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范周丨学习政府工作报告:在挑战与机遇中探寻文化力量

作者:范周 978 发布时间:2020-05-22

5月2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既总结回顾了我国2019年和今年以来的工作,也对2020年发展主要目标和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可以看到,文化发展在报告多个板块中均有体现,涉及文化市场主体、文化产业新业态、文化扶贫等领域的重要变化,值得关注。

图片来源于中国政府网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新年伊始,我国就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两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上下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艰苦卓绝的努力,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基于此背景,今年的报告用改革开放以来最短的篇幅,总结并回顾了来之不易的成绩,回应人民群众的民生关切,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充分展示出党和政府直面挑战、迎难而上、把握历史机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信念。


牢牢把握人民群众核心地位,以文化力量促进社会向上向善

 一、更好发挥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

“以人民为中心”是文化发展的根本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今年的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物等事业。只有坚持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把握好人民群众愈加旺盛的、多元化的美好精神文化需求,才能真正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报告还提出,通过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等手段,使全社会充满活力、向上向善。这一高度评价不仅明确了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作用,也为文化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已经陆续解决了“从无到有”的基础性需求,发展目标逐步上升到“从有到优”“从好到精”。下一阶段,需要继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多措并举提升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关注度、参与度、满意度,更好发挥文化力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引领作用。

二、积极探索文化治理现代化新模式

进入新时代,国家文化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成为重要任务。报告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支持社会组织、志愿服务、慈善事业等健康发展。近年来,政府、社会力量、群众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为社会治理提供了全新思路。2018年年底,我国社会组织总数量已经超过81.6万个,其中社会团体36.6万个,社会服务机构44.3万个。在建设并推动文化治理体系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要以创新为驱动力,勇于开拓进取,充分发挥广大社会组织、志愿团体作用,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与发展途径。

三、文化赋能新型城镇化、区域协同化进程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入高速增长期。报告指出,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首次超过60%。在此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同发展机制成为确保城镇化科学发展、提升区域发展水平、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的重要抓手。一方面,报告提出“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文化是城镇的灵魂,“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建设更加宜业宜居的新型美丽城镇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文化建设质量,提升文化服务水平,充分发挥文化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润滑剂作用。另一方面,报告提出“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并提出要“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发展海洋经济。”在协同建设发展的总体思路下,文化产业将有效推动城镇化发展从“点”到“线”到“面”,逐步形成高质量的“带状”发展模式。


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以中小微文化企业稳定发展保障就业民生

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优先政策首次被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就业问题从传统的民生板块升级至宏观调控领域。今年的报告中则提出要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无论是“六稳”还是“六保”,“保就业”都是首要任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压力,报告提出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核心思路就是通过财政、货币和投资等政策稳住市场主体,“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从而保就业、保民生。

一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有为。报告提出,2020年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通过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使2万亿元资金全部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助力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报告表示,包括免征公共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娱乐、文化体育等服务增值税在内的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的执行期限将全部延长到今年年底,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当前,小微企业占我国文化企业总数的八成以上。中小微文化企业既是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核心基础,也是创造就业机会、吸纳就业人员的重要主体。只有把减税降费政策落到企业,稳住广大中小微企业的运行与发展,才能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另一方面,稳健的货币政策也将更加灵活适度。报告表示,要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推动利率持续下行,重点帮助中小微企业对冲疫情负面影响,从而进一步开辟新的就业空间,保障民生,促进消费。


全球疫情背景下,以新思路推进国际文化贸易

一、守牢国家文化安全底线,推进国际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

十九大以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发展方向为国际文化贸易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与使命。从文化交流到文化贸易,从文化“走出国门”到“走进国际市场”,折射出的是文化自信与供给水平的提升。近年来,我国的国际文化贸易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文化产品出口规模稳居世界第一。而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逆全球化思潮正在一些西方国家抬头,贸易保护主义、孤立主义、民粹主义的不断蔓延给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带来了新的不确定因素。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由于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较大,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国际贸易投资萎缩。在此背景下,报告提出,面对外部环境变化,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对于文化产业而言,要牢牢守住国家文化安全底线,坚持以文化自信为引领,充分国际舆论环境,不断提升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供给水平,推动国际文化贸易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以人文交流合作更好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去年以来,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进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9年4月,“一带一路”倡议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正式成立,标志着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开展的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正在迈上新台阶,将进一步推动各国间的互信互鉴、共建共享。今年的报告提出,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的高质量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思想引领与人文交流。因此,需要深入开展对“一带一路”倡议理论内涵、建设框架、规划实施与合作形式等的研究,提升理论高度。同时,还要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强化对舆论宣传主动性的把握,正确解读“一带一路”倡议精神,传播“一带一路”倡议的初心和理念,营造“中国倡议,多方共识”的良好舆论格局,推进各国之间的民心相通,从而深化互信、凝聚共识、推动共建、实现共享。


释放数字经济活力,开启文化产业新篇章

一、技术赋能文化产业,数字经济大有可为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4月底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4.8%,数字信息消费、投资贸易需求等进一步得到释放,成为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今年的报告中提出,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这是“智能+”连续第二年出现在政府报告中,充分说明以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新业态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报告还指出,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疫情期间,在线教育、在线办公、线上休闲娱乐、即时通信、社交电商等行业既满足了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又拓展了新的消费场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数字经济展现出的创新规模和发展速度必将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更强的引领作用。

二、释放新技术新业态潜能,引领文化产业变革

今年的报告中提出,扩大对新技术新业态的有效投资,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新基建也是第二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之中。文化产业与新基建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新技术催生的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快了传统文化产业的迭代和升级。此外,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文旅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变革,智慧旅游正在重塑消费者的体验。另外,新基建将使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被更好把握,从而为政府供给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提供重要参考,助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让创新创意源泉充分涌流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但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行为既损害了相关企业的合法权益,更打击了整个社会创新创造的积极性。今年的报告中继续提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因为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是互联网时代保护新兴产业、激发社会创新活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优化社会营商环境的必然要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仅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提高知识产权侵权者的违法成本,也要充分运用以区块链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手段,扩大其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运用范围,使得创新创造全流程的每个环节都有据可依,构建法律保障、执法监督、技术支撑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文化不能“缺位”

一、实事求是,打赢脱贫攻坚硬仗

今年报告的一个特别之处,在于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的具体目标,这是在综合研判国际国内形势后作出的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家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不设置具体目标也表明了政府对经济发展情况客观科学的认识和判断。报告中提出,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依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解决好“三农”问题依然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除了给农民带去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更要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在解决农民温饱问题后,也要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生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二、消费扶贫,变“输血”为“造血”

报告中提到,开展消费扶贫行动,支持扶贫产业恢复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和山西省考察调研时,为木耳和黄花菜特色产业点赞,肯定了电子商务在农副产品销售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多渠道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通过线上和线下多元渠道购买贫困地区农副产品和服务,既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赋予了公益价值,更为贫困地区的农民带去了实实在在的收益,相较于直接送钱送物的“输血式”扶贫,消费扶贫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和积极性,提升了扶贫的可持续性。同时,消费扶贫也进一步推动了农村地区产业的整体转型升级,使得生产、销售、流通、售后各个环节密切联系、相互配合,进一步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

三、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乡村兴则国家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报告指出,继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乡村振兴,既要用产业塑形,也要用文化铸魂。乡土文化是中国人共同的记忆,继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在延续我们的精神纽带。乡村文明建设要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通过乡贤文化凝聚乡情、留住乡愁,让广大农民有精神归宿,充分激发广大农民在树立文明乡风和传承乡土文化的内生动力,让乡村文明建设真正发挥凝心聚力、培根铸魂的重要作用。乡村文化是理解中国文化的入口,乡村振兴文化不能“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