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买球app下载

传媒博览

新媒体渐成势力

新媒体渐成新势力

——上海国际电影节传递的信息


一个字概括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最大亮点,“新”字当仁不让——从“亚洲新人奖”的评选,到“中国电影项目创投”入围影片的公开陈述;从手机电影节的热度,到民营“女性微电影”的集中亮相等等,无不透露出世界电影的新浪潮、中国电影的新气象。

新人电影如清新之风

奥逊·威尔斯拍《公民凯恩》是25岁,特吕弗拍《四百击》是27岁,宁浩拍《香火》是26岁,姜文拍《阳光灿烂的日子》是31岁……这些出色的电影有一个共通之处:导演在创作这些影片时,都只有二三十岁。

作为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特别奖项,每年“亚洲新人奖”的评选都备受瞩目,它为年轻导演们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和平台。参与评选的大部分导演带来的都是自己的导演处女作。

在“中国电影项目创投”入围影片公开陈述现场,中国年轻导演的锐气和活力同样让人印象深刻。

作为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核心产业平台,“中国电影项目创投”与“合拍片项目洽谈”创办6年来孵化了12个电影项目,尤以《钢的琴》、《Hello!树先生》为国内外瞩目。今年,两大平台首次合并为“项目市场”,共收到206个项目报名,8个潜力项目入围“中国电影项目创投”单元,24个合拍片项目前来“掘金”。

“无论是申报项目还是最终入围项目,都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以及人与周围的关系,故事更为丰富与成熟,并不局限于导演的个人艺术表达上。”上海国际电影节执行副秘书长、上海国际影视节有限公司总经理唐丽君说,今年的电影项目市场亮点颇多,从项目的质量、到买家的参与度,都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是华语电影新力量的一次集结。

新人成长盼更多扶持

对于新人导演,拍摄一部电影最大的困难莫过于资金,很少有投资人会冒着风险投资一部完全是新人导演的作品。此次参加亚洲新人奖角逐的10部影片,几乎都是用很低的成本拍摄而成。

导演吴强的作品《远东的珍珠》是一部献给越南女性的影片,他透露,由于资金问题,电影断断续续拍了六个月,“拍到没钱的时候,只好停下来,再去想办法筹集资金。”而为了省钱,电影的后期制作都是在母亲的车库中完成的。

信念、梦想的支撑固然重要,更多资金、宣传发行、展映平台等方面的扶持,对新人导演尤为宝贵。

从2004年起,上海国际电影节通过设立“中国电影项目创投”、“亚洲新人奖”、“国际学生短片大赛”、“手机电影节”等开创性的举措,搭建了“中国—亚洲—世界”阶梯式的评奖与推广平台,挖掘年轻电影人的创新力,成为亚洲电影人才和项目的“孵化器”。

近年来,上海加大了对本土优秀作品的扶持力度和中青年电影人才的培养,每年提供2500万元支持优秀电影的创作生产。针对新人导演缺乏知名度、雄厚资金和明星效应,作品长期以来很难进入影院发行放映的问题,上海又专门推出“上海电影新青年计划”,通过政府引领、高校搭台、媒体支持,帮助新人新作宣传发行,使具有一定艺术潜力,但知名度不高的新人导演浮出水面。

新媒体集聚新力量

今天,在活跃于国内外影坛的上海原创电影力量中,人们可以看到编剧王丽萍、六六、宁财神等,导演速达、郑大圣、胡雪桦、傅东育等中青年代表人物。“新人新作”是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热词,“新模式”、“新浪潮”同样备受瞩目。

一年前的电影节论坛,电影人还在热烈欢迎新媒体成为中国电影的幸福“蓝海”。时隔一年,随着“微电影”的横空出世和电视连续剧的迅猛上线,眼前的这片“蓝海”一夜间变成了“红海”。

“中国电影的希望在捣腾DV的青少年手中。”影评人周黎明说,用影像表达的门槛越来越低,只要热爱电影,愿意去动手,就可以拍出真正的作品来,新媒体让电影“平民化”。

第一次担任手机电影节评委会主席的钮承泽坦言:“现在只要有部手机,随时随地都可以去发现、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表达心中想要表达的东西。”“新媒体、新模式,让电影的拍摄更加便捷,用很少的钱,练习怎样讲好一个故事。”钮承泽同时提醒,在新媒体越来越盛行的当下社会,无论科技如何发达,无论观看电影的媒介发生怎样的变化,电影的本质——它所要表达的、令观众感悟的情感始终不变。

编辑:黄先昊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