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买球app下载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录】 《我的大学》 ————北京广播学院83级电视编辑专业 郑 浩

1983年7月,17岁的我,成为了一名大学生,被录取到北京广播学院 电视系 电视编辑专业。

1987年,因为我连续四年被评为一等奖学金获得者,所以很荣幸地被保送为电视系硕士研究生,攻读摄影美学。

1989年,社会的剧烈变革,让我从前途光明的优秀大学生,变成了毕业分配的困难户,所有主流单位的大门这时突然对我全都关闭上了。

在一位同学的帮助下我办了一个小公司,但很快因为各方面经验和知识的欠缺,我就败下阵来,公司垮了,我连一天几十块钱的办公房费都交不上。

我是个内心不服输的人,又开始了新公司的运作,这次我选择和朋友合作,我开始慢慢学习管理技能,不久,又创立了新的公司。 

毕业二十多年了,我还有一个收获,就是经营着金蔷薇公司,从一个电视创作者变成为一个电视经营管理者,把导演的舞台从一个剧组转换成一个公司,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我心中只有电视事业。

说起母校,每个人都会怀有各种各样复杂的情感,对我来说,母校是亲切,是温暖,是青春,是血液。当我年过四十之后,对于母校的爱,愈加深厚,对于母校的自豪,更加强烈。

每当那首《校园里有一排年轻的白杨》的歌声响起,我的心中总会荡起一股特有的激情。作为一个音乐电视导演,我有幸受母校之邀,两次重返母校执导拍摄,和众多学有所成的校友们共同制作了这首属于我们每个广院人的校歌。

在白杨树下,我们永远年轻,透过白杨树的眼睛,我永远会和我的大学时代相遇……

1983年7月,17岁的我,成为了一名大学生,被录取到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现电视学院)电视编辑专业。和许多当时考上大学的年轻人一样,伴随着人们对“时代骄子”的赞美,开启了我们青春的梦想。在广院的天地里,我学会了摄影,了解了音乐、美术,懂得了如何看电影,掌握了初步的电视制作技能,更见证了:“广院之春”和“月光杯”的诞生。在这里我结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并与他们携手走过了那段阳光灿烂的日子,直到今日,我们的手还是紧紧地牵在一起。翻开我的学生作业,一幅幅黑白照片的影像不仅仅是纪录,更是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岁月。17岁到21岁,我把人生最黄金的美好时光,默默地安放在广院的课堂、阶梯教室、操场和图书馆,当然每个周末的舞会,更成为我们挥洒青春的情感依恋。

有一回,老师让我们提出对广院的希望,有同学回答:“希望这里能成为大师的摇篮!”,几十年过去了,也许我们当中还没有出现大师,但今天,广院和一代代广院学子的确与蓬勃发展的广播电视事业一起迈向了辉煌。

1987年,因为我连续四年被评为一等奖学金获得者,所以很荣幸地被保送为电视系硕士研究生,攻读摄影美学。三年的研究生生活,除了专业知识上的丰富之外,在那个特定的年代,社会风雨的洗礼更是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令我永生不忘,1990年终于我毕业了。

与我当年踏入大学校门时意气风发的情况不同,走入社会时的我却陷入迷茫。我必须要面对人生的选择。1989年,社会的剧烈变革让我从前途光明的优秀大学生变成了毕业分配的困难户,所有主流单位的大门这时突然对我全都关闭上了。这让我的心灵产生了极大的落差。我真正感受到从未有过的苦闷,委屈和不服。我体会到那种走投无路的滋味。恰巧,离休的老父亲因病要做手术,他是个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老军人,我艰难的处境他早已查觉,他在进手术室前问我今后怎么打算,我说您放心,当年你历经战火的洗礼,从一个穷孩子成为今天光荣的老军人,靠的是奋斗。作为您的儿子我一定要靠自己的奋斗打拼我的事业。父亲听完后,马上表态,你不要在病床前陪我,现在就上你自己的前线吧!其实,当时对于我来说,根本没有选择,面对所有大门的关闭,我第一次发现只把书读好,并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只领到毕业证书,也并不意味着真正读完了人生的大学。在当时分配工作最为困难的时候,是我的导师给了我坚强的力量。我曾对天发誓,不管有没有单位,只要不失去工作的权力,我一定会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荣获1997-1998年度中国音乐电视最佳导演

走自己的路,说说容易,真正走上这条路,就像一个人在大海上漂流,无边无际。那时的我没有生活来源,没有固定收入,没有单位,成了个自由职业者。为了解决生计,老师和同学们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帮助我,为我介绍各种剧组,让我有机会拍教学片,拍电视广告。也许是少年轻狂、也许是绝地重生。几年后,作为摄影师我参与拍摄了一部电视剧,名字叫《我有一片辽阔的天空》,影片中失去双臂的小姑娘成洁,用她永不放弃的努力,获得了社会的尊重,我想这应该也就是我当时心灵的写照。我同样深深的记得,在最艰难时,重庆电视台的何为大哥,介绍我拍摄当时红遍全国的太阳神电视广告。从此迎来了我人生的重大转折,我走上了以广告拍摄为基础的电视之路。这基本解决了我生活上的后顾之忧。随着生活的好转,一个更大的挑战开始逼近了。要想保住这个难得的饭碗,就要在市场大潮中变被动为主动,真正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在一位同学的帮助下我办了一个小公司,和所有的年轻人一样,起初觉得很有信心,胜利唾手可得,但很快因为各方面经验和知识的欠缺,我就败下阵来,公司垮了,我连一天几十块钱的办公房费都交不上。失败,重头再来,我是个内心不服输的人,悄悄的我一边回到剧组打工挣钱,另外又开始了新公司的运作,这次我选择和朋友合作,开始我们共同努力,很快就在电视圈内小有名气,业务量蒸蒸日上,在外人都非常羡慕我们的时候,却因为我们经营理念的不同,在公司决策上产生了重大分歧,我的合作伙伴选择了单干,我又一次在社会上体会到了孤独的滋味,更体会到了友谊的珍重。再次的失败,让我更加理智地对待市场这个大江湖,我知道,仅仅靠专业知识不能够打拼天下,于是,我开始慢慢学习管理技能,不久,又创立了新的公司。

与我许多同学毕业后就分到各个电视台或国家单位不同,我走上了另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成为了一个独立电视人。今天看来,这并不算什么,但在上个世纪的中国,社会环境相对封闭,人生选择相对单一的情况下,这几乎就是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路,用我老师的话说:“在特定的时期,铁轨在郑浩这里拐了个弯。”我真正成为了中国最早一批独立的电视人。从一个顺风顺水的优秀大学生变成了在大海中四处漂泊的自由人,这种反差是特别强烈的。社会上的不解,父母的困惑,都曾让我深深地失落在那个沉闷的时代。

好在我没有失去工作的权利,好在有老师、同学们的帮助。我开始在剧组里从最基层的摄影助理干起。曾获四川国际电视节大奖的电视剧《南行记》成为了我人生大学的第一课,感谢潘晓阳导演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感谢著名摄影师王小列手把手地教会我怎样去营造电视画面。时至今日,我都常常和年轻人讲,对于年轻人来说,挣钱不是最重要的,实践机会胜过一切。这种感受我想一定来自于当年的奋斗经历,来自于那么多朋友和师长给了我机会,给了我平台,这其中还包括电视片《八千里路群英会》的导演郑鸣。他们也许不知道,当年他们那样一个个具体的关怀,却实实在在改变了我的人生。心存感激、心怀感恩,这是我多年后时常提起的做人原则。 

如果把校园的学子生涯比做一条河,那么走出校园就好比跃入了大海,四处无边,天地无限。人在孤独时经常会焦虑、会躁动、会不知所措,刚走出校园的我就是这样一个迷途之子,在寻找人生坐标的旅途中,我庆幸自己结识了一位良师益友,他就是吴文光,中国新纪录片的代表人物。和校园里的正统教育不同,与他在一起,我学会了反思,学会了独立思考。我也随他一起走进了当时被叫做“地下电影”的独立艺术家群体,结识了崔健、张元、牟森、吕嘉、金星、张大力等一大批充满才华的艺术家。那个阶段给我的人生打下了最重要的思想基础,直到今天我都认为那些年是我思想最为活跃的时光。感谢上天,让我从另一种角度重新认识了自我,重新认识了人生,重新进行了人生的选择。从跟随吴文光拍摄纪录片《1966.我的红卫兵时代》、《流浪北京——四海为家》到参加演出牟森的试验话剧《故乡天下黄花》、《与爱滋有关》,每一次参与都让我有说不出的愉快和精神的满足。我跟随他们一起走进各种国际文化艺术节和电影节,走在世界许多角落,去倾听世界的声音,这是何等的幸运! 

当时曾经有朋友劝我留在美国,还为我申办了绿卡,我的确有过这样的想法,但最后还是选择了归来,因为走出国门,我才真正地认识到,我的事业和梦想一定只能在中国。与许多同学相比,这也许算是另类的人生吧。当一个人面临困境,选择了另一种人生时,往往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是我真切的感受。时隔多年,我常常会非常怀念那段生活上贫穷但精神上富有的岁月。在那段日子里,我的内心充满了追求,充满了创造。在那样一个活跃而自由的特定群落中,我获得了享用一生的精神财富。

人生的选择,经常会从被动走向主动。从起初的无意识选择,到后来选择的自觉,渐渐地我学会了把握自己的命运,我愿意转变,喜欢接受挑战。因为我拍摄过《回到拉萨》、《知心爱人》等上千首音乐电视,在1998年还获得了全国音乐电视导演大奨,所以很多人把我定位为音乐电视导演,其实我到今天仍然都在寻找着新的转机,希望在新的挑战下完成人生的又一次转身。在离开学校的二十多年里,我拍过新闻、纪录片、电视剧、广告、片头包装、电视晚会、电视栏目、电视宣传片、音乐电视……,几乎涉足过所有的电视门类。我希望人生变得更加丰富,我也很希望把在校园里的每一段理论,都实践到众多的创作中,以此来激励自己不断成长,不可懈怠。

毕业二十多年了,我还有一个收获,就是经营着金蔷薇公司,从一个电视创作者变成为一个电视经营管理者,把导演的舞台从一个剧组转换成一个公司,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商海沉浮之中,我上过当,受过骗,但这一切都不足以击倒我,因为我心中只有电视事业。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为我的电视创作服务,我时常告诉我的同仁,要学会采集珍贵的尘土,才能锻造金色的玫瑰。在每天的平凡之中去不懈积累,终有一天会得到金色的收获。我们这个规模不算大的电视制作公司,十几年来已经拍摄了几千部各种类型的电视作品,现在我们不仅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创作空间,先进的电视设备,甚至还有了专业的摄影棚。直到今天,我依然工作在第一线,在公司里我既是管理者,也是生产者,作为导演,紧要关头也经常会操起摄像机,亲自去拍摄,在我的身边,没有人管我叫“郑总”,大家都习惯地称我为“郑导”,这一切都是因为我热爱电视工作,一切都是为了圆一个学生时代的电视梦。

今天,我能用另一种轨迹,完成了人生的跨跃,这其中最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坚持!感谢我的老师在毕业时送给我的八个字“为人要好,业务要精”,这已成为我和我的团队的座佑铭,对此,我会信奉终生!

最后,向我的母校致敬!

向我的老师们致敬!

向我的校友们致敬!

我骄傲,我自豪,因为我是广院人!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