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买球app下载

文化大观

各路“舌尖”此起彼伏 滥用只会众叛亲离

舌尖上的

无可否认,一部热播的美食纪录片成就了一个新的流行词。

于是,网上网下,新老媒体,目之所及,各路“舌尖”汹涌澎湃,此起彼伏。

看多了,是不是觉得“挺烦”?

“舌尖”虽好,滥用无益。

观点碰撞

■美食固然令人心动,可非要让受众把舌头伸向那些根本不能吃的东西,估计只会众叛亲离

不可否认,《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的片名十分巧妙。用味觉来体验国家这样的命名方式大胆而新奇,道行远远高于《美食探秘》这种难以引人侧目的老生常谈。然而,这项创新之举的美感正因简单的复制、利用而破坏殆尽。

如果只是简单地用“美食”、“甜点”或是其他地名来替换“中国”,观者还是能够较为容易地理解其背后表达的含义。改编者的动机一目了然,即在向这部红得发紫的纪录片致敬的同时,也能借其美名,让自己的作品也吸引一点眼球。可当诸如《舌尖上的楼市》、《舌尖上的A股》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标题出现在报章新闻里的时候,除了生搬硬套以外,着实难以让人产生移情的好感。美食固然令人心动,可非要让受众把舌头伸向那些根本不能吃的东西,估计只会众叛亲离。

从广受追捧到乏人问津,这种流行词盛极而衰的例子不胜枚举,“甄体”也算其一。用繁复瑰丽的语言文字来说一些无聊平淡的日常会话,再接上一句“说人话”,这种反差常常能够带来爆笑的效果。可当广播里频频响起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亦古亦今的对话时,由于欠缺考虑而制作的广告创意,不禁让人感叹牵强附会、新意凋零。

“舌尖”现象源于对中华美食的热捧与文字精妙的运用,而简单的挪用只会出现水土不服。这样积极正面的例子固然值得学习,但哗众取宠必然无法满足受众的挑剔口味。只有因地制宜,发挥真正的创新精神,创作出适合自己作品的标题与立意,才能用真心实意赢得大家的青睐。水草

■当满目的“舌尖”如洪水猛兽般扑面而来时,再美好的联想也难免搅得人阵阵反胃

“舌尖”火了,在一部名为《舌尖上的中国》的7集美食纪录片赢得掌声之后。势如破竹一般,“舌尖”已成为微博上连日来的“刷屏利器”,并高居话题榜关键位置,相当夺人眼球。

或许连这部纪录片的主创人员都始料不及,这股“舌尖风”还带来了一系列线下效应。第一波,《舌尖上的中国》被当做“吃货指南”疯狂传播,很多人表示看片状态是一边垂涎三尺,一边泪水涟涟。第二波,是片子引发的真实版“吃货效应”。来自淘宝的数据显示:淘宝零食特产的搜索量高达数百万次,例如片中出现的毛豆腐搜索量甚至增长了48倍;据说,还有不少人是按图索骥,边看电视边下订单。第三波,也是后劲更足、影响面更广的,即网上网下、微博报纸、杂志电视甚至各种广告上,各种“舌尖体”汹涌袭来,令人避之而不及。

本来,因为这部“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制作的纪录片,以其独特的视角在一夜之间将人们对美食的热情集体点燃,不能不说是一桩令人振奋的文化事件。然而,当满目的“舌尖”如洪水猛兽般扑面而来时,再美好的联想也难免搅得人阵阵反胃,且不说雷同到使人审美疲劳的“舌尖上的清华”、“舌尖上的童年”,至少内容和“舌尖”还有那么点联系,但是请问,诸如楼市、舞蹈、高考,甚至刚刚开幕的欧锦赛,又哪里和“舌尖”有“半毛钱”关系?

近日打开电视,《金太郎的幸福生活》、《甄传》等口碑不错的热播剧,出现率颇高。这个台金太郎刚结婚,那个台李小璐就在跟公公闹别扭;上个台小主刚进宫,下个台甄化着浓妆就快扳倒皇后……故事的各个阶段几乎都能找到,按一圈遥控器,一个电视剧的梗概基本完整。遇到这种状况时,观众的心情就跟看了一大堆“舌尖体”报道一样:再好的东西,也不该这么往死里撑吧?

正如毁掉一首好歌最简单的办法是把它设成起床铃声,毁掉一个原本美好的词语,也只需铺天盖地地滥用它。

饶了“舌尖”吧。 (裴军)

■这不是脑力劳动,只是文字游戏,有时还是拙劣的文字游戏

如果巴尔扎克来到今天的中国,这一个多月发生的事,估计足够让他老人家写出一部新的“人间喜剧”——“舌尖喜剧”。

源起是一部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它以食物为线索,完成了对中国各地方文化的一次精彩呈现和总结。

然而,高潮却在之后。

这本来是一次以微博造势为始的自制纪录片尝试,但是,在众多商人眼里,“舌尖”两字通身闪耀着熠熠利润之光。

很多餐馆搜罗了影片中提到的35道菜肴,然后打出“舌尖”之名招徕生意;在淘宝网店,打着“舌尖”字号的食材卖到脱销;甚至房地产、服装等等看似与食物完全不搭界的商品,也被商家煞费苦心地冠以“舌尖上的精致楼盘”、“舌尖上的夏日清凉装”。同时“舌尖”热还迅速延伸到更广泛领域。以“舌尖上的故乡”、“舌尖上的母校”为代表的“舌尖文体”应运而生。

之前也有“梨花体”、“凡客体”、“和谐体”等等“前浪”,曾经流行,然后被下一波流行拍死在沙滩上。而在每一波“XX体”的流行中,我们乐此不疲地在各种场合运用这些语词,自我感觉无比时髦,却没有意识到——自以为走在时代前端的我们,其实都是二手炒作者!

我们每一个现在用着“舌尖”的人,都并非是这个词、这个概念的发明者和创造者。我们只是将它拿来,放在不同的新语境中——也不管它是否真的适合或是否真的万能百搭——然后沾沾自喜。

然而这并不是创新,这只是一个创新概念的二手贩卖,简单的组合和拼贴。这不是脑力劳动,只是文字游戏,有时还是拙劣的文字游戏。

真正的创新是什么?在我们这部喜剧中,是提出“舌尖”美食纪录片概念的主创人员,是构思拍摄整部纪录片的编导。是他们,最先用这样一个简洁而充满想象空间的词勾连起中国人的美食记忆,然后又用一系列唯美的视觉画面,赋予这些记忆鲜活的生命力。《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这了不起的创意,在食物和情感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才能让人“才下‘舌尖’,又上‘心头’”。

如此,再反观这股“舌尖”热,仿佛东施效颦,漫天席卷的二手狂热在真正的创新面前,黯然失色。

其实“舌尖”热的始作俑者和主要推手,多是被商业利益驱动的商家。也许,在我们周围,这棵叫做“创新”的果树太低产了,以至于好不容易长出一颗叫“舌尖”的小果子,就被饥饿的人们贪婪地扯下,然后像挤海绵一样用力吮吸,直到果汁一滴不剩。前阵子史蒂夫·乔布斯的肖像,印在他的盗版自传上出现在大街小巷,那真像一个绝妙的反讽:我们不能不承认——国人崇拜创新,但自己却不去主动创新,甚至扼杀创新。

复制的成本最低,风险最小。但,却最不可持续。

要知道,一个新游戏,如果在短时间内被不停地重复玩,哪怕再有趣,都会迅速失去吸引力。小孩子都知道的道理,却在中国的“舌尖”现象上得到了极致的反面体现。

于是,在这部“舌尖喜剧”里,我们是演员,同时也是导演;我们是助推者,同时也是受害者。这值得每一个被裹挟在这股潮流中的人,都认真思考。

现在最紧要的,并不是仅仅去批判“舌尖”现象。我们的问题是:要怎么去复制“舌尖”的成功模式,而非单纯的“舌尖”现象? (张航)

■请不要刻意歪曲一个本意美好的词汇,熄灭那一道难得的微光

如果同样想表述“吃早饭”,用淘宝体就是“亲,饿了吗?有早饭包邮哦”;咆哮体为“饿死了有木有!木有早饭吃有木有!”而甄体则是“该是早膳的时辰了,可传御膳房给本宫摆膳”;至于“舌尖体”,这句话就能被清华的同学唯美展开为“清华的早晨是忙碌的,无心顾及什么美味,往往见到人少的队伍便排在后面。一碗方便面或许是最快捷的,厨师顾虑到了方便面的营养偏少,便在烧面的时候,加入了青菜,点上一个剥好的鸡蛋。不下五分钟便吃完了,跨上自行车,沿着主干道,奔向教学楼,开始新一天的学习。”

或许最近你已经被它弄得不甚其烦,随便翻开一张报纸或一份杂志,可能都会有一个“舌尖风格”的标题“盯”着你。

在你为了这铺天盖地而来的“舌尖”而烦恼的时候,同时又有成千上万个“舌尖”滋生。

一个词,让十几亿人民同时产生共鸣,并为之欢欣,本身就是一道点亮中国的微光。可惜的是,作为一个流行词,也免不了被误用和被拿来炒作,不少媒体以为自己抓到了亮点,不论什么话题都非要套上“舌尖”不可,由此出现了“舌尖上的广告”、“舌尖上的营销”等等不知所以然的名词,既无关美食,也无关中国。用流行词固然没什么不对,但和成语一样,用对了是恰到好处,用错了就是贻笑大方。当一个流行词出现的时候,媒体要首先摆正态度,否则,原本是勾起无数美好微光的“舌尖”,被扭曲本意而使得人们对其充满误解,岂不可惜?

一方面,我们期待有更多如同“舌尖”一般打动人心的词汇出现,带来更多美好的回忆和向往;另一方面,请不要刻意歪曲一个本意美好的词汇,熄灭那一道难得的微光。 (何小荷)

■过多外围买球app下载“舌尖”的转载、变形把我们丢进一个“舌尖”的包围中,令我们不得不承认,现今中国在文化现象上确实“勇于拷贝,鲜于创新”

随便一搜,跟“舌尖”有关的词条就跳出上千万个。前几天打开邮箱,发现专做电器网购的某电子商城也发来了个链接——“舌尖上的某某商城”,顿时乐了。

“舌尖”这个词,确实形象。但是,过多外围买球app下载“舌尖”的转载、变形把我们丢进一个“舌尖”的包围中,令我们不得不承认,现今中国在文化现象上确实“勇于拷贝,鲜于创新”——难得出一个好点子,最终也被大众自己闹成了视觉疲劳。这样惨烈的例子,比如凤凰卫视的 《锵锵三人行》、《鲁豫有约》、《天天读报》,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等,以这些节目为母体复制、衍生出的电视产品、流行词汇、惹眼标题等在其他各大媒体上屡见不鲜。但诸位作者、制作人有没有统计过,到底这顶变形的帽子为“新”节目、作品带来了多少实际效益呢? (丹妮)

(编辑:黄奥)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