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江湖扫地僧”,不如敬畏文化本身

作者: 926 发布时间:2019-04-11

一位浑身污泥、蓬头垢面的流浪者沈巍,最近火遍各大视频平台与社交网络:公务员、捡垃圾流浪 26 年、经史子集信手拈来,这些话题性符号在此刻戏剧性对撞,引来各路网红竞相消费,他们一声声高呼“流浪大师”,怀揣着各种目的将沈巍托举为一时“顶级流量”。

殊不知,在这一场对文化“扫地僧”的集体朝圣中,公众其实在相当一部分时间里都沦为了网络平台售卖热点、攫取利益的工具。我们可以看到,各路网红和自媒体在此次事件中的参与方式十分娱乐化,且不乏炒作嫌疑,大多仅局限于打卡拍摄和编造故事两种。前者是纯粹为蹭上热点的最浅层接触,后者创造出“复旦毕业”“妻儿双亡”等谣言将事件炒作得更具传奇色彩,最终目的都指向包装热点并售卖猎奇以便收割利益。如果大众的思考顺着此类营销号变得浅显或偏离事实,对新闻的理性观察就会完全畸变为野蛮的热度堆砌和无意义的流量狂欢。

沈巍本人对此也看得很明白:“你们不是真心追文化,你们是真心追利益。”真正有意义的围观姿态,不应是对所谓江湖传奇的无脑追捧,而应当是透过一个流浪汉对文化的热爱唤起更多普通人对文化本身的敬畏。

其实客观地讲,沈巍对古籍的简单引用、讲授的为人处世之道等都较为浅显,大部分人只要用心研读国学经典都能有所体悟。其孜孜不倦、坚持求学的精神可贵,但远不值得将其神话为“大师”,这次全网对“沈大师”的顶礼膜拜也很大程度上折射出了社会文化认识的缺失。

文化认识的缺失分为两种,一是本身自我文化水平不高,对他人真实水平无法正确判断,对任何显示出文化涵养的人产生盲目崇拜,动辄将读书人冠以“大师”之名并奉上神坛;二是持有阶层刻板印象,认为流浪汉就该狼狈肮脏、颟顸无知,而一个穿着破烂的流浪汉一旦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质,就极容易被大家的猎奇心态覆上重重夸大化的传奇色彩。这样两种文化认识的缺失都带着反智的色彩,与文化传播的潮流相背而行。

“对于浩如烟海的文化本身来说,我们都是井底之蛙,所以要不断学习。”这是沈巍的本意。我们不应该让“连流浪汉也能这么有文化”之惊叹沦为一场无意义的流量狂欢,而需让人人都应学习文化知识、人人都能学习文化知识的观念在这场狂欢后深深嵌入每个人的价值观里,汇成整个社会文化繁荣的思潮。把朝圣的心从对江湖“传奇”的追捧转移为对文化本身的推崇,这才是沈巍其人和这场新媒体“闹剧”背后的最大教育意义。

(编辑:冼晓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