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春晚|卢静:情感真诚方能引观众共鸣

来源:校友工作办公室浏览次数:3225发布时间:2021-02-16

卢静,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教授,曾担任中传播音主持艺术研究所所长、综艺主持系主任,原中央电视台新闻部播音组新闻播音员、主持人,曾担任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持人,系中国传媒大学1979级新闻系播音专业校友。

与春晚的缘分

198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是改革开放后央视举办的第一届春晚。那一年的夏天,卢静刚刚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了中央电视台新闻部播音组工作。那时播音组里的播音员不到十位,需要负责全台的节目。除播报新闻之外,播音员们还需要兼任综艺、体育、少儿等各类节目的主持人。1984年,央视举办了第二届春晚,主持人共有七位,主要由港台及文艺界的名人组成,赵忠祥和刚毕业不久的卢静作为中央电视台的代表参与主持。

“真没想到会让我去主持,很意外也很紧张,压力大于兴奋”,卢静描述道:“83年我还在上学,没怎么关注春晚,对主持人没概念。实际上刚接到任务我心里也不太情愿,因为我从来没接触过这么大型的晚会,我认为新闻工作者,就应该干新闻,而不是文艺工作,也没有人前冒尖、成名的想法。但工作分配下来了,我就该去把它完成好。”

经过导演组的精心策划,春晚剧组在春节前的一个多月便集中在北京南城的一家宾馆,筹备春晚,排练、商量剧本和台词,修改流程……据卢静回忆,各种细节改了无数遍,一直到开场前的最后几分钟还在改。

“我一开始主要和导演组的老师们接触,马季老师、姜昆老师也一直参与其中,他们有丰富的舞台经验,又参与了83年的春晚,所以,他们都非常关照我这个新手,拿我当小妹妹,赵忠祥老师也一直鼓励我。”回忆起当时筹备春晚的场景,卢静仍满怀感激。

在前辈们的呵护和帮助下,卢静在春晚舞台上的表现清新朴实、落落大方,丝毫看不出一点紧张。既不失新闻工作者的身份,又能够把气氛活跃起来。仅一段卢静和姜昆在猜谜语时的搭档主持,就经过了设计谜语、设计谜底、设计肢体动作和“抖包袱”等等的复杂过程。最后呈现的现场效果既要有趣,还要有悬念。

1984年的中国还处在改革开放初期,百废待兴,一切都在创新和探索之中。除了节目内容的创新之外,主持人及演员的服装造型也成了当年最令人头疼的事情之一。

“当时参加春晚的陈思思和黄阿原是从香港和台湾过来的,她们穿的演出服装太漂亮了!相比之下,我们真的是太寒酸了。”

没衣服,大家就东拼西凑,你跟我借、我跟你借。茅善玉、沈小岑穿上了卢静的毛衣,卢静向别人借了条裙子。导演组最后决定给大家一些经费支持,开介绍信让他们去友谊宾馆购置。友谊商店从1973年开始接待外宾和华侨,在那里可以买到进口商品,但在当时还只对外国人或者华侨开放,一般人进不去。卢静一行就这样拿着介绍信来到友谊商店进行晚会服装的采购。卢静记得很清楚,她挑了一件浅驼色的带荷叶边的高领衬衫,还有一双非常漂亮的高跟鞋,“乳白色、小羊皮,前面是镂空的。那件衬衫16块钱,皮鞋21块钱。”这双皮鞋她只在当年的春晚现场穿了一次,之后就一直珍藏着。后来,学校筹建传媒博物馆,卢静便将这双附有特殊意义的皮鞋捐赠给了母校。

八十年代,新闻联播的播音员们都是自己化妆,妆容粗糙,化妆品的质量也很差。那年春晚,央视请来了化妆师徐晶为主持人和演员们做化妆造型。徐晶老师思想超前,有很好的审美品味,她充分学习和探索中外化妆知识及技巧,仔细研究每一位演员和主持人的性格及形象特点,力求符合春晚的气氛和要求,卢静的春晚造型和化妆都是徐晶老师亲手打造的。从此,央视便有了专职的综艺节目化妆师,再后来,新闻播音员也有专门的化妆师了。

舞台上下,共融共鸣

“会有紧张和忐忑,但因为全程参与,我其实已经胸有成竹了。我非常愿意、期待去把晚会呈现给镜头前的观众,发自内心地希望大家看到我们国家的变化”,提及主持晚会时的心情,卢静依然会很激动,眼眶也有些湿润了:“非常忘我、非常投入!完全没有想要表现我个人或者怎么样,完全投入到节目里去了。”

香港歌手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她在彩排时听一遍哭一遍。家国情结合在一起,从一开始的只是完成工作;到后来,卢静已经向这台晚会注入了自己的感情:是她多年来心灵的释放,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是对祖国的明天更加光明的期待。问到当年的感觉,她仍会感慨:“真好,春天来了。”

1984年春晚的最后一个节目是诗朗诵,卢静和赵忠祥一起朗诵了《难忘今宵》。对他们来说,这个节目绝不是展示自己,而是真心实意地说出心里话。每一个字都经过了精心地打磨,比如第一遍“难忘今宵”的重音在“难忘”上,第二遍在“今宵”上,接着,赵忠祥说“共祝愿”,卢静说“祖国好”,这个上扬的“好”字,发自肺腑,情真意切。

曾有网友评论说,1984年的春晚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卢静认为,一台晚会之所以成功,不是主持人自我表现,也不是创作人员自我陶醉,而是台上台下能够情感共融、产生共鸣能够达成同步。这台晚会做到了,所以说这台晚会至今令人难忘。晚会播出的当天晚上家家户户都会传出“难忘今宵”的歌声,真是万人空巷,非常成功。

春晚之后,卢静也更加受欢迎了。出门坐公共汽车,售票员认出来后会拿着话筒对全车人激动地高喊“同志们,卢静同志在我们的车上!”,随后人群便往售票员的方向挤,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卢静不好意思地赶快下车“逃跑”。下车后,售票员又拿着话筒对外说:“卢静同志,祝您工作愉快。”全车人也对她招手,这一幕令卢静感动至今,她感慨地说:“那时的观众对我们真好,所以我们也要自尊自重,对得起观众的厚爱。”

这些经历让卢静更加意识到自我严格要求的必要性。她认为,一个好的主持人,首先应该做到表里如一,经得住诱惑,好好做人。,“不管是播新闻,还是从事综艺主持,只要是公众人物,就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特别是在中央电视台担任播音、主持工作,我们代表的是国家形象。呈现在电视荧屏上的服装、发型、妆容等,都是有一定讲究的。一个细微的下意识的动作就会暴露你的真实修养,那么你是不是能够做到得体、大方、礼让和对人的尊重呢?这就要看你平时的修炼了。你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所以必须懂得自省、自律,为人一定要正派。”

其次,她强调,作为晚会节目的主持人,应该为节目和晚会服务,不能喧宾夺主,自我表现。在工作中,要做到心里有观众,做到忘我,懂得换位思考。主持可以有一定的展示,但这绝对不是让你在舞台上自我显摆和炫耀。主持人、播音员就像珍珠项链里的那根线,而不是珍珠,珍珠是节目和演员,线的作用非常重要,需要它把珍珠串接起来,但它不应该被人看到,一旦被看到,这条项链就不完美了。

唯真诚能动人

卢静说,她过去从没有想过做一名老师,因为在她的印象里,老师似乎应该是威严的、居高临下地教导学生,毫不留情地指出学生的缺点。但在后来出国访学的经历中,她发现,国外的孩子都很自信,很乐于和善于表达,师生之间可以非常平等地交流和探讨,没有训斥和挖苦,这改变了她对教育的认识,引发了她对教学方式的思考。因此,回国后,她重回母校加入一线教学队伍,希望能把自己的教育理念及经历传递给孩子们。

卢静对待学生,无论播音功底厚薄或天赋强弱,她希望所有的学生都能受到她的启发,有所收获。一视同仁、因材施教是她的教学原则。

“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我会观察学生的心态,注意换位思考。首先去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特点并注意维护它们,帮助他们去发扬光大,然后再去启发他们,让他们对自己有客观的认识,扬长补短。我经常说老师就是医生,特别是我们这样有小课的专业,要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生理条件给他们开不同的药方。”卢静进一步解释,“我不在乎学生今后会不会出名,我更看重的是在他们的这一生当中,如何待人?如何面对困难和失意?是不是能够自我反思,坚强地挺住。如果有朝一日他们说卢老师您当年的那句话让我受益终生,这就是我就最大的满足。知识是可变的,所有事物都是在发展的,但是唯有人的理念和思想,是指引我们行动的,决定我们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卢静还谈到了她对学生的期待。她带着笑意,指着胸口,说到一个关键词——真诚。

真诚,是打心底的坦诚和真实。人什么时候是美丽的呢?人是因为可爱才美丽的,而这种美丽,会伴随我们一生。哪怕你有满脸皱纹,只要你是真诚的,你就是可爱的,你的皱纹也可爱,这就是一种气质。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不真诚的人,从眼神就可以看出来,他们永远打动不了人心。

最后,卢静将几句话送给中传的莘莘学子:“希望你们有定力,有耐心,有信心,有方向,有分寸,有底线;做一个有感的人,可以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做一个快乐的人,真诚,开朗,阳光;凡事多观察,多思考,多用心。”

卢静老师是充满着智慧和真诚,连皱纹也可爱的前辈,以其丰富的阅历和独特的视角,张开双臂,陪伴和守护着一届又一届的中传学子,目送他们越飞越高。

(编辑:尚新英)

上一篇:下一篇:

学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