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有路勤为径,育人无涯严做舟

——记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淑文老师

来源:新闻网浏览次数:3171发布时间:2019-10-24

创立“笨人理论”的聪明人

李老师无论从年龄、资历、职称、成果,各个方面都是学院资深的引路人,但她却给自己定位为“笨人”,并拿出来一套完整的“笨人理论”。当我们问及她怎么会是笨人呢?李老师亮出了她的立论依据:一是年龄层面,我眼看奔六了,这几年明显感觉精力不济,脑子不够使了,所以笨;二是学历层面,马院老师大都是博士、博后,都接受过正规的学术训练,获得过导师的真传,这方面我有先天缺陷,所以笨;三是知识层面,马院很多人都是新世纪的毕业生,知识层面有先天优势,我是40年前的79级学生,知识老化,稍不注意更新就跟不上时代发展了,所以笨。看,李老师让自己“笨”得这么有逻辑。

但是笨人有笨人的优势,李老师对她们“笨”人的价值和意义也颇有感悟:首先笨人做出点小成绩挺高兴。聪明人有聪明人的活法,聪明人有大智慧,能干大事,是大人物,我有个同学都当上世界哲学学会会长了,必须面对现实承认差距。但笨人也有笨人的活法,与自己比,只要今年比去年有进步就很满足,所以笨人能自我激励。二来笨人做不出成绩也

失落。科研本来就是聪明人做的事,领导们都是鞭打快牛,笨人出不了成果是理所当然的,笨嘛,所以笨人能自我解嘲,不抑郁。第三,自我定位笨,就得勤勉、努力。聪明人都还那么拼呢,笨人更没理由不努力了。屡败屡战是一种态度,勤勉、努力是一种习惯,领导一看态度挺好,出不了成果也能原谅,能不计较就不计较了。你看,让李老师这么一说,当个笨人不是也挺好的嘛~~

当老师们对李老师一本正经的幽默学说忍俊不禁时,李老师还以自己为例,讲述了笨人做科研的操作三字经:笨鸟得先飞,笨人两条腿,笨人常思考,笨人宽视野,笨人定准位,笨人打深井,笨人多积累。看,“笨”的特点变成了正能量,这分明是聪明人才能领悟到的真谛啊!

当被问及李老师是怎样把入学时候的“弱”生打造成毕业时的“强”才时,李老师说“捷径”就是八个字:责任、积累、规划和投入,实乃无捷径,惟有下笨功夫,靠老师把带学生当成一项事业来做,靠精心打造教学过程的每个细节,靠认真、认真、再认真!努力、努力、再努力!“不这样的话怎么体现我们是在精心打造学生?”

为了合理利用时间,研二下学期开题结束后学生以为可以暂时松一口气了,而淑文老师都要给学生布置暑假作业:重写开题报告。平时给学生指导论文的时间都会选在周末,因为这样既不影响自己的教学,又不影响学生的日常学习。正是李老师这一个个背着双肩包骑着“古董”级自行车回学校给学生“加餐”的周末,给予了学生们充足的营养,伴随了他们三年研究生成长的时光。

淑文老师在爱徒面前舍得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跟学生不断地谈,提纲改个五遍六遍是家常便饭,论文更是得十遍八遍地改,“看第一稿头都是大的,改前三稿真能把人累死,至少改五稿才说得过去”,李老师坚持认为“好文章一定是一字一句精雕细琢地改出来的”。“说句心里话,指导学生写文章比自己写文章难多了,少嘱咐一句都不行”,老师自己的想法学生不一定领悟,论文里的问题五花八门,只能慢慢打磨。“但这么多年下来,经验证明常抓、常练、多示范,就一定有突破。”

李老师一直不大会用word批注功能,给学生批阅论文需要打出厚厚一摞,用红笔标注出密密麻麻的修改意见,学生戏称这是李老师送的“论文大红包”,李老师把每页纸拍照发给学生看,还要追加一通电话一点点说明白。

刘东建院长点评李老师的“笨人理论”时说,“李老师是位资深教师,但总保有对教师职业的敬重,舍得下笨功夫,坚持做‘笨人笨事’,在出色完成大量授课任务的同时,也指导出了一届又一届优秀研究生。”



谦敬谦善,亮出纯粹的做人底色

每每邀请淑文老师传授教学科研经验,李老师总是谦虚地说,做得好才有可交流的经验,我没做好,哪谈得上经验,但即使没做出什么,也有所得,我们可以交流体会嘛。谈到思政课教师的科研,李老师说自己的两个身份都与科研工作密切相关,不敢懈怠,一是教学科研型教师,意味着必须要做到教学与科研并举,一条腿走不快、走不远,得两条腿配合,二是作为研究生导师,尤其是学术型研究生导师,带的学生都是学术型的,导师岂不更得散发学术味儿,更得有科研、有研究了,否则枉为人师,所以自己必须先学习、先申报、先写论文、先出成果。

淑文老师师门还有个共识,你请李老师吃饭的机会,只有一次,就是毕业时的谢师宴。平时想请她吃饭,她都会拒绝。有一次一位同学带家乡特产“潍坊萝卜”想送给李老师,愣是没送出去,生生地在宿舍放成了萝卜干。“但这丝毫不会影响她对我们的付出,李老师对学生的爱,就是这样简单、朴实、不图回报。”

刚刚毕业的研究生张彬清楚地记得,有一次他发了个朋友圈,说今天雾霾天,忘了戴口罩,这本来是一件小事儿,没想到李老师却记在了心上。下午老师给他打电话,让我到办公室找她,原来李老师给张彬带了口罩。这件事让这位大男孩特别感动,一直记在心里。

李老师监考时担心空调温度过低影响考生身体,默默地调高了温度,这个小小的举动让考场上的学生心头一暖。

李老师有时也挺任性的,她从谈话中得知他的学生对某家单位并不感兴趣,而这家“一厢情愿”的单位已经来人入校考察了,李老师放下手里的事赶奔过去,本着对亲学生的正确评价和判断,友好地“搅黄”了这桩“连理”,使正在发愁的学生如释重负,不久便成功签约了一家理想的国家级主流媒体单位。

13级研究生刘凯回忆说,如果你第一次和李淑文老师交流学术,可能会不习惯,因为她会称呼“你”为“您”。时间久了就能发现,她对谁都是这样,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无论是上课还是下课。50多岁的老教授,依旧保持着这样谦逊的态度,这就是李淑文老师的人格魅力。

李老师真诚欣赏身边每一个人,他欣赏门下一名学业并不出众的研究生刘凯,称赞他的道德境界高,重情重义。确实如此,刘凯毕业工作不到三年便屡获嘉奖,李老师谈起他总是露出得意的笑。今年刘凯不幸重病手术,李老师第一时间到医院探望,并慷慨送去关爱金。李老师欣赏入职不久的青年教师,高度认可年轻人强大的科研能力,看好其极具发展前途的学术冲力,建言学院委以重任。果然不负众望,这名入职不到四年的年轻教师克服怀孕生子的种种不便,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李老师为同事家添丁散叶兴奋得幽上一默,为身边老师喜获荣誉热烈鼓掌,为学校的每一次高光时刻点赞传播。



上一篇:下一篇:

学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