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网
融合服务门户| 登录| [ENGLISH]

曾遂今

姓名

曾遂今

出生年月

1949.4

政治面貌

民建

民族

性 别

最后学历(学位)

文学硕士

授予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

授予时间

1985年

参加工作时间

1968年

高校教龄

10年

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

行政职务

音乐系主任


曾遂今教授相关资料

一、个人简历


  曾遂今,四川省乐山市人,1949年4月22日出生。从小受家庭音乐艺术感染,并随父母学习音乐。高中毕业后遇“文革”,到西南某小煤矿做井下挖煤矿工达五年,历尽磨难。偶缘进入音乐表演艺术团体开始学艺(演奏与作曲)生涯,20世纪70年代进修作曲技术理论于四川音乐学院。1981年考入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音乐学系,1985年毕业,并获文学硕士学位。即年起就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历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97年受聘为研究员。多次参加国内外与境外学术会议与客座讲学。曾任《音乐学术信息》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音乐学术情报研究室主任、音乐社会学研究室主任。 
  现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影视艺术学院音乐系系主任,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学学科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传播学会会长,中国大众音乐协会副会长。 
  先后从事民族音乐学、音乐史学、乐律学、乐器学和流行音乐的研究,后切入音乐社会学、音乐美学、大众音乐、数字音乐与音乐创作研究。 
  1996年组建数字音乐(电子音乐)创作制作实验室; 
  1996年获“中国流行歌坛十年成就奖”奖牌及证书; 
  1997年起进开始大众音乐、音乐传播与网络音乐传播研究; 
  1997年受聘为广电部、文化部国家音像制品审核机构专家委员会委员; 
  1997年声乐作品《梦圆中的紫荆花》获“香港回归”国家级优秀作品奖; 
  1999年与香港歌手张明敏合作“澳门回归庆典作品”并成功演出(词、曲创作); 
  2002年调入中国传媒大学任教授; 
  2002年受聘为台湾台南艺术大学特聘教授; 
  2003年受聘为台湾亚洲唱片公司音乐制作人; 
  2004年受聘为中国传媒大学音乐系系主任; 
  2005年7月受聘为文化部 “第七届全国声乐比赛复、决赛”评委; 
  2005年7月受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次博士学位受权点审核通讯评议专家; 
  2006年受聘为南京艺术学院兼职教授,指导该校音乐传播方向硕士研究生; 
  2007年受聘为第六届“中国金唱片奖”评委; 
  2007年受聘为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指导该校社会学系音乐社会学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 
  多年来,公开出版的主要论著15部,发表音乐论著、论文、译文、评论等文论共约500万字。三篇音乐学术论文曾以俄、英、德、法、西班牙文在国外权威杂志上发表与转载。在国内艺术、音乐学领域的多种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0篇。 
  音乐创作:为国内广播媒体、境内外音像媒体以及影视故事片和专题片制片人、厂矿企业、城市、中直文艺表演团体、地方文化节日的主办方作曲、编曲、配器或音乐制作作品约300首(组),已公开发表于各影视媒体、载体、舞台表演和印刷报刊。多年来,声乐作品多首,分别被著名歌手如刘欢、范琳琳、董文华、董华、阎维文、吕继宏、张明敏、杨洪基、刘维维、宋祖英、张迈、袁冬、万山红、韩延文、李丹阳、苏都阿罗等演唱。 
  文论作品与音乐作品多次获奖。其中包括国家奖3项、省部级奖1项、专家奖5项。


二、名师心得

  也许是因为我过去从事的专业、研究特色与成果,2002年,我被中国传媒大学引进。告别求学、工作整整20年的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又使我曾面临一次心灵和岁月的回顾。在那个国家级的研究所里,我曾默默地走着自己的人生之路:不求惊天动地,只求埋头耕作;不求出人头地,只求不断创造专业乐趣;不想去与人攀比,只图努力地完善自身。 
  我曾默默地思考过,研究音乐到底是“为什么?” 因此,我多年来有一个梦想,希望这个国家级的音乐研究所,是一个以史、论来直接或间接指导当代社会音乐实践的研究所,是一个研究音乐生产产品、实验音乐作品的研究所,是一个吞吐当代音乐社会“人间烟火”的研究所。因为,如果死守“传统”,靠吃老本,最终将会得到一个毁灭的命运。艺术的规律就是这样,艺术的上层建筑也将如此之遵循。尽管我的抱负无以实现,但幸运的是,这些年来,我在音乐研究所总算有一席安静的书案。这,巳经成为我得以满足的、自我完善的舞台、自我修道的空间、自我舞剑的花园、自我问答的课堂。为此,我感到我并没有白过这20年,这也是我对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至今的怀念之所在。 
  中国传媒大学,又是一个与前述不同的新的教学和学术环境。六年前,当我来到这个充满青春活力和人气兴旺的21世纪大学校园门前,我这个书呆子和半老学究,真还有点战战兢兢,不敢进去。但我还是勇敢地走进去了。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欢迎和热忱,使我打消了我多年的学术自卑、学术自傲、学术孤独、学术寂寞和学术惰性。这迫使我高度地振奋起来、警觉起来。因为,这是一个无比广阔的教育天地!这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神宫。如果走得不好,我将辜负中国传媒大学老师、同学给与我的掌声和希望。 
  人的思想观念、道德修养、知识智慧都将在这个环境中融汇和升华。在这里,无论是师长,无论是学生,都是一个“教学相长”的共同体。一方不“长”,另一方不可能“长”。特别是做为教师一方,为人师表,有着深广的内涵和自我行为规范,这就是:自省、自律、自励、自强。 
  在今天的数字化时代中,作一个高校的教师,绝不是听其自然,随遇而安;也不是因循守旧,刻舟求剑。尽管教师拥有的是较丰富的专业科学知识,但是要完善一个教师的全部内容,更是要有科学的思想、科学的智慧、科学的实践和科学的方法。 
在这个环节上,我较为感兴趣,因此乐意探索。因为中国传媒大学给我提供了一个宽广的空间和时间。


三、名师名言


  身为人师,他的思想观念、道德修养、知识智慧都将接受检验。为人师表,有着深广的内涵和自我行为规范,这就是:自省、自律、自励、自强。 
  在今天的数字化时代中,作一个高校的教师,绝不是听其自然,随遇而安。尽管教师拥有较丰富的专业科学知识,但是要完善一个教师的全部内容,更是要有“教书育人” 的科学思想、科学智慧、科学实践和科学方法。 
  时空无边,人之将远。唯有一点会使你神奇地摆脱岁月的伤感和自卑,那就是:不要回头看,要向前看;不要回头比,要向前比。看什么呢,比什么呢?找寻专业和事业的新目标、新方向、新乐趣和新刺激。


四、名师寄语


  在中国传媒大学,音乐学专业、录音艺术专业和其它师范音乐专业、专业音乐学院所培养的“音乐人”的功能是不一样的。因为,你们的本质身份是“传媒音乐人”。 
  你们是音乐家的合作者。你们和音乐家一起,共同站在当代与未来的社会音乐生产平台上,在共同的话语体系下为社会提供音乐产品。 
  在当代和未来,音乐家们的艺术与技术,只有在你们“传媒音乐人”的协助下,才能更充分地发挥、更完美地发展、更全面地得到社会的认可。 
  为此,“传媒音乐人”是音乐家的朋友,是音乐家敏锐的眼睛,是音乐家腾飞的翅膀。你们之间的关系,是鱼和水的关系,是红花和绿叶的关系,是庄稼和土地的关系。 
  正因如此,“传媒音乐人”必须具备完整而较全面的知识积累,才能实现美好的目标。你们要有音乐艺术的全面修养,更要有文、史、哲等基本理论知识体系和传媒技术知识;你们要有在音乐、录音层面上得心应手的技术实践,更要有宏观的科学思想、科学思维和科学理想。 
  “传媒音乐人”更要学会做人。人的价值、人的理想、人的修养、人的社会规范,都要在你们技术和理论的学习过程中感悟到或顿悟到。在这样一个意义上看,从长远看,你们的思想和行为,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社会。



五、名师先进事迹

教书育人:为了不能忘却的使命
——曾遂今老师先进事迹简介

黎 笙

  对于教师这个职业,曾遂今老师始终有一份“经典”情结。他说:“教书育人,是一个让人感到敬畏的使命。这些年来,我一如牧师布道般,虔诚地做着这份神圣的工作”。是的,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面对怎样的荣誉,他始终带着身为人师的神圣使命感,一路自省、自律、自励、自强,走到了今天。

(一)知名学者,向高校教师转身 
  六年前,遂今老师作为知名的国内音乐专家,被中国传媒大学引进。他曾回忆说,办完了调动手续后的有一天,他兴奋地来到了中国传媒大学的校园门前。本来想照一张“进门像”,留一张“从师影”,然而,看着这所21世纪新兴的大学校园,春意盎然,生机蓬勃,进进出出的年青面孔,他突然徘徊不定,思绪万千…… 
  当时,他已是全国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学的学科带头人。他出版了大量的专著和文论,频繁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并多次应邀到到境内外客座讲学并指导论文。在国内外学术讲台上,他挥洒自如,毫无怯色。他也曾创作出数量众多的好听的音乐,多次获奖,并与宋祖英、张明敏、杨洪基、吕继宏等20多位著名歌手合作。在录音棚和他们相处时,他乐思泉涌,激情飞扬,指导他们对作品的音乐处理,也是如意春风,恰到好处,得心应手。 
  可是,面对中国传媒大学学生们掌声和纯真、敬仰、渴盼的目光,他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动力和压力。他太在乎“教师”这个职业了。他本身出身于教师之家。父母一生身为人师,他从童年起的所见、所闻、所感,沦肌浃髓,刻骨铭心。他说:“教育,是要用生命来实现的使命。我们身为人师,我今天的思想观念、道德修养、知识智慧都将接受时代和历史的检验。这个使命,要我们终生自省、自律、自励、自强,一刻都不敢懈怠。” 
  终于,遂今老师勇敢地接受了这个挑战。面对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和热忱,他以全部的热情投入到了教育这个宽广的全新天地中。他上课一直低调,绝口不提自己过去取得的成果。当学生们从网络上搜寻到他的过去,问他时,他总说:“好汉不提当年勇,好女不穿嫁时衣。” 
  遂今老师作为知名学者,却谦虚地向高校教师转身、转型。他果断地报了名,参加教育部的教师岗位学习培训,和年轻老师同堂听讲,认真学习,努力参加考试。当他以优异的高分得到“毕业证”时,他感概地说:“在当代,教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 
遂今老师正在努力地实践这门学问,探索这门学问。

(二)秉一盏心灯 圆最初梦想
  每个学期,他都给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各个学历层次上大量的专业课程。有课的时间,他总会提前二个多小时从东直门外新源里家挤地铁去学校。他的理念;上课只能早到,绝不能迟到。 
  开学的前三周,他会把给每个上课的同学发放该节课的课程材料。因为考虑到新学期伊始,怕同学们可能来不及买教材。 
  他并不属于青年老师行业,却是最早全面地采用多媒体新技术ppt课件来配合教学的老师之一。对于每节课,他都会花费大量时间来制作ppt文件。这些ppt的内容、图文搭配、以及影音配合都经过了精心设计,有效调节了课堂节奏,增加了课程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果。他说,在数字化时代中,作一个高校的教师,绝不能随遇而安,因循守旧,要有科学智慧、科学实践和科学方法。 
  每个假期,他都会推掉大量的社会活动邀请,回到四川老家,在安静的书桌前全面阅读学科的最新成果,并充实下学期的教学内容。因此,六年来,他的课程内容一直在与时俱进,保持着高度的学术前沿性,引导和开拓着学生们的视野。他说,老师和学生,其实是一个“教学相长”的共同体。一方不“长”,另一方不可能“长”。特别是做为教师一方,为人师表,更要有着深广的内涵和不断充电更新的学术活力。 
  六年来,他指导了很多的硕、博论文。每年,他还要参加全国其他兄弟院校的硕、博论文答辩。他非常忙,但在百忙中,他并未忘记中国传媒大学的教育工作。他鼓励学生们努力学习文化理论,努力进行实践,努力走向社会,努力使学生获得了极大的社会锻炼和提高。很多人说,他如此勤恳,是在用心做教育。他说,他想做的,只是实现当初做好一个老师的梦想。

(三)树一面旗帜 看万紫千红
  作为音乐系的系主任,遂今老师深深地认识到“一花独放不是春”,须引领本专业师生进入音乐学术前沿,形成“万紫千红春满园”的局面。 
  他从教材的改革创新入手,主编了《21世纪传媒音乐教学系列教材》,以 “传媒音乐教育的独特性、传媒音乐教育的目标性、理论教学的可操作性、音乐知识面的系统性”为基调,较为全面地完善了传媒音乐的学科建设。经过全体师生几年的实践努力,在专业知识面的深度和广度的拓展上,已显现出更加趋近于科学、合理和规范。 
  他敏锐地看到了传媒大学音乐学与传统音乐学的差别所在,提出了传媒音乐人和“音乐传播”实务者的培养目标。他不断撰文阐述和深化这个新的培养目标和理念,在多次音乐学术会议上呼吁促进教师们转变传统培养观念,并向学生们提出了殷切希望。这些努力为一直在探索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音乐系,理清了思路,辨明了方向。 
  他注重对青年教师培养,鼓励青年教师著书立说,所编著的《21世纪传媒音乐专业系列教材》是本系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集体智慧的结晶。他主动为青年教师找准内在潜质,设计优势发展方向,并指导青年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做好“传、帮、带”。除了交流PPT教案、教学参考资料和听课外,课前课余经常进行教学内容、进度、讲授经验方面的沟通,使之较顺利地走上讲台,提高授课水平。对于青年教师的深造、学习,他也十分关心和关注。 
  为发展和深化音乐传播学科的影响和功能,他为音乐传播学会的成立而摇旗呐喊。在他的带头努力下,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传播学会终于正式于2005年作为国家2级学会正式成立。 
  为音乐系扩大交流和学术研究,为创办《音乐传播》期刊的学术平台,他更努力奔走呼号。今年春节前夕,大冰灾尾声,他刚卸下繁重的教学研究任务,就飞回四川,在乐山自己的书屋里,谢绝亲友宴请,一连12天闭门写作,近5万字的期刊申办论证报告得以完成。印证着他对音乐学人才辈出和音乐事业发展的热切期盼和心血。

  如今,他对音乐学科建设的奉献,已结出累累硕果。但遂今老师作为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音乐系教授、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学学科带头人、博导、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传播学会会长、中国大众音乐协会副会长,仍然感到任重道远。他说,无论前方会遇到什么,这条路都是我无悔的选择。我会怀着一份宠辱不惊的平常心和幸福感,不断地走下去。


六、所属专业领域、学校文字介绍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学校致力于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出版、报刊及新媒体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一所文、工、艺、管、理、经、法、教多学科协调发展,以信息传播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学校位于中国北京东郊 古运河畔,校园占地708亩,校舍总面积46万平方米。校训是:立德、敬业、博学、竞先。 
  学校被誉为中国广播影视传播人才的摇篮。50多年来,学校为广播影视系统及信息传播业培养输送毕业生6万多人,培训在职人员35万多人次。校友遍布全国各地及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一支从领导干部到专业人员的骨干队伍,很多人成为著名的记者、编辑、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导演、编剧、制片人、翻译和高级工程技术专家。 
  学校的以大传播的理念、全媒体的视野,植根广播电视,面向传媒界,为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网络、出版及新媒体竭诚服务,逐步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与广播影视事业鱼水相依的行业特色;多层次、多规格、多样化、开放式的办学特色;多学科兼容,相互交叉渗透充分体现综合优势的学科特色;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的育人特色。