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姚玉琴,女。北京广播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1989级新闻学专业专科学生。2000年9月至2002年7月,在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管理学院参加专续本学习。2002年7月至2004年在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就读硕士。2008年在中国传媒大学博士毕业。现为中国传媒大学教师。
2008年,一曲《北京欢迎你》表达了北京对世界人民的热情与欢迎。而身为在中国传媒大学生活了十一年的姚玉琴,在这一年,对这一首歌,同样有一番感慨在心头。十一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但是在姚玉琴个人的生命岁月中,它却是最重要、最刻骨铭心、最值得珍惜的一段历史与记忆,也是最宝贵的经历与财富。这一年,已经由学生身份转变为教师身份的她,每次漫步校园,总会情不自禁地回忆起过去岁月的点点滴滴,在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与希望的同时,对母校的感激之情也越来越强烈。
从呼伦贝尔大草原一路走来,从一个函授专科生到博士学业的完成,虽然长路漫漫,姚玉琴在感慨自身幸运的同时,也更加坚信,任何理想的实现总是以坚韧的毅力和持久的信念作为基础。
听收音机 立下儿时夙愿
姚玉琴的童年是在天堂草原呼伦贝尔度过的,夏天,那里是天然大氧吧,是最佳避暑胜地。但是冬季则寒冷而漫长,最冷时温度达到零下四十多度,日照时间也很短,早晨九﹑十点钟挂满冰花的玻璃窗才能照到阳光,下午三﹑四点钟阳光便渐渐隐去。自然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这种气候条件注定会使人们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室内度过。记忆中,那时最好的娱乐方式就是听收音机,评书联播、每周一歌、电影录音剪辑和小喇叭等是固定的节目。儿时的她经常在听广播时把耳朵贴在收音机的喇叭上,被那里发出的好听的声音深深地吸引着,边听收音机边幻想,收音机里的人到底长的什么样,要是能看到他们就好了。后来,家里买了电视机以后,她就变成了最忠实的电视观众。在懵懂的理想中,她注意模仿他们的声音和动作,几年过去,孩提时代那不经意的模仿已经渐渐地变成了一种语言表达的习惯,她甚至想象着自己坐在话筒前的样子。
初中时,语文老师发现了姚玉琴的“才能”,便经常让她到讲台上给同学们,阅读课文并讲解课文,具体包括字词的解释﹑段落的划分和中心思想的提炼。站在讲台前常常使她产生一种在话筒前播音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往往会更加强烈地激起姚玉琴的表达欲望。有一次,一位新来的老师讲课抓不住学生的兴趣点,校长便让这位老师来听姚玉琴的课。平时话语不多的她,一站在讲台上便激情迸发,同学们专注地听她讲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喜欢听她的声音,有些同学甚至告诉她说:“你的声音很好听,有点像播音员。” 姚玉琴本来有想当播音员的梦想,在小群体中的认可渐渐演变成一种积极的暗示,并且成为她未来奋斗的内在驱动力,一直激励着她,鼓舞着她,鞭策着她。
少年离家 只为实现梦想
一次偶然的机会,姚玉琴从姐姐在北京读大学的同学那里听说北京有个广播学院,那里毕业的学生就是播音员。她暗暗下了决心,立志将来报考广播学院,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她就开始了对自己未来规划。由于父亲的早逝,学习成绩非常好的哥哥姐姐们相继辍学,在姚玉琴感慨命运坎坷,为他们惋惜的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一定加倍努力,既是为自己的梦想,也是替哥哥姐姐实现他们没法实现的愿望。1984年,读初中的她跟随亲戚回河北老家过春节,因为之前听说河北高中教学质量高,她就瞒着妈妈和哥哥姐姐做好了留在河北读书的准备。上火车的那天,她把自己能干的所有家务活都干完了,实际上,她是在悄悄向他们告别。在站台上等火车的时候,广播里传出了齐秦的《大约在冬季》,她几次轻轻拭去眼角的泪水,带着对母亲的牵挂踏上了离乡之路。当时她并未想到这次少小离家,成为她追逐梦想漂泊他乡生活的开始。在河北期间,她学习很努力,很快便由中等生上升到尖子生。
1986年,姚玉琴第一次来到北京。毕业于北师大的大姨坚持让她在北京接受教育,她进入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附属中学读书。并很快成为班级里的优等生。由于学习成绩好,又善于社交,她担任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刊的特约通讯员和《北京青年报》“学通社”记者。此间,她获得了新闻学方面的实践,现在“北青报”社长张延平是她当年的指导老师,在他的指导下,姚玉琴写了很多稿子,有的甚至刊发在头版头条。令她得意的是,每月还能有10元左右的稿费,在北京的生活费便解决了一大半。也就是在这时,她知道了北京广播学院在东郊,一个周末她换了几次车,终于挤上开往通县的312路公共汽车,来到她梦中的广播学院。带着崇拜的目光和神情漫步于北广校园,在那里,她听到了那些非常熟悉的来自广播和电视的声音,更令她兴奋的是在校园里居然看到了在电视里经常出现的播音员赵忠祥。从此,她把进入广院读书作为自己梦想的开始,也更加坚定了为实现梦想拼搏到底的决心。
高考失利 就读北广函授
在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附中读高中时,现实情况使得姚玉琴做了一个现在看来很不切实际的决定——跳级。原因是高二分班时没有文科班,只设理科班,想学文科的学生要么转理科,要么转学。由于她是借读生,转学麻烦比较大,再加之学习成绩很好,老师们建议她跳级,直接进入高三文科班学习。高三下半学期,姚玉琴回原籍呼伦贝尔准备高考,结果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高考失利,进入北广的梦想在现实面前破碎了。
自从父亲去世以后,一直是哥哥姐姐们挣钱供她生活和读书,为了减轻他们的负担姚玉琴决定自食其力,一边工作一边继续求学。于是,她再次回到北京,一位同学的哥哥帮助她找到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生宿舍做管理员的工作。置身于对外经贸大她,却一直在努力寻找进入北广读书的机会。后来,从报纸上看到北京广播学院函授专科的招生信息。她就报名参加了当年的成人高考,参加了广院函授专科的学习,每周都要请假一天来学校面授,这意味着,对于临时工身份的她来说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大问题,为了上学不得已她换了好几个单位,在朋友的介绍下她来到一家出版社读者服务部工作,让她欣慰的是单位领导同意她每周能有一天去学校听课,这对于她来说这真是天大的恩赐!母亲一直教育她的孩子要怀有感恩之心,从她内心来讲,非常感激单位领导对她求学的支持。为此,她平时总是最早上班,最晚下班,周日主动要求加班。
那段日子里,让她最开心的还是每周在广院度过的一天。她总是很早来到学校,首先会见到负责管理班主任张海峰和王新开老师,而他们对她这位年龄最小、家在外地、没有社会经验的“草原妹”也格外关照。张老师总是鼓励她要努力学习,王老师教会她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班级里的同学们也把她当小高中生看待,住在广院的靳秀阁和张彩富经常带她去家里吃饭,在广电部和台里工作的同学总是给她提供看演出的机会,郭宏则一直在生活中提供帮助。在广院读书的三年,老师们身上所体现出的严谨治学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同学们身上所表现出的热情、真诚以及强烈的求知欲深深地感染着她,温暖着她,也激励着她。
身居南方 心却情系北广
1992年,专科毕业后,姚玉琴进入北京一家外资企业工作,后来被派往厦门。厦门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气候宜人,风景优美。工作之余她经常去的地方就是厦门大学,每当她在厦大校园漫步时,总是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北京广播学院,想起她儿时的曾经梦想。渐渐地,她发现心灵深处潜藏着深深的广院情结,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而淡化,反倒越来越浓厚。此时的她已不再渴望成为播音员或主持人,而是想成为一名大学教师,站在北广讲台上的大学教师。为了实现大学教师梦想,她开始了重返广院备战考研的准备。
梦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专科毕业的她,是否敢于接受考研这一现实完全是一种勇气和毅力的挑战。另外,回到学校读书需要很大的一笔费用,必须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于是,她做了一个冒险的决定:跳槽。跳槽虽说是增加薪金的最佳途径,同时也必须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一切从零开始。她被朋友介绍到当时还是新兴的行业,从事高尔夫球场工程方面的工作。在高尔夫球场工作期间,她收获最大的是英语方面的进步。当时球场的设计师、总工程师、土方和水利专家都是外国人,她的职务是总工程师助理,和外国专家接触机会相当多。为了提高英语水平,她抓紧一切时间和机会学习英语,她背诵的第一篇文章是一位加拿大专家写给她的长达5页的情书。后来,她索性住在正在施工而且条件非常简陋的球场工地,目的是减少交通成本,能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每天,她5点左右起床,在高尔夫球道漫步,随身带着收音机,听美国的VOA和台湾的一些英语节目,大约两小时左右。然后精心准备话题,工作期间和外国专家对话时也尽量围绕着这些话题展开。慢慢地,她养成了说英语、用英文写信,读英文小说的习惯。几个月之后,她从当初见到外国人只会说“天气好热”进而提高到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了。
1995年夏季,姚玉琴回呼伦贝尔草原探亲。途径北京时,她再次漫步在熟悉的校园,潜藏在她心灵深处的北广情结也再次浮现,回南方继续工作的脚步变得沉重和缓慢。当她忐忑不安地把打算考研、以脱产的方式回母校读书这一想法说出来时,没想到得到老师们的回应是鼓励与支持。1996年初,她抱着尝试的心态参加了北京广播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目的是了解考研的思路,算是初次试水。由于她是专科毕业,知识水平相对薄弱,再加之是一边上班一边复习困难确实很多,这中间她也有过动摇,每当此种心境产生时,老师们鼓励的话语便会在耳边响起,而且外国朋友赠送给她的一本英文原著《MOVE AHEAD WITH POSSIBILITY THINKING》(一切皆有可能)也成为鼓励鞭策她实现梦想的动力。她想,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应当勇于尝试,因为一切皆有可能。
八年努力 终于梦圆传媒
考研结果出来后,与姚玉琴自己的预期基本相同,英语成绩不错,专业课没过关。经过一番思考,她决定放弃目前的工作,回北京专心复习。选择放弃需要很大的勇气,厦门是一个很适合居住的城市,工作待遇不错,还有很多好朋友,但是她的广院情结太深了,而且这个情结已经不再潜藏在脑海里,而是越来越清晰地显现在她的意识中,使得她工作的自信心在下降,生活中的幸福感也在逐渐降低。虽然单位高层领导亲自找她面谈,再三挽留,最终,她还是决定北上选择了离开。
生活中,命运经常会与人们开玩笑。就在她离开单位即将启程北上回京时,她的考研计划因女儿的来临只能暂时搁浅,但她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任何事情不做则已,要做必会全力以赴。2000年9月,她回到广院在管理学院读续本,在提高自身学历水平的同时也是为考研的专业课打基础。2001年正式备考。炎热的暑假,她在校园里找到一间教室复习。每天在学校食堂吃饭,中午趴在教室里休息片刻,经常是一觉醒来,汗流满面。周末则跑到海淀去听近千人的考研英语和政治辅导班,来回路程需要四个多小时。
考研是一项艰苦的工程,共同的奋斗目标把身份不同的考生联系在一起,大家一起苦中作乐。去图书馆占座、到食堂吃饭、趴在桌子上午睡、小坐交流复习经验、一起操场散步、期间互相鼓励,成了考生们每日生活中的固定内容。尤其是当大家路过研究生宿舍楼时,经常会一起做个手势,预祝考试成功。现在回想起来,考研的日子虽然很累,但是生活非常充实,“累并幸福着”是那一段生活的写照,那一段时间,姚玉琴发现自己比以往更加热爱广院的一切,甚至是已经离不开她。
也许是幸运的眷顾,也许是功夫不负有心人,2002年7月,姚玉琴收到了母校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那一刻,她的心犹如春风拂过湖面,百感交集,久久不能平静。她决心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以此回报母校以及那些关心她、爱护她和帮助过她的老师和朋友。读硕士期间,她的学习目标明确,在导师胡正荣教授的悉心栽培和指导下,她在学业方面获得了很大进步,而且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崇高的学术追求将永远鞭策她奋进前行。读研期间,她不但以优异的成绩修完本专业的课程,还积极发表文章,连续两年获得中央“三台奖”和“星光奖”奖学金。毕业前夕,她再次面临选择,是去南京教书还是留在母校读博士。最后,她还是决定读博士。一位老师曾经这样对她说:“读博士这条路对男士来说都不敢轻易尝试,你一个女人,还带着孩子,敢于选择这样的路,我实在是钦佩。”
在撰写博士论文期间,姚玉琴在内蒙古鄂温克草原调研
在读博士期间,她把女儿带在身边。为了照顾她和女儿的生活,学校给了她自己单独一间宿舍。在她上课或者外出时,值班室的阿姨们对她女儿总是格外地关照。如果说,儿时的过去她对母校怀有的是一种景仰之情,那么今天的她可以说是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尤其导师刘京林教授在培养她学术能力的同时,在生活方面也给她提供了很多的支持与帮助,帮她度过一个又一个的学术和生活的难关,导师的师德与人品令她铭记一生。
2008年,姚玉琴博士毕业,留校工作,在终于圆了传媒之梦的同时,也为她展现出回报母校的机会。在一位朋友问她的信仰是什么的问题时,她回答说,“我的信仰是工作。当年我从呼伦贝尔草原走来,从少年立志到梦想成真,从青春懵懂到理智成熟,是我的追求历练了我,是北京广播学院今天的中国传媒大学培养了我,母校给予了我太多太多,我要用一生的努力作为报答!”
(新闻网学生编辑:黄先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