工作,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把“走转改”活动不断引向深入。要在推出精品上下功夫。要在培养人才上下功夫。要在长效机制上下功夫。要在总结经验上下功夫。“走转改”活动是实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有效载体,更是探索新闻工作规律、推动新闻理论创新的绝佳机会。我们一定要及时总结各单位的新思路、好做法、新经验,进一步丰富党的新闻工作理论,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时代内涵。
“走转改”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郑保卫
当前新闻战线开展的“走转改”活动,是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讲话精神,深化“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重大部署,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三贴近”原则、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素养,促进其成长和成才的必由之路。
“走转改”活动紧密契合了我国转型期社会变动发展和国内外舆论格局变化的形势,充分体现了我国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向和宗旨。经过一年的行动实践,“走转改”活动显示出重要的实践价值,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
一是完善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理念体系,凸显人民本位意识。确立“以人为本”的信息传播理念,坚持群众路线,新闻报道注重“受众本位”;建立“新闻互动”的受众服务理念,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性质;强化“事实第一”的新闻报道理念,大兴实事求是调查研究之风。二是丰富新闻事业功能结构,体现社会主义基本特性。新闻事业“喉舌”功能进一步完善,新闻事业舆论引导功能进一步强化,舆论引导理论更加系统化;“工具性”与“价值性”并重,新闻事业功能体系更加多元化。三是深化、丰富新闻传播规律认识,使其建构更加体系化。尊重新闻的价值实现规律,更新新闻的价值理念;强化新闻业务的创新意识,更新新闻信息的采集模式;尊重新闻的选择规律,实现媒体议题设置合理化。四是促进媒体传播能力建设,提高新闻队伍职业素质。通过提高新闻业务素质加强传播能力建设;通过提升职业道德素养加强传播能力建设。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走转改”活动不仅是对我国新闻工作实践的发展与创新,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的不断创新和与时俱进。
用心更多,才能收获更多
文汇报总编辑 徐 炯
怎样理解“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经过一年来的实践,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必须用心更多,把“走基层”真正落实到“转作风”和“改文风”上。活动成果不只体现在版面上增设了相应的专栏或专题,更要体现在记者能力与热情的提升、报社采编管理的改进和优化,进而全面提升报纸质量,成为更有吸引力和影响力、能更好地引导社会舆论、回应社会关切和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媒体。
文汇报的“走转改”策划,以“发现新题材”为切入点,要求记者主动去发现那些以往不被媒体关注、在公众视线以外的人和事。于是,文艺记者们接连采写了20多篇一组的专题报道“追光灯外文艺人”,把笔墨集中于在文艺创作中不可或缺,但长期不被认为也应该去写的辅助工作人员,包括舞台布景制作团队、戏曲舞台上的“龙套”等等……记者们越来越喜欢写“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稿子,越来越有工作的成就感和责任感,实在是组织开展这项活动的最大成功,也为活动持续开展提供了可靠保证。
“走转改”活动展开后,我们还发现了两个亟待重视改进的问题——
其一,采编管理要从偏重策划转向策划和总结并重。深化“走转改”,就一定要改进总结环节,每做一个项目,都要争取上一个小台阶,既持续前行,又不断走高。具体来说,不使好经验唯由当事人独享,就要组织交流;不使好经验停留在纸面上,就要提炼成规则推而广之于实践。其二,要积极与被采访单位沟通,让他们更多更深入地了解“走转改”。在近一年来的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基层单位宣传部门的同志把记者当成客人来接待或组织蜻蜓点水式的采访,拉着记者一天跑好几个点。这就要求媒体主动去解释沟通。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一年,我们获益甚多,深感“用心更多,才能收获更多”;这样的好活动,我们一定要满怀热情持续开展下去。
立足对外宣传特色 全景展现基层画卷
中国新闻社编委 李 鹏
自“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中新社立足对外传播定位,立足侨乡报道传统,由刘北宪社长、章新新总编辑及五位副总编辑带队,总分社记者、编辑积极参与,前后共组织十余组近300人次,分赴福建、广东、广西、浙江等地侨乡以及海外关注的热点区域,如新疆、四川藏区等,深入基层一线开展采访调研活动,播发了一大批具有外宣针对性,富有现场感,贴近民生,生活气息浓郁,具有鲜明“中新风格”的新闻作品,同时围绕海外关注的舆论热点及时释疑解惑,用事实说话,靠现场感人。这些报道被众多境外华文媒体和国内主流门户网站大量转载,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中新社”在“走转改”活动中坚持五个结合,一是把“走转改”与自身对外传播特色相结合,“走转改”报道摒弃了说教式语言和概念化表述,善于用事实说话,尤其善用凡人小事说话;二是把“身入”与“心入”相结合,中新社记者在“身入”基层的同时,更充满感情地“心入”基层;三是把报道意识、服务意识相结合,使人们在接触新闻事实时自然而然地接受观点;四是把“走转改”与媒介融合趋势相结合,集合文字、声音、图片、影像多种手段,以通稿、图片、视频、网稿及专稿等多种媒介形态在文、图、刊(版)、网、视频多平台之间形成联动;五是把“走转改”长效机制与加强队伍培训相结合,一方面完善学习和调研制度,另一方面加强对采编业务部门和各分社领导、业务骨干、青年记者的培训。
“走转改”活动实践让中新社认识到:“走转改”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内在的精神;不是外化的活动,而是内化的习惯。唯有强化媒体定位、回归新闻规律、与基层形成良性互动、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走转改”才能走得更好、走得更远、走得更久。
“走转改”:回归与升华
天津日报副总编辑 王立文
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正如一股洪流,激荡大江南北,覆盖各类媒体,雷霆万钧地推进,如火如荼地展开。置身于这浩荡洪流,相信所有新闻工作者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为什么要“走”?怎样去“转”?如何去“改”?正如很多宏大的实践活动都蕴含着朴素的哲学命题,仔细审视“走转改”,从本质上讲,是一条回归之路:回归朴素的新闻常识,回归我们熟悉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回归实践第一、人民至上的基本理念和优良传统。
实践出真知。基层是实践的主战场,是新闻的原产地。走基层,就是让记者深入基层、让新闻回归现场,在新闻的源头吸取“氧气”和“养分”。让新闻回归现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本质要求。让新闻回归现场,反映了新闻生产的内在规律。让新闻回归现场,是杜绝虚假新闻的重要途径。
新闻工作实质上是党的工作,是群众工作,属于人民,为了人民。走基层,要踏踏实实地深入群众,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转作风,要站稳群众立场,体现为人民服务的作风。改文风,就是要倡导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风。
“走转改”作为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目的是在“走”的过程中,实现“转”和“改”。天津日报把推进“走转改”作为强化队伍建设的难得契机,当成全国新闻媒体同台竞技的重大擂台,着力围绕舆论引导、新闻传播和服务社会“三个能力”的培育,设计科学的制度体系,鼓励广大编辑记者踊跃投身其间,以更深刻的认识、更自觉的行动,努力做到走得深、转到位、改得好。
开展“走转改”活动,是新闻战线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这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活动仍在纵深推进,梳理其理论基础和实践进展,可以清晰地呈现:无论是“转”还是“改”,都是一条回归之路,更是一条升华之路——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明确新闻工作的定位、找准新闻工作的坐标,更好地履行新闻工作者职责,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深入推进“走转改”大力提高党报舆论引导水平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社长、董事长、党委书记 邹贤启
“走转改”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实践,是根治新闻界浮躁低俗之风的良药,更是提升党的新闻工作质量,增强主流舆论传播力、影响力、吸引力,巩固和壮大党的执政基础,提升党的执政水平,实现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重大战略决策。
走基层是推进“走转改”的前提。走基层有利于党的新闻媒体更好地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有利于党的新闻媒体切实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有利于党的新闻媒体切实解决好“接地气、有底气、聚人气”的问题,更好地反映人民群众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踊跃投身改革发展的动人情景,凝聚强大的发展力量。
转作风是推进“走转改”的关键。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是党的新闻媒体在“转作风”中必须努力实践的重要内容。
改文风是推进“走转改”的核心。党报的文风,直接反映着党风,也影响着党风。新闻文风好,能更好地反映好党风,更有效地巩固和扩大党的舆论阵地。
一年来,根据中宣部开展“走转改”的战略部署,湖北省委、省政府和省委宣传部精心组织、科学设计、强力推进,取得了良好成效。其中,湖北日报及旗下的各媒体通过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按照“党性为魂,读者为本,新闻为核,服务为要”的理念,开门办报,有力地促进了新闻宣传思维方式、采写方式、报道方式、发行方式的转变,人民群众在生动鲜活的报道中,更加喜爱党报,从而更好地聆听党和政府的声音,更自觉坚定地跟党走。湖北日报发行量从21万多份增加到46万多份,其中自费订阅、报摊零售等达8万多份。党报的吸引力、传播力、服务力和竞争力,在“走转改”活动中得到了很大提升,更好地做到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造福人民。
外围买球app下载“改文风”的几点认识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副总编辑 施泉明
去年下半年以来,浙江广电集团根据中宣部和省委宣传部的部署要求,全面深化“走转改”。“改文风”是“走转改”活动的重要环节,走了基层、转了作风后,都要在新闻报道上体现出来,为此,集团专门举办了“改文风”大赛。一年多来,集团旗下16个广播电视频道采制、播出了一大批鲜活新闻、优秀作品,新闻节目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受众欢迎、业界叫好、领导满意。
总结我们集团的实践和“改文风”大赛所呈现出来的可喜局面,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体会:
一、报道事实要充分。记者只有通过扎扎实实走基层,了解到尽可能多的新闻事实,才能敏锐地感知事物变化,从中发现鲜活题材。
二、事实来自最基层。我们理解的基层,就是老百姓生产生活的最底层,就是台风等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的最前线。真正鲜活的新闻事实,就来自这些接地气、有烟火的地方。
三、报道事实不浮华。通过“走转改”,我们的许多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现在已经自觉地更多采用白描的手法,用最省的笔墨、最新的格调,反映最精彩的世界、最丰富的生活。
四、事实报道影响大。只有坚持不懈地深入基层,发现事实、报道事实,我们主流媒体才能拥有持续的影响力,才能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作出应有的贡献。
“走转改”要常抓不懈,“改文风”的追求没有止境,浙江广电集团也将不断创新手段和载体,持续推进这项工作。眼下,从今年4月起开始的“主题报道”大赛正在热火朝天的进行中。全体采编人员精神振奋,立志要通过在基层一线的深入调研,拿出一批反映改革开放辉煌成就和与时俱进时代精神的好作品,真正做到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反映社会脉动与引导社会舆论统一起来,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期望。
“基层体”电视新闻:直入人心的“正能量”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社会新闻部特别节目组副组长 吴 闯
正能量,是当下一个流行语,指的是一切给予人向上,给予人希望和追求,使人行动的动力和情感。央视走基层报道追求的传播目的与宗旨,就是要将这种动力和情感强有力地注入到观众的内心,进而形成共识、激发行动。我们把基层体电视新闻的“正能量”归纳为由三种力构成的传播效果:沟通力,感召力和行动力。
走基层的“转”和“改”需要在嘴巴上用群众语言,在眼睛上用群众视角。我们把走基层选题的视角归纳为八个字“民之所思,我之所行”。聚焦老百姓最关注的社会现实,然后通过走基层报道将正能量输入到现实中去,产生有效的舆论引导力。
走基层报道接地气,感动人,是因为大写了普通人,但是只有在凡人小事中承载进社会主流价值观,才能够在基层中产生积极影响,才能爆发出形成主流价值共识的感召力“正能量”。
当整个社会对“佛山小悦悦事件”等道德失范现象产生极大的争议的时候,走基层需要向公众传递真正具有感召力的道德“正能量”,重访郭明义报道将倡导向善的“正能量”隐含在真实的人物与故事中,让观众在感动中自我感悟、自我认同。把“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真实、具体、可感、可知的形象与影像。
走基层报道要敢于和善于直面基层中的典型矛盾,将走基层体电视新闻的感染力转化为推动社会良性运转的行动力,担当建构行动力“正能量”的媒介责任,让走基层成为解决社会矛盾的舆论助推器。
中国当下社会生态中一个个尖锐敏感的焦点问题,一个个错综复杂、充满改革压力的矛盾关系,都是基层中现实存在的。如何通过报道让大家理性地看待这些矛盾,让百姓有信心和耐心去期待变革与完善?“基层体”电视新闻的最终落点是引发思考、引导行动并传播“正能量”,我们的报道从基层中来,最终还是要积极地反作用到基层中去。
从新闻规律看“走转改”长效机制的建立
中国青年报社记者 白 皓
去年8月以来,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全面展开,一批深入田间地头、企业厂矿、学校社区的优秀新闻作品,带着求真务实、质朴清新的气息出现在新闻报道中。
中国青年报人一代代传承着“用脚采访、用笔还原”的新闻业务原则,如何回答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中国青年报人的方法始终是依靠自己的双脚在基层寻找答案,这也要求我们从不同路径探寻长效机制,使“走转改”不是一阵风,而成为一种始终凝聚在心中的恒定新闻价值。
要想形成“走转改”的长效机制,首先要明确“走转改”报道需要获得什么样的效果。从新闻传播的角度上说,传播范围广的、舆论反响大的、能引发读者强烈思考的报道,是优质的报道;从新闻业务技法上说,写作文本精良、新闻视觉感强的报道,是优质报道。要让这些“优质报道”形成新闻传播的主流,也应该建立“走转改”的长效机制,把报道深入下去是第一需求。在阅读了大量一个事件、一个场景的“特写”后,更有“营养”的报道应该从“走马观花”式的浅层记录,转向“下马看花”的深层记录。这要求记者必须从广泛的表面采访向基层或新闻事实原发区域观察过渡,这样才能巩固和扩大新闻价值和新闻报道规律回归的成果。
要想进一步建立“走转改”的长效机制,就必须在报道的内在逻辑和观察采访的思维链条建立上下功夫,努力形成一个立体的、持续的、深入的报道网络,这就要求有宏观视野。同时,要注重从“记录”向“解读”的过渡,这样的过渡过程实际上是添加了大量观察、思考、研究的过程。只有这样,记者才能有长期蹲点的主观能动性,并且能保证常看常新、常思常明的收获,对于被报道者来说也能通过报道梳理头绪,获得新的启发,反过来更加支持报道的深入推进和长期进行。
塑造时代新闻精神的实践途径
河北日报理论评论部副主任 李忠志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但不能因此忽视对其精神实质和理论内涵的的挖掘与把握。
“走转改”活动是塑造时代新闻精神的迫切要求。时代新闻精神,是新闻工作者在时代创造性实践中激发出来的,得到新闻工作者普遍认同与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是一个行业最新风貌与风尚的综合体现。时代新闻精神具有教育、引导、凝聚、约束和调节新闻工作者思想和行为的功能,一旦融入到新闻工作者的思想行为中,就能引导他们自觉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维护队伍形象,积极投身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中。
“走转改”活动是塑造时代新闻精神的实践途径。时代新闻精神产生于新闻活动实践,“走转改”活动为塑造时代新闻精神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时代新闻精神是对时代主题的反映,“走转改”活动让新闻工作者能够更好地把握时代特征。时代新闻精神在历史继承中发展,“走转改”活动为广大新闻工作者提供了重温红色历史、发扬优良传统的契机。
巩固“走转改”活动精神成果,丰富和拓展时代新闻精神,形成活动深化拓展的内在动力。我们要特别重视总结和提炼“走转改”活动所展现的宝贵精神,提升和拓展我们这个时代的新闻精神。要特别重视在“走转改”活动中塑造和提炼人民至上的人本精神。要特别重视在“走转改”活动中塑造和提炼求实为本的科学精神。要特别重视在“走转改”活动中塑造和提炼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要特别重视在“走转改”活动中塑造和提炼勤勉奋斗的敬业精神。
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我们要深入把握“走转改”精神的内涵和实质,使其成为塑造时代新闻精神的重要途径,成为推动我国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编辑:黄先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