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买球app下载

传媒博览

“走转改”让党报民生新闻更鲜活

民生,历来为媒体关注的焦点、热点。特别是新形势下,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化的报道方式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生活生产状态的民生新闻,也日益成为各级党报的重中之重。中宣部等五部门自部署在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各级党报更是积极行动起来,记者们真正走出去、“沉”下来,到田野、工地、社区,贴近式观察、发现和思考基层中的新现象、新动向,一大批“用鲜活的事例吸引人,用生动的故事感染人”的民生新闻被“打捞”上来,闪着露珠光泽、透着泥土芬芳新鲜出炉。

党报已在民生新闻中“唱主角”

由于传统新闻观念误区的存在,有些人一度认为,党报作为政府的喉舌,势必应对政务新闻尽力侧重,而民生新闻则应作为都市类媒体的强项。事实上,随着“发展即最大民生”的“大民生”新闻理念日益明朗化,越来越多的党报,跳出樊篱或井底,本着不断强化其在公共生活领域的导向和介入功能,全方位扩展民生新闻的题材范围,使民生新闻呈现多视角性、多层次性,获得更大的施展空间。从而也使得作为权威、主流媒体的党报本身,在民生新闻这台大戏中逐步担当了主要角色。

诚然,在党报民生新闻的报道实践中,并非毫无困惑。几年前,郑州市某副局长对记者一句“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的诘问,因犯下低级政治错误而引爆网络的同时,也引发了舆论宣传如何始终立足于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众的深入思考。

众所周知,民生问题的解决最终取决于和谐社会环境的建立,依赖于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但体现在党和政府的工作中,就会有这样一些情况,尽管出发点都是为了人民,为了给他们带来实惠,但表现出来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是间接的;有些是长远的,有些是近期的;有些是直观的,有些则是不明显的。对于直接的、近期的、直观的,人民群众可以直接感受,而对有些间接的、长远的、不明显的,人民群众可能一下子难以体会到。因此,这就需要党报站在更高的角度引导民众,将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科教新闻纳入民生新闻视野,提升民生新闻的品质和格调,强化民生新闻的引领导向作用,从民生视角出发,突出民生主题,让人民群众自觉地将党和政府的重点工作与自己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为国家和社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赢得民众的积极支持和参与。

与此同时,党报作为权威、主流媒体,不仅有责任引导民众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同时也有责任关注和反映最基层人民群众的生存状态、生存空间和生存环境;关注和反映同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对其生活具有影响力的事件和信息。报道中,一方面真实反映人民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帮助党和政府化解矛盾,做到帮忙而不添乱。一条好的党报民生新闻,往往是既抨击了违法违规现象,又传递了政策资讯,消除了群众疑虑,从而充分体现出党报的政治责任和政治优势。

党报民生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不足

身为省级党报驻站记者,笔者身在基层,然而翻看自己作品,不仅仍感民生新闻所占比重之轻,且细品自己写出的民生报道,还不免多有政策图解的味道。

为什么身为最接近基层群众的媒体人,笔下的民生新闻却鲜有鲜活色彩?笔者认为,首先在观念和认识上,仍有把党报当做“宣传政绩”工具的烙印,对党报的多种功能作用尤其是传播新闻信息的主要功能和为大众服务的基本要求缺乏充分认识和理解,因此习惯性地“板起面孔说话”。其次笔者身为驻站记者,由于主客观双方的问题,确实存在埋头于文山,奔波于会海,从材料到材料的问题;有时虽然也下到了基层,但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看的是先进单位,听的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所以采写出来的稿件缺乏亲和力和吸引力,更谈不上生命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以己为例,推而广之,由于党报民生新闻与市场化相伴而来,因而党报在民生新闻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在认识层面、操作层面出现种种缺憾。其主要表现在新闻单一化、零碎化,受众面狭窄,缺乏创新等。究其原因,除了千变万化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矛盾使然,更主要的则是固有思维定式的影响。

“走转改”促党报民生新闻量质齐升

党报民生新闻以求“新”、求“变”对抗同质化现象势在必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开展恰逢其时。“走转改”的举措为党报民生新闻更鲜活注入了动力,使民生新闻不仅在党报中占有更多版面,同时占据了更重要的位置。

“走转改”让党报的民生新闻对实际问题的反映更深入了。民生新闻大都来自基层,能否客观真实地反映事件的本质,取决于记者“走”的效果,也决定了民生新闻的品质。而记者只有深入到新闻事件的发生现场,亲眼目睹,如实描述,才能使受众在阅读新闻的过程中,运用感官,去感受现场发生的一切,读来不但如临其境、如见其人,更真实可信,更容易产生共鸣。为此,《河北日报》开辟“记者走基层”、“十一城市问民生”、“惠在何处,惠从何来”等一系列一线纪行和民生新闻专栏,为党报人走向基层、走近群众搭建了广阔平台。笔者作为一线记者投身其中,其间,不但采写的大量民生新闻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认可,也在与基层干部群众的零距离接触中领悟到民生新闻的真谛与灵魂。

“走转改”让党报民生新闻的思想性更强了。好新闻的生命力并非在于反映事件本身,而是事件背后透视出来的社会发展主流和本质。这不仅需要记者“走下去”,也需要记者“沉下来”,带着强烈的感情和敏锐的嗅觉,捕捉生动事例、真实细节和动人场景,以时代眼光提炼报道主题,以深厚的生活积淀丰富报道的内涵,提高新闻的品质。2011年,笔者在一次文教方面的会议上获知唐山市迁西县一位农妇办了一个私立幼儿园,解决了村民子女入托难的问题,很受欢迎。深入到她所在的村采访时却发现,她办这个幼儿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五星级党员”评比中多拿一颗“服务星”。经过深入采访,笔者写了一篇题为《王东苹争“星”记》的小特写,原本的民生新闻题材,转化为“创先争优”活动中的鲜活典型。文章见报后,不仅因可读性较强而被多家网站转载,同时也因主题积极向上、思想性强而受到当地党委的好评。

“走转改”让党报的民生新闻与群众的切身利益的联系更紧了。党报民生新闻要做到贴近群众,除了密切关注国计民生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更需要选取距离群众切身利益最近的角度为切入点,从老百姓关心、关注、能看懂的角度去报道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声音。2011年6月,唐山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活动进入关键时刻,当地党委政府希望通过省级党报充分报道创建成就,鼓舞全市人民的士气。笔者接到这一任务后,没有选取大而全的工作成绩报道形式,而是以一个志愿者的身份,走上街头,亲身体验和传播这个城市蕴于点滴之处的文明气息。小特写《我是文明劝导员》见报后,效果不输长篇通讯。由此笔者深深感到,只有用百姓的视角、百姓的语言写新闻,才能写出真正具有感染力和传播性的好稿件。这也正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一位普通记者最朴素、最深刻的感悟。

编辑:黄先昊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