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旧版网页] 白杨首页?|?

校报500期专题

李焕生:坚守“一块不可替代的宣传阵地”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校报 ?? 2018-10-23 ?? 作者:记者/韩睿 尹雪飞 摄影/臧子宸 陆文煜 浏览量:926

李焕生老师翻看当年的文字资料

1982 年4月15日,于文革期间经历停刊风波的《北京广播学院院刊》(后改名为《中国传媒大学校报》)在学校原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李焕生老师的领导下正式复刊。从彼时至今,校报已经在风雨中坚定地走过了36个年头,也即将迎接第500期的出版。日前,记者有幸采访到李焕生老师,并跟随她一起回首往日、更盼今朝。

谈及校报的历史,李焕生老师向记者兴奋地讲到:“刚复刊时,校报的名字还是《北京广播学院院刊》;1994年改为《北京广播学院报》;2004年,随着广院改名为‘中国传媒大学’,校报也正式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校报》。”虽然名称几经变化,但李焕生老师及相关负责人心中的热情始终没有消减。

老照片

回忆起当初的办报条件,李老师笑着说:“当时哪里有电子排版系统,全靠手工画版样。”当时,校报设有新闻、教学、思想教育和文艺等四个版面,每期20480字。为了使版面严整美观,增删稿件要精确到字数,图片对角线反复斟酌,稍有偏差就要整张版样重新制作。那时广院无法印刷报纸,李老师等人只好把稿子送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去印刷。配图就更麻烦了,洗出照片后送到《北京日报》社印刷厂制锌板,来来回回至少要一个星期。“虽然外部环节做不了主,但为了保证时效性,我们只好在内部流程苦下功夫。到最后干脆守在印刷厂打样机旁直接校对。油墨味熏透了衣服,手和脸也被弄脏了。”在李焕生老师的带领下,困难不断被克服,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份浸透心血与汗水的《北京广播学院院刊》。自复刊以来,校报作为校党委机关报,坚持反映上级精神、公示学校工作动态、宣传先进事迹、交流教学科研经验,成为了外围买球app下载“一块不可替代的宣传阵地”。

老照片

李焕生老师坦言,在校报的工作经历锻炼了她的新闻业务能力和新闻敏感性。“最重要的还是让我有了一种大局观念,感觉自己有一种责任感,要去传达我所看到的、听到的,努力让学校变得更好。”

“校报虽然属于校党委机关报,但毕竟主要的受众是老师和学生,要尽可能地活泼一些,更‘接地气’,这样才能得到更多的关注。”李老师建议,可以开设一个“大家有话说”的板块、聆听大家的声音,或者举办线下沙龙供同学交流讨论、与其他高校的校报进行交流等活动,以提高校报的质量和关注度。

李焕生老师接受采访

采访最后,李焕生老师也对校报提出了希望,希望校报的编辑记者坚持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自身的新闻素养,同时也祝愿校报能不断发扬优点,突破自身局限,向着光明的未来前行。

(编辑:黄诗雅)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