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买球app下载

文化大观

我国主流价值文化构建的三个问题

问题一:如何理解主流价值文化

什么是文化?文化就其实质而言就是价值观在社会实践中的对象化、现实化。文化的灵魂、精髓是它的价值观念或价值观,其深层结构是它的价值体系,而价值体系是价值观的具体化。价值观和价值体系一起构成了一种文化的价值层面,可以说是一种文化体系的价值文化层面。文化可以划分为心态文化(包括观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态文化四大类型。价值文化属于观念文化,但又体现为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甚至体现为物态文化。

从观念文化的角度看,价值文化就是价值观。价值观,特别是文化的价值观通常是成体系的,从这种意义上看,价值观也可以说是观念的价值体系。在价值观中,核心价值观或观念意义的核心价值体系(通常称为核心价值)处于核心的地位,它是价值文化乃至文化的灵魂和本质内涵,因而也是使一种价值文化与另一种价值文化、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区别开来的根本规定性和主要标志。

作为观念的价值文化并不等于价值文化,而是价值文化的精神,是价值文化的内涵。只有当这种精神和内涵现实化了、对象化了,观念的价值文化才成为现实的价值文化,成为现实的价值体系,否则它就只是精神性或观念性的东西,而没有成为文化的深层结构。观念的价值文化与现实的价值文化的有机统一,或者说观念的价值文化见之于现实的价值文化,才是完全意义的价值文化。

观念的价值文化成为了现实的价值文化,并不意味着它就成为了主流的价值文化。主流价值文化是相对于非主流价值文化而言的。社会的文化通常不是绝对一元的。中国传统社会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古希腊也出现过多元文化共存共荣的局面。即使在“罢黜百家”之后的中国封建社会,在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西方中世纪,社会的价值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多元的情形,只是在文化专制的压迫下,非官方推行的文化被压制、被排挤、被边缘化。在价值多样化的今天,社会的价值文化更是多样的。

一种价值文化要成为主流的价值文化有两个条件:其一,一个社会必须是价值多样化的,或者不如说,社会管理者允许多种价值文化存在。如果一个社会是价值文化一统的,不允许所推行的价值文化以外的价值文化存在和流行,这个社会就不存在主流非主流价值文化的问题,只有一种推行的价值文化流行。其二,在多种价值文化中,有一种价值文化真正能起主导作用,其他价值文化不能与之相对立、相抗衡,相反与之共生共存,并且接受它的引领和指导。否则,即使有多种价值文化流行,也没有一种主流价值文化,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情形就是如此。

如果社会大力推行一种价值文化,但这种推行的价值文化不能与其他价值文化共存,不能对其他价值文化起引领和指导作用,那么它就不是主流价值文化。假若其他价值文化不但不接受推行的价值文化的引领和指导,相反与之相对立、相抗衡,甚至千方百计地攻击、削弱主流价值文化,力图争夺主流价值文化的地位,那么,这种推行的价值文化就面临着挑战、威胁、甚至危机,它就难以成为主流价值文化,难以为社会公众所接受。

问题二:当前我国为何要构建主流价值文化

我国当前之所以要构建主流价值文化,其原因主要是我国推行的价值文化虽然是占统治地位的价值文化,但在价值多样化的冲击下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和威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占主导地位的价值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价值文化或社会主义价值文化。其价值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了实现这种目标,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包括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以及相应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也标志着社会主义价值文化占据了统治地位。但是,从新中国的成立到实行改革开放以前,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是在封闭的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党和国家运用政治力量推行社会主义价值文化,并使之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价值文化,西方价值文化被拒于国门之外,传统价值文化被批判、被否定,没有与之并存的其他价值文化。

实行改革开放之后,一方面对外打开了国门,另一方面也打开了传统文化之门。国外的价值文化和传统的价值文化纷至沓来,并且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于是,在中国大地上至少有了社会主义价值文化、西方价值文化和传统价值文化三种价值文化。由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些过去从未出现过的问题,传统的社会主义价值文化又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一些人就求助于西方价值文化或传统价值文化,这些非社会主义的价值文化都比较活跃。在这种情况下,党和政府一直在努力使传统社会主义价值文化转变为现代社会主义价值文化,其重要体现就是力图使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中国化,同时努力使之时代化和大众化,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有一个过程,这就为非马克思主义价值文化的传播和流行留下了余地。所以,直至今天,西方价值文化和传统价值文化在中国仍然很有市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在改革开放和世界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可能也不应该消灭各种非社会主义价值文化,而只能在允许非社会主义价值文化存在的前提下,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文化现实化,并使之成为引领和指导非社会主义价值文化的主流价值文化,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问题三:如何构建我国主流价值文化

在社会主义价值文化受到挑战的情况下,要使之成为我国的主流价值文化,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或者说,我国主流价值文化构建面临着两方面的任务:一是从理论的层面上对马克思主义价值文化进行重新阐释,并根据新的时代精神和实践需要发展马克思主义价值文化,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文化,使我们推行的价值文化在理论观念上科学合理,有优势、有影响力、有竞争力,能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能在党和国家各项工作中得到贯彻落实。这样,它才能够在多种价值文化并存的情况下立于不败之地,不仅不会被其他价值文化消解或排挤出局,相反能成为引领和指导其他价值文化的主流价值文化。二是在实践的层面上要使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文化的理论观念变为现实,同时成为主流价值文化,使其他价值文化自觉自愿地接受它的引领和指导。

我国主流价值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文化,其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因此,构建我国主流价值文化的关键在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当然包括理论建设,而理论建设要通过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来实现,尤其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根据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界定对其内容作深化研究,使其内容和结构更完善,并能与我国现实和当代世界对接。二是要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现实化,特别是建设的方略、原则、途径、方法等问题。三是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精神进行阐释和提炼,使之成为简明的理想、理念、原则,以便于社会公众接受,便于在党和国家工作中贯彻落实。 

在党中央已经明确规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今天,从实践上建设便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点。从现实建设的角度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着重做好四方面的工作,即使之现实化、主导化、大众化、国际化。现实化就是要使它从理论变为现实,特别是要使它渗透到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之中,使它成为治国理政的观念和原则,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起指导和规范作用。主导化就是在现实化的过程中和前提下,使它能引领和指导其他各种非主流文化,通过它的引领和指导进而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大众化就是在现实化、主导化的同时,通过对它准确而简明的阐释使它能为社会公众普遍接受和认可,并通过宣传教育使它成为具有凝聚力、向心力、渗透力的理想信念。国际化就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合理性得到世界的公认,并使它在当代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有影响力、竞争力。

(编辑:黄奥)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