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丨九十四岁八路军老兵的初心与坚守

来源:新闻网浏览次数:60发布时间:2019-09-30

编者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七十载峥嵘岁月,一代代中国人接力奋斗,砥砺前行。当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被重新翻出时,依然拥有直击心灵的力量。正是这种震撼,吸引着我们去探寻照片背后的故事。

   


1958年,为庆祝五一劳动节暨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接见了各军区代表,留下了这张珍贵的合影,站在邓小平同志左后方的便是当时新疆军区的代表,也是我们的主人公,今年94岁高龄的中国传媒大学离休干部秦玉萱。

   


秦玉萱,1925年出生在河北省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 1939年正式加入八路军。1940年跟随三五九旅来到陕甘宁边区,执行保卫党中央的任务,投身南泥湾大生产。1946年,在王震的领导下和部队一起从中原突围。1950年到达祖国西陲,保卫新疆,建设新疆。1955年被授予“独立自由奖章”“三级解放勋章”。1977年来到中国传媒大学工作,1987年离休。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章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纪念章

   

少年壮志,参军报国

 “卢沟桥事变”后,华北平原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年仅14岁的秦玉萱决意参加八路军。19397月,他成为八路军一二零师三五九旅四支队的一名普通战士。

1940年,四支队西渡黄河进驻陕甘宁边区。年幼的秦玉萱提着马灯,紧抓着马尾巴,以防掉队。“部队原地休息,我太困了,一愣神就睡着了,醒来时已不见大部队的踪影。我吓坏了,边跑边喊:‘文书!文书!’一次又一次,跌倒了便爬起来,就这样跑了不知道有多远,终于隐隐听到了马蹄声。走在队伍后面是代春山教导员和兰方副主任,他们亲切地说:‘小鬼,来,我拉着你。’”黑暗中,一只暖热的大手握住了秦玉萱满是泥泞与伤痕的小手,带他前进。之后的无数个日日夜夜,一双双有力的大手鼓励、帮助着秦玉萱,引导他在革命的征途上勇敢前行。

  

开荒南泥湾,建设大后方

1941年,根据党中央统一部署,三五九旅四支队来到了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南泥湾一线。此时的南泥湾,土地贫瘠,人烟稀少,满眼荒凉。秦玉萱和大部队一起,搭锅起灶、开荒种地。休息时,漫山遍野都是战士们嘹亮的歌声:雄鸡,雄鸡,高呀高声叫,叫得太阳出呀出来了,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怎么能睡懒觉啊!

19439月,毛泽东、彭德怀等领导人来到南泥湾三五九旅视察,秦玉萱参加了接待服务工作。面对着一桌丰盛的菜肴,毛主席高兴地说:“这些都是靠我们自己劳动得来的。”后来,三五九旅被中共中央西北局誉为“发展经济的前锋”。

日本宣布投降时,秦玉萱所在部队正在南下,他是团里第一个知道这个消息的。当时他正在送电报,忽然听到一声又一声地高喊:“日本鬼子投降了!”那一刻,所有中国人都沸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